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尤其乳头和乳晕区,是女性最为隐秘的部位之一。很多时候,女性会忽略乳头乳晕区的一些细微改变和不适,或是羞于谈论,如乳头内陷和溢液,直到感觉异样才寻求医治,导致病变进展。
乳头内陷、回缩 · 最为常见。乳头内陷一般是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所致;而乳头回缩是后天获得的,是正常发育后的乳头出现的变形和回缩,一般有明确的病史,如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等。乳腺恶性肿瘤可能引起乳头回缩。
乳头皲裂 · 常见于哺乳期,通常由于婴儿用力吮吸所致,肉眼可见裂缝。乳头皲裂是哺乳期乳腺炎的诱因,细菌从乳头的皲裂处乘虚而入,在营养丰富的乳汁环境中繁殖。
乳头湿疹 · 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乳头乳晕区皮肤泛红、渗出,潮湿伴瘙痒,同时身体其他部位可能也存在湿疹。乳头乳晕湿疹需与有湿疹样表现的乳头佩吉特病鉴别。佩吉特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恶性病变,为累及乳头的湿疹样改变,迁延不愈,单侧发病,疾病晚期乳头可消失。
乳头溢液 · 是指轻挤乳头或者乳头自发出现的液体,液体的颜色和性质各有不同。除了常规的乳腺X线摄影检查,还可以采用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进行诊断。
临床上,乳头溢液分为生理性溢液和病理性溢液。
生理性溢液 · 指妊娠和哺乳期的泌乳现象;口服避孕药或镇静药也可能会引起非哺乳期妇女乳头的少量溢液。
病理性溢液 · 是发生于非生理情况下,由于乳腺的大导管系统受到侵犯,进而产生炎症、糜烂、出血等病理性改变,间断性或持续性发生。
· 根据发病机制,乳头溢液分为乳腺导管内型(原发于乳腺导管上皮的新生物、导管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囊性增生病等)和乳腺导管外型(乳腺的化脓性炎症、结核、肿瘤等导管以外的病变,累及或侵犯导管而使分泌物由乳头溢出)。
· 通常,单侧性乳头溢液常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双侧性乳头溢液多见于内分泌紊乱、药物反应、闭经—溢乳综合征或某些乳腺良性疾病。
乳头溢液的类型 · 包括 5 种类型:①水样;②浆液性;③有色乳性溢液;④乳汁样;⑤血性。
病因分析 · 前 3 种类型的常见病因是乳腺囊性增生病、导管扩张症等。第四种类型主要是生理性溢液,部分患者属于内分泌源性溢乳。当合并感染时,也可是脓性溢液。需要格外关注的是第五种类型,即血性乳头溢液。
· 血性乳头溢液可以是乳腺囊性增生、导管扩张伴慢性炎症等病症所致,也可能是由于肿瘤病变而发生,如导管内乳头状瘤、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等。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又是癌前病变,需警惕,勿轻视,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乳头溢液是乳腺专科门诊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约 10%乳腺癌患者因发现乳头溢液而就诊,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胀痛。
当乳头出现点点滴滴的溢液时,应尽早至乳腺专科医生处就诊,必要时进行乳管造影摄片检查、乳腺导管镜检查,或局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并进行病理诊断,排除乳腺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