颈椎病和腰腿痛是困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常见病、多发病。无论是久坐办公室的白领,还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这些疾病都可能对其工作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均以颈腰痛症状为主,在中医学中分别属于痹证、痿证、项强、腰痛、腰腿痛等病证范畴,治疗方面有中药内服外用、牵引推拿、针灸理疗等手段。
姜宏教授是吴门医派葛氏伤科和海派中医石氏伤科的新一代传人。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他率先在《中医正骨》《上海中医药杂志》撰文提出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椎管内外微循环、局部微环境,进而缓解颈腰痛。数十年来,姜宏教授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临床探究,在诊疗颈腰痛方面,不仅守正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而且继承了他的导师国医大师施杞、全国名中医龚正丰的学术思想。此外,他与时俱进,注重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不断总结临证经验。如在颈椎病的诊治中,强调颈椎磁共振成像分型的重要性;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中,提出了基于增强磁共振成像和临床特征,即“症影合参”对突出物转归进行临床预测,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诊疗策略,进而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疾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姜宏教授秉承名师,博采众长,择善而用,对颈腰痛主张多维度辨证论治——从痹从痿从痉论治、从督脉从膀胱经论治、从心从肝论治。基于此而研创了独特的方药,如消髓化核汤、颈痛逐瘀汤、腰痛逐瘀汤、加减开心散等。这些方剂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消髓化核汤是经过 20 000 多人次重复临床实践运用的经验方,安全有效,现已成功研发成为新的院内制剂——益气逐瘀利水合剂,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近 10 多年来,他先后在数百场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上,讲述运用消髓化核汤治疗巨大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促进重吸收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姜宏教授著有 4 部临床专著,邱贵兴院士、国医大师施杞先后 3 次为其专著作序,高度肯定了他的研究成果。邱贵兴院士在姜宏教授的专著《巨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例研究》作序时写道:“对这一难题,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给出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答案。”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临床案例的展示和分析,通过对典型病例的详细阐述,帮助读者了解姜宏教授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特点,如通过对消髓化核汤治疗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病例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方剂的临床应用。典型病例中还包括了部分原本有强烈手术指征但最终运用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的案例,体现了姜宏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严重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经验,如姜宏教授每每重用鸡内金达 30 g,利用其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与消食化积之功效,来消散椎管内积聚(突出椎间盘),以促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病理物质的重吸收。
本书不仅是姜宏教授临床经验的介绍,而且是其学术观点的呈现。特别是书中还逐一介绍了他在吴门医派络病理论、气血理论指导下,对颈腰痛的诊断思路、治疗策略和用药手段。这些内容不仅为临床提供了新颖的治疗方法,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姜宏教授在颈腰痛系列疾病治疗领域的探索,既是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现代医学的研究和诠释。特别是近年来,姜宏教授为苏州市中医医院成功引进朱立国院士临床专家团队、组建施杞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和获批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病研究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所有这些努力与奋斗也提升了他在全国中医骨伤科界的学术影响力。
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广大中医药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广大颈腰痛患者带来福音。同时也希望通过本书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吴门医派葛氏伤科和海派中医石氏伤科兼收并蓄治疗颈腰痛等慢性筋骨病的独特价值。
由于编写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足之处甚至谬误,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4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