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捭阖

考察古代历史,圣人在天地之间,是众生的先导。通过观察阴阳的开启与闭合来给事物命名,知晓存亡的关键所在,谋划万物的始终,洞察人心的道理,发现变化的征兆,从而掌控事物发展的关键。所以,从古至今,圣人在天下所遵循的道是一致的。

世间变化无穷,但都有各自的归宿,或属阴,或属阳;或为柔,或为刚;或开放,或闭合;或松弛,或紧张。因此,圣人牢牢掌控事物发展的关键,仔细审察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揣度权衡其权势和能力,比较其技艺的优劣长短。

人有贤能与不肖、智慧与愚笨、勇敢与怯懦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异,就可以运用捭阖之术。该开放就开放,该闭合就闭合;该进取就进取,该退让就退让;该轻视就轻视,该重视就重视,顺应自然来驾驭这些情况。要审定对方的有无和虚实,顺着对方的嗜好和欲望来了解其志向和意愿。稍微反驳对方的言论,然后开启话题进行反问,以探求其真实想法,关键是要掌握其主旨;先闭合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开启话题,以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有时要开放自己,向对方展示想法,这是为了与对方情感共鸣;有时要闭合自己,隐藏想法,这是因为对方缺乏诚意。对于可行与不可行的情况,要仔细审察对方的计谋,探究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无论是联合还是分离,都要有自己的主见,首先要顺从对方的意愿。如果要运用捭术,关键在于周全;如果要运用阖术,关键在于隐秘。周全和隐秘的关键在于微妙,要与道相契合。

运用捭术,是为了估量对方的情况;运用阖术,是为了让对方表露真诚。都要观察对方权衡利弊的情况,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圣人依据这些情况进行谋划,如果不符合权衡和策略,圣人就会另行谋划。

所以,捭术,或者是通过开放让对方显露,或者是通过开放接纳对方;阖术,或者是通过闭合获取利益,或者是通过闭合摒弃不利。捭阖之术,是天地间的根本之道。捭阖之术,可以变动阴阳,使四季交替有序,万物化育生长。世间的纵横、反复、忤逆等现象,都源于此。

捭阖之术,是道的重大体现,是游说的变化运用。必须预先审察其中的变化,因为吉凶的关键就系于此。口是心的门户,心是精神的主宰。人的志向、意愿、喜好、欲望、思虑、智谋,都通过口这个门户出入。所以,要用捭阖之术来控制言语的出入。

所谓捭,就是开放、言说,属于阳;所谓阖,就是闭合、沉默,属于阴。阴阳和谐,事物才能始终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所以,那些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的,属于“阳”,称为“始”。那些说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的,属于“阴”,称为“终”。凡是遵循阳的言论,都可称为“始”,是从正面去引导事情的开端;凡是遵循阴的言论,都可称为“终”,是从负面去终结计谋。

捭阖之道,要用阴阳的道理来试探。所以,与积极乐观(属阳)的人交谈,要依据崇高的原则;与消极悲观(属阴)的人交谈,要依据卑下的原则。从卑下的角度去迎合消极的人,从崇高的角度去引导积极的人。由此而言,运用捭阖之术,就没有什么地方不能深入,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办成,没有什么人不能说服。可以用来游说人,游说家,游说国,甚至游说天下。它小到没有内的界限,大到没有外的边界。无论是增益还是减损,离开还是靠近,背叛还是归附,都可以用阴阳的原则来掌控。

阳的特性是运动、前行,阴的特性是静止、隐藏。阳主动而向外显现,阴被动而向内隐藏。阳发展到极致就会转向阴,阴发展到极致就会回归阳。以阳的方式行动,能够使品德相互促进;以阴的方式安静,能够使形势相互成就。以阳的力量去追求阴,要用德行去包容;以阴的形势去结合阳,要凭借实力去施行。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追求,就是通过捭阖之术来实现的。这就是天地间阴阳变化的规律,也是游说他人的方法。它是万事万物的先导,是开启各种事物的关键所在。

原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MR8mqyarBWU2AJcehG4M9a0D9B8jSnx/TBofu6q00/5NUlI0KpINt0W8eunUZ+F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