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人,毕业于山东城建学校和北京林业大学。1985年分配于青岛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工作20年。2001年组建成立青岛大千园林有限公司,任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现任青岛海岱园林设计事务所主任,青岛市根石盆景艺术协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
1985—2015年主持规划、设计、施工、投标、评审规划设计方案等,获得多个奖项。1991年主持的青岛市四方住宅试验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荣获1996年山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1991年主持的青岛大学颐智园环境规划设计荣获1996年山东省优秀设计三等奖;1997年参与的青岛市东海路园林环境规划设计荣获1999年山东省优秀设计精品奖、2000年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全国第八届优秀设计金奖;1998年全国竞标青岛市森林野生动物园规划设计荣获一等奖;1999年参与的青岛市浮山后居住新区环境规划设计荣获2000年世界人居环境奖;2003年主持的镇江市润州路园林水景大道设计荣获“最具江南地方特色,最有镇江文化内涵”称号;2004年主持设计、建设的宁阳县污水处理厂庭园环境工程荣获2007年山东省优质工程奖;2006年中标建设的海阳市林海桃源湿地公园一期工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优秀园林工程金奖;2008年中标建设的广饶孙子文化旅游区核心景区园林工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优秀园林工程银奖;2009年规划设计《莒南县绿地系统规划》整套,得到评审专家好评,帮助莒南县通过山东省园林城市评审而成为省级园林城市;2012年主持设计的第四届山东省(临沂)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莒南展园——茶乡人家荣获最佳设计奖、综合大奖;2014年主持设计的第五届山东省(东营)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垦利展园,在30多个展园专家评审会上首先通过评审,也是当次评审会上唯一通过评审的两个展园设计之一。
2005—2024年以来,参编、主编专业书籍包括:《中国近代园林史》《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中国赏石丛书”(第二批)《中国大百科全书·风景园林卷》(第三版)《中国风景园林史·北方卷》之山东篇、《中国古树名木图鉴》《中国盆景文化史》之山东盆景史、《山东近代园林》《山东古树名木志》《泉生济南 诗成园林——天下第一泉》《青岛藏石》(第一、二、三套,共7册)《韩中第六届寿石·赏石文化交流展》等专著。
2010年任第一副主编出版的《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被中国园林博物馆收藏;2012年任“海岱园林系列专著”主编之一,出版的《山东近代园林》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被中国园林博物馆收藏;2014年任“海岱园林系列专著”主编之一,出版的《山东古树名木志》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被中国园林博物馆收藏。
工作近40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2008年《人、动物、自然——谈青岛森林动物园规划设计》荣获山东省园艺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在自然生态和人文山水中追寻地域特色——有感于镇江市润州路与头道河园林景观设计构思》荣获山东省园艺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0年《谈海阳市林海桃源湿地公园建设》荣获山东省园艺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其间,不仅足迹遍及山东省各地山水园林、古树名木、赏石盆景等,而且还考察了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陕西、山西、甘肃、贵州、新疆、云南、海南、台湾,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杭州、苏州等地山水园林、古树名木与赏石盆景,为出版《中国古树名木图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副主编·贾曼
女,汉族,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应用与统计室主任。工作20年来,一直从事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环境数据分析等工作,为全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环境质量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山东近代园林》副主编,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山东古树名木志》常务编委,荣获中国风景园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外,还参编《中国赏石大典》等。积极参加风景园林的调研和相关图书的编写,传承历史文化。
副主编·朱竟睿
1989年12月生,汉族,山东青岛人。
2012年于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2015年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2015—2018年于北京IT公司工作,为原画师和平面设计师。
2019年应聘青岛会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至今,是一名动画创作者,担任视频和3D制作,成绩突出。
2011年以来,一直参与“海岱园林系列专著”编纂工作,从《山东近代园林》到《山东古树名木志》任编委会委员到常务编委,整理文字与图片,特别对《山东古树名木志》内容提要、目录等做了英文翻译,这两套专著分别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分别被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收藏。对《山东风景园林史》更是全力搜集和整理文献和图像资料,为编纂《山东风景园林史》作出了突出贡献。
副主编·赵晓平
1988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现任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建筑工程大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会副会长,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副会长,济南市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济南市风景园林学会监事长。
主要获奖项目:
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扩建改造工程,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园林景观设计,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临沂蒙山天蒙旅游区景观工程设计,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园博园规划及景观设计,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
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开元寺入口综合整治工程设计,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获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第四届山东省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规划设计,获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片区规划方案,获山东省园林绿化创新规划设计一等奖。
副主编·刘德永
1977年12月生,北京林业大学(函授)/园林专业,现任山东普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师,济南市历下区第九届政协委员、第十届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2016年,参与编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与实务》下篇。
2019年1月,主导编制《沙生植物武伦柱与将军柱的北方温室栽植工法》,获山东省省级工程建设工法证书。
2019年10月,参与济南市历城区唐冶山公园绿化项目施工二标段,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银奖。
2020年11月,参与施工“济南市龙洞片区雪山、野峪顶、葫芦顶山体公园建设项目二期四标段施工及监理工程”,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铜奖。
积极参与书籍编撰,并前往济宁、菏泽、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等十余个城市实地考察、调研园林历史古迹,并多次组织专家在青年政治干部学院进行论证、交流。
副主编·赵鹏
