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广泛搜集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中的中医功法临床研究报告文献。
本研究所涉及的中医功法为中医临床常用于防病治病及促进康复的锻炼功法,包括自古相传的传统养生功,如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等;近人整理编写的现代气功,如站桩功、放松功、内养功等;当代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中心发布的11套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大舞、明目功、校园五禽戏 [1] );以及配合气功锻炼的太极拳。
本研究所涉及临床研究类型包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对照观察研究、病例报告、个案报告、专家经验,以及相关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中的期刊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健身气功科研文献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检索途径 :采用主题词、关键词、题名等多字段综合检索,结合研究类型限定的方法。
检索年限 :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
检索词 :中文检索词主要为气功疗法、气功、健身气功、医疗气功、太极拳、太极内功、太极养生杖、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大舞、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明目功、气舞、中医导引、导引术、导引功法、回春功、放松功,及临床研究、临床试验、随机对照、系统评价、Meta分析、队列研究、病例报告、医案等。英文检索词主要为Qigong、Traditional Chinese exercise、Traditional exercise therapy、Zhanzhuang、Wuqinxi、Baduanjin、Liuzijue、Yijinjing、Tai Chi、Taiji等;限定研究类型为clinical t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ohort study、case report、meta-analysis、systematic review。
检索式:
(1)中文数据库,以SinoMed为例。
01.“养生术”[常用字段:智能]OR“健身气功”[常用字段:智能]OR“八段锦”[常用字段:智能]OR“六字诀”[常用字段:智能]OR“易筋经”[常用字段:智能]OR“五禽戏”[常用字段:智能]OR“十二段锦”[常用字段:智能]OR“大舞”[常用字段:智能]OR“导引养生功”[常用字段:智能]OR“马王堆导引术”[常用字段:智能]OR“太极养生杖”[常用字段:智能]OR“明目功”[常用字段:智能]OR“站桩”[常用字段:智能]OR“放松功”[常用字段:智能]OR“内养功”[常用字段:智能]OR“真气运行法”[常用字段:智能]OR“回春功”[常用字段:智能]OR“少林内功”[常用字段:智能]OR“一指禅”[常用字段:智能]OR“周天功”[常用字段:智能]OR“大周天”[常用字段:智能]OR“小周天”[常用字段:智能]OR“静功”[常用字段:智能]OR“调身”[常用字段:智能]OR“调息”[常用字段:智能]OR“调心”[常用字段:智能]OR“辟谷”[常用字段:智能]OR“服气”[常用字段:智能]OR“吐纳”[常用字段:智能]OR“观想”[常用字段:智能]OR“存思”[常用字段:智能]OR“内观”[常用字段:智能]OR“冥想”[常用字段:智能]OR“按跷”[常用字段:智能]OR“太极拳”[常用字段:智能]OR“太极”[常用字段:智能]
02.“气功”[不加权:扩展]OR“气功学”[不加权:扩展]OR“气功按摩疗法”[不加权:扩展]OR“气功康复”[不加权:扩展]OR“太极”[不加权:扩展]
03.“随机对照试验”[不加权:扩展]OR“临床研究”[不加权:扩展]OR“疗效比较研究”[不加权:扩展]OR“治疗结果”[不加权:扩展]OR“队列研究”[不加权:扩展]OR“病例对照研究”[不加权:扩展]OR“病理报告”[不加权:扩展]OR“Meta分析”[不加权:扩展]OR“网络Meta分析”[不加权:扩展]OR“随机”[常用字段:智能]OR“对照”[常用字段:智能]OR“Meta分析”[常用字段:智能]OR“系统评价”[常用字段:智能]OR“临床研究”[常用字段:智能]OR“临床疗效”[常用字段:智能]
04.(01 OR 02)AND 03
(2)英文数据库,以PubMed为例。
(“Qigong”[MeSH Terms]OR“Tai Ji”[MeSH Terms])OR(“Tai Chi”[Title/Abstract])OR(“Liuzijue”[Title/Abstract]OR“Liu Zi Jue”[Title/Abstract]OR “Six Healing Sounds”[Title/Abstract]OR “six-character formula”[Title/Abstract])OR(“Baduanjin”[Title/Abstract]OR“ba duan jin”[Title/Abstract]OR “Eight Brocades”[Title/Abstract]OR “Eightsection Brocade”[Title/Abstract])OR(“Wu Qin Xi”[Title/Abstract]OR“Wuqinxi”[Title/Abstract]OR“five animal exercises”[Title/Abstract]OR“five-animal exercise”[Title/Abstract])OR (“Yijinjing”[Title/Abstract]OR“Yi Jin Jing”[Title/Abstract]OR “Wash Marrow Classic”[Title/Abstract])OR(“Zhanzhuang”[Title/Abstract]OR“Zhan zhuang”[Title/Abstract]OR “standing exercise”[Title/Abstract]OR “standing posture”[Title/Abstract])OR (“traditional Chinese exercise”[Title/Abstract]OR“Chinese traditional exercise”[Title/Abstract]OR “Chinese mind body exercise”[Title/Abstract])
在限定项(Filters)对研究类型(article type)进行选择,勾选meta analysis、systematic review、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linical trial。
将各数据库检索获得的文献题录导入NoteExpress文献管理器,筛去重复文献。通过手工检阅文献类型、标题、摘要等内容,筛除更正类文献,并去除与临床研究无关的单纯动物实验、基础实验、教学研究,以及与气功、太极拳无关的其他体育锻炼研究,保留气功与太极拳临床试验、随机对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研究,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对获得的文献按照研究类型进行分类,筛选出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以Excel软件建立数据汇总表。在汇总表中录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如标题、作者及所在机构、发表期刊、发表时间、摘要、关键词等)、研究对象(如病例来源、病例收集地点与人数、年龄、性别等)、干预对照措施(如干预功法、干预频率与时长、功法练习地点等)、结局指标(如阳性结果指标、阴性结果指标等),以及研究质量概况(如随机方法、随机分配隐藏、盲法、基线情况、伦理审查等)。
