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9.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黄疸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黄疸,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身上的皮肤变黄了,眼睛周围白色的巩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眼珠”也变成了黄色。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加深,有的甚至可能呈现像浓茶一样的颜色,而大便颜色变淡,呈现白陶土色。

那么,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有可能出现黄疸吗?慢性胰腺炎患者是有可能出现黄疸的。人体结构中,胆总管和胰管共同汇合于十二指肠,有80%~90%人群的胆总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前会先经过胰腺的背面,因此当胰头发生病变增大时就会挤压到胆管,从而造成胆总管狭窄。主要原因包括胰腺炎性水肿的压迫、胰头部肿块(纤维化、钙化、肿瘤)及胰腺假性囊肿的压迫。在合并胆总管狭窄的慢性胰腺炎患者中,30%~50%可能会出现黄疸。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一过性黄疸、复发性黄疸及持续性黄疸。一过性黄疸主要见于急性炎症水肿期,待水肿消退后黄疸减轻;复发性黄疸由于其反复发作可进展为持续性黄疸,主要与胰头部的纤维化及钙化有关。

对于一过性黄疸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黄疸会逐渐消退。但对于黄疸持续不退的患者,应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内镜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管支架置入术等。手术术式包括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及胆管空肠Roue—en—Y吻合术。手术与内镜治疗各有优缺点。内镜操作便捷、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远期疗效不确定;手术治疗远期疗效好,并且可以同时处理胰腺病变,但手术方式复杂,创伤大,术后短期及远期并发症多。因此,在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选择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患者的意愿综合考虑。 S6GSU0tOFpm7IzWqNECiszcdtQz4z+sHY1yaK8d0NeJUUXKLeNHmr1xa5w0B2z3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