山东青岛人。2005年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中粮集团地产公司设计总监。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房地产建筑及环境规划设计研发和管理工作,青岛海信燕岛(国际)获得詹天佑奖,青岛东方影都获得艾鼎奖、中国影视基地突出贡献奖等,青岛李沧万达广场获得年度商业项目风云榜,济南旭辉凤犀台获得金盘奖等。为城市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热爱园林事业,积极参与风景园林文化研究与专著编纂。2010年参与《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编纂工作,任编委;2012年参与《山东近代园林》编纂,编委;2014年参与《山东古树名木志》编纂,常务编委。甘于奉献,热心参与风景园林调查和研究工作,为传承历史文化作出贡献。
副主编·孔源
男,1975年9月生,高级工程师,山东南郊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济南市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一直从事园林施工管理工作,多年来在园林绿化施工领域,特别是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所研发海绵城市透水砖入选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第二批海绵城市产品目录,近年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积极参加《山东风景园林史》的调查研究,协助编委会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组织全省十六地市及相关单位汇稿和编纂。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抽调人员全面参加资料整理、打印文稿、组织交通、接待工作,为《山东风景园林史》的顺利出版作出突出贡献。
副主编·杨西文
汉族,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临沂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科技服务科科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会员。曾任滨河景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临沂大学建设指挥部绿化组组长、老城区重点片区征收改造协调推进办公室绿化组组长等职务。参加工作以来,致力于园林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组织山东省第四届园博会筹办、临沂市省级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临沂市阳光沙滩建设和命名等工作,组织带队赴临沂各县区实地调研,完成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琅琊园、沂水天上王城和蒙阴岱崮等实地测绘及现场图纸完善工作。获山东省建设技术创新奖、临沂市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多项,被山东省建设厅授予“山东省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被住建部授予“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副主编·刘满意
1969年生,山东济宁人。现任山东孔孟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人、总经理,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济宁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会长,中共济宁市委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秀企业家”。主持、组织施工的多项市政园林工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工程金、银奖。积极参加《山东风景园林史》编纂工作,请名家题词、治印。组织安排完成济宁市风景园林史内容的编写。帮助编委会完成汇稿、编写任务。邀集省内专家全面考察蚩尤文化、大运河文化、孔孟文化,为写史作出突出贡献。
副主编·任贻刚
本科学历,山东青华园林设计院院长,长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等工作。山东省绿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潍坊市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山东工艺美院课程实践导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胡林古景观绿化工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奖金奖;滨海山海湖河木结构配套设施工程,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风景园林分会“计成奖”,齐鲁酒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二期工程设计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优秀园林和景观工程设计”三等奖、“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二等奖。参加编写潍坊市林业主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组织编写潍坊风景园林史,组织对“五镇”之首沂山及东镇庙考察研究,深入挖掘东镇历史文化及历史沿革。
副主编·考敏华
汉族,1967年3月生,潍坊市人。毕业于山东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潍坊青欣建设集团董事长,潍坊市人大代表,潍坊市九三学社潍城区主委,潍坊风景园林协会会长等职务。2021年被授予“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潍坊市浮烟山开垦荒山近千亩,打造了以生态园林为主的国家级林草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克服种种困难,在潍坊党校组织安排汇稿,组织专家讲座,考察风景名胜。在“新冠”疫情期间,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保证汇稿顺利进行。
副主编·宗辉
汉族,山东淄博人,1969年生。毕业于吉林大学,风景园林工程师,现任东营旭东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建设的多个项目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以及山东省泰山杯、市政工程金杯等省级奖项;在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构筑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性能与作用机理》等学术论文6篇,注册相关学术专利1项,主持科研课题2项,获得住建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积极组织完成东营市风景园林史内容的编写任务,克服困难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黄河湿地、黄河入海口、黄河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考察,对东营地区盐碱地、东营万亩刺槐林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黄河文化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副主编·孙红卫
1963年生,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大地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淄博市园林协会会长,2009年录入山东省风景园林专家库。曾荣获山东省建设系统“十大青年标兵”,山东省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2008年主持建设的淄博鲁中财会培训中心庭院绿化工程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金奖”。2009年主持建设的淄博市莲池公园绿化工程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银奖”。2011年主持建设的淄博市运动员公寓景观绿化工程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金奖”。2014年作为项目主管参与的淄博桓台县大寨沟绿化工程四标段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金奖”。2022年主持建设的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治理项目一期获“山东省工程建设泰山杯奖”二等奖。
2012年参编《山东近代园林》,副主编。2023年编写《风景园林工程绿化的设计原则与施工方案研究》。
副主编·曾全银
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建筑及市政公用专业),双学历(草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
山东华泰庄园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监事,济南市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济南植物学会会员。
从事园林行业工作25年,主持完成30余项重点园林项目建设任务,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质工程奖项,个人获得多个国家级、省市级优秀项目负责人、先进个人称号。拥有实用新型专利3项,省级工法1项。发表园林相关论文6篇。
著名书法家启功为李清照纪念堂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