本研究通过分类统计、计量分析、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国内外学者对哪些人群、哪些疾病中进行了中医功法的临床干预研究,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1.病证分类
采用Excel软件建立临床文献数据表,逐一提取所搜集研究中的人群与病证信息,按照ICD-11分类表中的病证进行对应归类。如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研究,涉及的疾病是“高血压”,归入“循环系统疾病”。
对于合并证、并发症,采用归入第一基础疾病的原则,如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归于“循环系统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归于“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对于各系统症状、体征或检测结果的描述,如纤维肌痛、非特异性腰痛、平衡能力、肺功能检测等,归入“症状、体征或临床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一章,不重复归入各脏腑系统疾病。
对于各类手术后康复与恢复期归于“影响健康状态或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一章,如骨折术后、冠脉介入手术后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归于“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2.统计分析
频次统计:基于上述临床文献数据表中按照ICD-11分类的病证名称及所归系统,进行文献的频次统计,分析临床研究涉及最多的病证名称、病证系统。
时间、空间分析:通过COOC、VOSviewer等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主题词演化分析等方法,加入时间、地点因素的分析,观察不同时期中医功法临床研究所关注病证人群的变化,以及不同国家地区相关临床研究关注病证人群的侧重点。
循证医学根据不同来源,将临床研究证据分为原始研究证据和二次研究证据。在分析临床第一手数据来源的原始研究中,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被认为是方法学质量最高的一类研究。基于原始研究证据进行再分析的二次研究证据中,系统评价(SR)是当前较为常见的证据合成方法,临床实践指南(CPG)是基于证据合成、专家意见、患者意愿而给出诊疗推荐意见的常用方法。
中医功法在不同病证干预应用的临床研究证据现状各不相同。有些功法和病证,已有一定数量的临床试验、系统评价积累,且被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实施,如太极拳在膝骨关节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而有些功法、病证的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尚在积累过程中,国内外尚无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意见。
本研究梳理临床研究文献中重点关注的人群或病证,围绕不同功法对这些病证人群的安全性、有效性等问题,筛选、评价相关研究证据,综合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中的推荐意见、较高质量系统评价与随机对照试验等研究证据,形成证据小结,详见“病证篇”。下文对证据小结中采用的证据质量评价与分级、指南推荐意见做一解释。
1.证据质量评价与分级
为评价各类临床研究内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应用适用性,循证医学陆续建立了各种评价工具。当前,较为常用的工具主要有评价CPG方法学质量的AGREEⅡ、评价SR方法学质量的AMSTAR-2、评价RCT方法学质量(偏倚风险)的RoB等。对证据的分级标准也有多种体系,常用的主要有证据金字塔(按照证据性质)、牛津大学证据分级标准(按问题分类与证据性质)、GREAD系统(按照证据体效应估计的确定性)等。
本研究收集的证据来源较为广泛,在证据分级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①GRADE系统的证据分级 [2] ,综合分析研究证据的结局指标并评估效应估计值的确定性,根据确定性由高到低分为高、中、低、极低四个等级,详见表2。②针对中医药的现代临床研究证据分级标准建议 [3] ,详见表3。该体系结合了“证据体”分级体系(如GRADE系统)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的特点,对疗效问题、安全性问题的证据体系提出分别建立质量分级标准,同时也提出了证据的降级、升级标准。③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标准 [4] ,详见表4。
表2 GRADE证据分级及含义
表3 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分级标准
注:①规范化的专家共识,指通过正式共识方法(如德尔菲法、名义群组法、共识会议法以及改良德尔菲法等)总结专家意见制订的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的文件;②非规范化的专家共识,指早期应用非正式共识方法如集体讨论、会议等所总结的专家经验性文件。
表4 2001年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标准
2.指南推荐意见
全球不同国家地区在指定临床实践指南时,对研究证据的评价及实践措施的推荐意见(recommendation)各有不同方法学标准。当前国际较为广泛接受的标准是GRADE系统。本研究所收集的临床实践指南也多采用此方法,这些指南将在“病证篇”的具体章节中进行引述。GRADE系统在证据评估基础上,综合考虑实践措施的利弊效应、患者价值观、资源情况等因素,形成不同程度(强或弱)的推荐意见 [2] ,详见表5。此外,还有部分研究采用中医药临床指南/共识推荐意见分级标准 [5] ,详见表6。
表5 针对不同指南使用者的GRADE推荐意见强度及含义
表6 中医药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推荐意见强度分级及含义
注:①若某种干预措施利远远大于弊,但是不同目标人群患者意愿差别较大的情况,此时应单独针对不同目标人群产生推荐意见;②指南制订专家组规定的达成共识所需的一定比例的专家。
[1]体育总局气功中心关于健身气功推广功法目录的公告[EB/OL].(2020-07-24)[2024-9-24]https://www.sport.gov.cn/qgzx/n5402/c957402/content.html
[2]GRADE Handbook[EB/OL].(2013-10)[2024-9-24]https://gdt.gradepro.org/app/handbook/handbook.html
[3]陈薇,方赛男,刘建平.基于证据体的中医药临床证据分级标准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03):358-364.
[4]李幼平.循证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5]李承羽,赵晨,陈耀龙,等.中医药临床指南/共识中推荐意见分级标准的制订[J].中医杂志,2020,61(06):48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