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颗牙齿缺失
多颗牙齿缺失
全口牙齿缺失
活动义齿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单颗牙齿的缺失到多数牙齿的缺失,其还可以修复部分牙齿周围相关软组织、骨质的缺损。活动义齿还可用于拔牙后需要保存空间,或作为过渡义齿。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者,如存在精神疾病或癫痫等,由于存在不便摘戴、保管、清洁,甚至误吞义齿等的风险,不适合佩戴活动义齿。另外,对义齿材料过敏者或者无法适应义齿带来的不适感者也不适合采用活动义齿修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腔中存在严重的牙齿或软组织相关疾病,应先控制好它们再行活动义齿修复。
在临床上,我们会遇到一些年长患者,在其口腔中只能看到牙根,牙齿的牙冠已在岁月的洗礼下光荣下岗,只有牙根不离不弃。主观上不能接受或者受限于身体情况,一些患者对于拔除牙根这一有创操作有一定的担心和抗拒,很希望在保留牙根的情况下进行修复。不过,牙根的存在会给义齿制作及后期使用带来许多困难,会影响义齿的稳定,使义齿无法与牙龈均匀贴合、存在一个撬动的支点,并且在咀嚼时可能因局部受力较大而产生压痛。此外,残留的牙根自身状况通常并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感染、疼痛等情况,影响义齿的长期使用。
牙冠缺失,只留下牙根
有些患者由于不注重口腔健康,口腔中的牙齿因为各种原因越来越少,因此希望能够“一步到位”,把剩余的牙齿全拔了,这样的想法是否可取呢?
实际上,医生会根据剩余牙齿的情况来决定哪些牙齿需要拔除,哪些牙齿可以保留。如果口腔中剩余的牙齿仍然比较牢固,没有太大的松动度且没有其他问题,那么我们通常建议保留牙齿,因为由天然牙带来的固位力通常大于没有天然牙的情况,且患者的使用体验也会更好(与没有天然牙而需要佩戴全口义齿相比)。但是如果口腔中剩余的牙齿本身已经存在一定的问题,且估计预后不佳,无法在口腔中长期存留,那么我们通常建议拔掉这些牙齿。因为使用可摘局部义齿的过程会给口腔中的剩余牙齿带来额外的负担,会加快余留牙齿的损坏,导致可摘局部义齿无法继续使用。如果一定要保留牙齿,既会增加患者就诊的次数,也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多颗牙齿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