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桂枝加葛根汤治颈项强痛

学习目的

①掌握桂枝加葛根汤病机、辨证要点。

②掌握桂枝加葛根汤适应证。

③熟悉桂枝加葛根汤用法和注意事项。

原文

《伤寒论》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病案

王某,男,45岁。2022年11月21日初诊。

“反复颈项强痛伴头晕3年余,加重1周”。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颈项强痛不适,伴轻微头晕及后枕部酸胀痛,每因久坐伏案劳累或脖子吹风后上述症状加重,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发作较频繁,并伴见双肩胛部酸胀痛,且头晕症状时轻时重,偶有头痛症状。1周前患者因受风寒后致颈痛及头晕症状加重,并偶有头痛、出汗、恶风等症状。

查体:一般情况可,颈项部肌肉较紧张,转动欠灵活,颈4~7椎棘突及棘间隙两侧缘均有不同程度压痛(+),尤以颈4~5椎棘突及棘间隙两侧压痛为明显,未引起明显放射痛,双侧肩胛骨内侧缘压痛,双侧肩胛冈上、下窝处压痛,双上肢无明显压痛,叩顶试验(+),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心肺听诊无异常。舌淡苔白,脉浮缓。

辅助检查:颈椎MRI检查示颈4~5椎间盘中偏左突出,颈椎退行性变。

辨证思路

(一)四步辨证法

患者中年男性,因久坐伏案而致颈部劳损,加之受凉而发病。患者平素常有颈项强痛、头晕等症状,本次因受风寒后颈部不能转动来我院急诊就诊,经患者同意,考虑予中药治疗以求缓解。

第一步:辨实证(阳证)、虚证(阴证)

患者中年男性,反复发病3年余,但本次因感受风寒之邪后导致颈痛及头晕症状加重,并伴有头痛、出汗、恶风等症状。病程短,结合舌苔脉象,为实证。

第二步:辨热证(阳证)、寒证(阴证)

本患者有明显的诱因,是感受风寒之邪后出现“头痛、项强、汗出、恶风,脉浮缓”之症状。风寒之邪为阴邪,故为寒证(阴证)。

第三步:辨六经或脏腑(三阳经为阳,三阴经为阴;腑为阳,脏为阴)

第一层:患者太阳经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总纲领。太阳病本有头项强痛,本病患者不但项强,而且连及背部,出现项背连及后背均转动不利的症状。说明和太阳病头项强痛相比,太阳经脉经气不利的病变范围更大。所以根据临床特点,本病邪气重点客于太阳经脉,致使经气不畅,气血失和,津液受阻,经脉拘挛。

第二层:太阳病,可以内传少阳,也可以传至阳明。“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说明太阳病感邪三日,邪气可传入阳明经见脉洪大之象,此患者脉象浮数不符合阳明病证脉象。少阳病也见发热恶寒,但其发热为“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如果邪入少阳,正邪交争,邪胜则寒,正胜则热,故见寒热往来,此患者寒热症状不明显,但无寒热往来,无壮热口渴。故本病仍以太阳病为主。

第三层:太阳病发汗后,如果表邪未解,邪气循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导致太阳蓄水证,症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者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腑化热,与血结于膀胱导致太阳蓄血证,症见“其人如狂,血自下”。本患者感受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邪气尚未循经入腑,未损及脏。

第四步:辨兼夹病邪(病邪分阴阳)

一般而言,经脉拘挛者,多为寒邪伤经所致,因为寒主收引,容易导致经气不利,但同时会伴有无汗、恶风寒之证,但本病却见汗出。由汗出恶风可知本病属太阳中风证,以风邪侵袭太阳经脉导致经气不利所致。当风邪与其他邪气协同致病时,应该根据其协同之邪来分析其属性,而不能单纯指风为阳邪。比如风寒、风湿,其性属阴;而风温、风热,其性属阳。本病患者在秋冬季节交换之时发病,“冬伤于寒,感而即病”,故以风寒邪气为主要病邪。

(二)病机

通过以上分析,此患者为太阳病,风寒之邪于太阳经脉,太阳经气不利所致。患者中年男性,秋冬季节发病。“冬伤于寒,感而即病”,故以风寒邪气为主要病邪。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脉,太阳经脉循行于头、项部,致使经气不畅,气血失和,津液受阻,经脉拘挛,故见颈项疼痛、转动不利,头痛、遇寒加重。风寒之邪伤于卫阳,卫气温煦肌肤的功能失司,故见恶寒。由于卫阳被伤,卫外失司,加之风主疏泄,营阴外越而为汗,故见出汗。

(三)治则治法

解肌祛风,疏通经脉。

(四)处方

桂枝10 g,葛根20 g,白芍15 g,甘草6 g,生姜9 g,大枣7枚,羌活12 g,丹参15 g,天麻10 g,当归12 g,全蝎粉6 g(装胶囊吞服)。7剂。

嘱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并以药渣热敷颈部,7剂为1个疗程。7日后患者复诊诉颈项强痛症状基本消失,仍感轻微头晕,余未诉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在上方的基础上去生姜、大枣,加茯苓20g、党参15g、白术15g。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并以药渣热敷颈部,患者再服14剂后临床诸症消失。

(五)方证解析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本有头项强痛,如果连及背部,出现项背几几,后项部连及后背紧固转动不利,这和太阳病头项强痛相比,经气不利的病变范围更大,可知邪气重点客于太阳经脉,致使经气不畅,气血失和,津液受阻,经脉拘挛所致。“反汗出恶风”,是本证的辨证关键。一般而言,经脉拘急者,多为寒邪伤经所致,这是因为寒主收引,容易导致经气不利的缘故。如此会伴有无汗、恶风寒之证,但本证却见汗出。由汗出恶风可知本病属太阳中风证,兼风邪侵袭太阳经脉导致经气不利所致。故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葛根升津液,舒经脉,驱除经脉中的邪气。

注意事项

太阳病当以发汗解表为主,但不宜过汗;汗后病不解,表证仍在,还可再次服用桂枝汤;如果汗出过多,不宜再服用桂枝汤,需停止;汗出不止,以温粉扑之,如龙骨粉、牡蛎粉等收敛药物。服用桂枝汤期间,禁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现代应用

风寒感冒日久不愈;麻疹初起,疹出不畅;落枕、颈椎病、头痛、神经症、高血压、荨麻疹等,以上病症见桂枝加葛根汤方证皆可随证加减。 kycSbrmIvMmAHFXpFznlRWPyUE++lOc2lEyseg/+7DROQjdap4rOrw8S2ADzTH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