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孰早孰晚
认识乳腺癌前病变、乳腺原位癌与乳腺浸润性癌

邱夏 汪洁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某种非癌的病变经过若干年后,有很大可能(概率在 10%以上)转变成癌的病变。癌前病变不是癌,是一种组织的损伤,但很可能发展成癌。癌前病变发展成癌的过程,可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者可达十年以上,也不排除在较短的时间内癌变。

乳腺增生并非癌前病变

生理性乳腺增生 · 乳腺增生与月经周期有关,受激素影响,经历增生和复原的过程。排卵前每个小叶腺泡开始扩张变大、输乳管开放,因而女性在月经前感到乳房胀痛,并可触及弥漫的结节感,这是胀大的腺叶,此为“生理性乳腺增生”。

病理性乳腺增生 · 月经期过后,扩张的乳管收缩关闭,乳房变软,恢复成原来的大小。如果激素调节出现问题,有的乳腺小叶无法恢复,维持了增生状态,就造成乳腺组织的结构紊乱,出现持续存在的结节与疼痛,且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此时即诊断为“乳腺增生症”,即“病理性乳腺增生”,分为囊性增生和腺性增生。

· 囊性增生:以乳腺导管扩张和导管上皮增生为主要改变,严重者出现乳头溢液和乳腺囊肿。

· 腺性增生:以乳腺小叶和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例如硬化性腺病等。

· 乳腺增生并非癌前病变,轻度乳腺增生极少发展为乳腺癌,但是纤维性腺病、硬化性腺病等癌变风险相应增加。

科学认识乳腺癌前病变、乳腺原位癌与乳腺浸润性癌

乳腺癌前病变 · 少部分乳腺增生进一步加重,乳腺导管出现持续性疼痛,导致乳腺组织完全无法复原而发生异常改变,形成“癌前病变”,即“不典型增生”,是向癌转变的一个过渡阶段。

不典型增生分轻、中、重度。在显微镜下表现为导管管径扩大、细胞体积增大伴有一定异形、细胞排列紊乱等。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都是可逆的,去除病因可恢复正常,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大多不可逆。

乳腺原位癌 · 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进一步恶化,乳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但未突破基底膜,被称为“乳腺原位癌”。

原位癌的细胞特征、组织学形态各不相同,这使得它们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即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性不同。原位癌病变分布的特点为多中心性、双侧性、微小浸润,广泛导管内成分。原位癌局限于导管内,不会转移,不造成机体严重的后果,但有发展成浸润性癌的可能。

乳腺浸润性癌 · 当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中,不断破坏周围组织,向周围组织浸润,侵入血管、淋巴管,称为“乳腺浸润性癌”。

浸润癌游走转移至机体的其他部位,在其他部位停留下来,并生长繁殖成一个新的肿瘤,这就是转移癌。

由单纯性乳腺增生到非典型增生,至转变成原位癌,再由原位癌质变成浸润性癌的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的理论过于简单,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扩散、侵袭、转移的过程非常复杂。

我们还不能确定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原位癌何时进展,以及如何降低罹患乳腺癌的危险。但肯定的是,三者密切相关,乳腺癌癌旁病变常可见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囊性增生,它们的出现,反映了乳腺在致癌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广泛组织学改变,原位癌、浸润性癌在这些广泛增生性病变基础上产生。

孰早孰晚,科学认识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原位癌,密切筛查和随访,将有助于乳腺癌的早诊早治。 psupfH6WKbIA1alYwkfc1LPLYQUNJJML9sl0B2DiyTaA4gRJXdGi/TQe2mC3d75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