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6 计算光刻

光刻工艺过程可以用光学和化学模型,借助数学公式来描述。光照射在掩模版上发生衍射,衍射级被投影透镜收集并会聚在光刻胶表面,这一成像过程是一个光学过程;投影在光刻胶上的图案激发光化学反应,烘烤后导致光刻胶局部可溶于显影液,这是化学过程。计算光刻就是使用计算机来模拟、仿真这些光学和化学过程,从理论上探索增大光刻分辨率和工艺窗口的途径,指导工艺参数的优化 [11]

计算光刻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一直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存在。从180 nm技术节点起,器件上最小线宽开始小于曝光波长,因此OPC必不可少,成为掩模版图案处理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计算光刻通常包括OPC、光源掩模协同优化(source mask optimization,SMO)技术、多重曝光技术(multiple patterning technology,MPT)、反演光刻技术(inverse lithography technology,ILT)四大技术,利用计算机建模、仿真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预测、校正、优化和验证光刻工艺在一系列图案、工艺和系统条件下的成像性能。

OPC是一种通过调整光刻掩模版上透光区域图案的拓扑结构,或者在掩模版上添加细小的亚分辨辅助图案,使得在光刻胶中的成像结果尽量接近理想图案的技术。OPC技术也是一种通过改变掩模版透射光的振幅,进而对光刻系统成像质量的下降进行补偿的一种技术 [12]

SMO仿真计算的基本原理与基于模型的OPC类似。对掩模版图案的边缘做移动,计算其与晶圆上目标图案的偏差,即边缘放置误差。在优化时模型中故意引入曝光剂量、聚焦度、掩模版上图案尺寸的扰动,计算这些扰动导致的晶圆上的像边缘放置误差。评价函数和优化都是基于边缘放置误差实现的。SMO计算出的结果,不仅包含一个像素化的光源,而且包括对输入设计做的OPC。由于光照参数和掩模版上的图案可以同时变化,优化计算的结果可能不是唯一的 [11]

ILT也叫逆向光刻技术、反向光刻技术,是以晶圆上要实现的图案为目标,反演计算出掩模版上所需要图案的算法。即将OPC或SMO的过程看作逆向处理的问题,将光刻后的目标图案设为理想的成像结果,根据已知成像结果和成像系统空间像的变换模型,反演计算出掩模版图案 [13]

多重曝光技术(MPT)是近几年来讨论最多的一种技术,以下展开具体介绍。

集成电路设计发展到超深亚微米,其特征尺寸越来越小,并趋近于曝光系统的理论极限,光刻后晶圆表面的成像将产生严重的畸变,即产生光学邻近效应(optical proximity effect)。随着光刻技术面临更高要求和挑战,人们提出了浸没式光刻(immersion lithography)、离轴照明(off axis illumination)、PSM等各种分辨率增强技术来改善成像质量,增强分辨率。

当前主流的数值孔径为1.35的193 nm浸没式光刻机能够提供36~40 nm的半周期分辨率,可以满足28 nm逻辑技术节点的要求,如果小于该尺寸,就需要双重曝光甚至多重曝光技术。

MPT主要有光刻-刻蚀-光刻-刻蚀(litho-etch-litho-etch,LELE)、光刻-固化-光刻-刻蚀(litho-freeze-litho-etch,LFLE),以及自对准双重图案化(self aligned double patterning,SADP)/自对准四重图案化(self aligned quadruple patterning,SAQP)。

(1)LELE: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光刻、第一步刻蚀、对准及第二步光刻、第二步刻蚀、第三步刻蚀。把原来一层光刻图案拆分到两个或多个掩模版上,实现了图案密度的叠加。

(2)LFLE: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光刻、固化、对准及第二步光刻、第一步刻蚀、第二步刻蚀,相比LELE少了一道刻蚀工序,降低一些制造成本和风险。

(3)SADP/SAQP:SADP是一种替代传统LELE方法的双重图案化工艺。通过侧墙自对准工艺的双重图案化技术方案,即通过一次光刻和刻蚀工艺形成轴心图案,然后在侧墙通过ALD和刻蚀工艺形成侧墙图案,去除轴心层(即牺牲层),形成了周期减半的侧墙硬掩模版图案。SAQP是在SADP的基础上再重复一次沉积和去除,形成尺寸和周期更小的图案。

上述几种多重曝光技术的基本流程如图2-37所示。

图2-37 各种MPT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vKJlufRGX4nq9xQVX7KZbApwdNmT59ncq+Eqt4oNG8PHvh8g9xMosibXNy4jaHM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