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读书与藏书

曾经,人们认为每张印了字的纸都有其价值,认为所有印刷品都是智力劳动的结晶,都值得尊重,可惜现在这种观点在我们当中已经过时了。只有在滨海地带或高山之上,还零星存在着一些与世隔绝的人,他们的生活尚未受到印刷品泛滥的影响,对他们来说,一本日历、一本小册子,甚至一份报纸,都是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我们习惯于免费接收大量印刷品,并嘲笑那些“老古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所有经过书写或印刷的纸张都是神圣的。

当然,对书籍的尊重依然存在,也就是最近,书籍才开始被免费发放,或者在一些地方沦为一种廉价商品。

虽然德国人收藏书籍的兴致也在增加,但我还是要说,人们依然缺少对藏书的正确理解。很多人宁可把钱花在啤酒馆和舞厅,也不肯用来买书。他们用于买书的开销还不及这些玩乐的十分之一。对于一些传统的人来说,书籍就是客厅毛毯上积灰的圣物。

基本上,每一位真正的读者也都是爱书之人,因为任何一个懂得用心选书、爱书的人,可能也都想拥有它,想要把它永远留在身边,保持触手可及的距离,反复阅读。相比之下,借书、通读和还书是一件更简单的事情,在大多数情况下,读过的书很快就会从家里消失。有的读者一天就能读完一本书,尤其是不工作的女性,对于她们来说,可供借阅的图书馆仍然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她们并不想收集珍品,也并不想通过读书结交朋友,丰富自己的生活,她们只是为了满足一种渴望。戈特弗里德·凯勒曾为这类读者画过一幅很好的画像,他们只借不买的坏毛病是改不掉的。

一位好的读者可以通过读书了解一个陌生人的性情和思维方式,试图理解他,甚至赢得他的友谊,尤其是在阅读诗人的作品时,我们要了解的不仅仅是小圈子里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诗人本身,是他的生活方式和观察方式,他的气质,他内心的样子,最后是他的笔迹,他的艺术手段,他的思想和语言的节奏。凡是被一本书深深吸引的人,凡是开始认识和了解作者的人,凡是与作者建立了感情的人,现在才开始感受到这本书的真正效用,因此不会把它送人,不会将它抛诸脑后,而是会想办法保留它,购买它,以便根据需要再次阅读和体会。凡是这样买书的人,凡是只买打动他心灵的书的人,很快就不会再漫无目的地胡乱阅读,而是会逐渐收藏起一系列优质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他来说是有价值的,他是能够在其中找到快乐和知识的。藏书式阅读,无论如何都比不加选择地胡乱阅读更有价值。

压根儿不存在什么“最好的书排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选择,选择他眼里可亲的、好理解的、可爱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图书馆不可能是范式化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遵循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逐渐为自己搜集一些书籍,就像搜集朋友那样。当他搜集到一定程度,这一份小小的藏书对他来说可能意味着整个世界。有些读者的藏书仅有寥寥数本,比如许多农妇只拥有也只了解《圣经》,但她们从中读到的知识,获得的安慰和喜悦,比任何娇生惯养的富人从他的豪华图书馆中得到的都多。

书籍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神秘的。许多父亲或教育工作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恰当的时机”送给一个男孩或年轻人一本好书,最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错误。每一个人,无论老少,都必须找到自己进入书籍世界的方式,有时候提示和友好的监督也能起到作用。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亲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气息,而有些人则需要很多年才能意识到阅读这东西是多么甜蜜和美妙。你可以从荷马开始,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结束,或者反过来;你可以跟着诗人入门,最终走入哲人的世界,或者反过来。读书有一百条路可以走,但通过书籍进行自我教育,完成心智成长的法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自己所读的东西,耐心地去理解,谦虚地接受和倾听。为了消遣而阅读的人,无论读了多少书,无论那些书本身有多好,他们都只会读过即忘,忘了再读,但是读来读去还和以前一样贫乏。可那些把书当作朋友的读者却不一样,他所读到的东西不会消散和遗失,而是会与他同在,属于他,为他带来欣喜和安慰——唯有好朋友才能做到这一点。

1908年创作,后收录于《书籍的世界》 B/dzvLkWl6mJo6vm9KbTRSZHxIm2gwPRg+3jzTN8o5Y1kiIRgpJJcIMsSDSr7d6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