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是选择注意力
每到学习时间,五年级的俊宇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动不动就发脾气。下面是他和妈妈的对话。
俊宇:“我是无缘无故发脾气吗?不是的!说实话,都是因为妈妈。我写作业的时候,妈妈总是在打电话,我在房间里都听得见!妈妈一打电话,我就会受影响。你知道影响有多大吗?读过的东西得再读一遍,甚至要从头开始重新做,总是这样!”
妈妈:“哎哟,气死我了,这怎么能怪我呢?妈妈在你旁边打电话了吗?你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妈妈在客厅里。难道你学习的时候,妈妈和家人都不能说话,只能一动不动吗?如果你专心学习怎么会受到影响,还不是因为你不够专心!”
俊宇并不是因为讨厌做作业而找借口。他说自己很痛苦,家人在客厅里说话的声音很容易影响到他。其实妨碍俊宇的并不只是妈妈打电话的声音。
“本来打算写完作业再看漫画书,可是漫画书就放在旁边,我总忍不住去看。”
“哪怕是在进行重要的对话,只要听到电视的声音,我就会混淆。”
“如果有人进进出出,我的学习节奏就会被打断。”
“计算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聊天,我就容易出错。”
“学习的时候总想吃东西,还会想起和朋友吵架的事,还想着明天要和朋友们玩儿。”
俊宇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写作业时,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发生。他遇到这些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呢?最明显的原因就是选择注意力的不足。选择注意力指的是为了专注于需要注意的对象而抑制和摒弃妨碍性刺激的能力。
我们的大脑无法同时接收太多刺激和信息。脑容量有限,能够利用的认知资源也有限,因此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解决问题必需的资源。选择注意对象必不可少。
孩子应该选择在特定情况下优先接收哪些刺激和信息,还要在处理过程中无视、抑制、摒弃妨碍性刺激和信息。如果缺乏选择注意力,就会被不必要的事物分散注意力,导致自己应该进行的学习或日常活动拖延,甚至无法完成。
俊宇明明有事要马上做,却还是因为其他刺激而分散注意力。不仅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因此面临很多困难。与朋友相处时也需要选择和专注,比如下棋的时候总是对旁边的朋友提建议,结果忘记了自己的步骤;跟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想起家里的游戏机,没头没脑地说了出来,导致对话跑题。同学们分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孩子因为外面传来声音而无法专注于讨论,然后不停地问:“为什么?刚才你说什么?”俊宇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选择注意对象,摒弃不必要的刺激。
● ● 选择注意力为什么重要
选择注意力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即使新生儿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罗伯特·范兹明确指出,新生儿注视曲线图案的时间要比注视直线图案的时间更长,也就是对特定对象更为关注。由此可以看出,新生儿也具有选择注意力,他们放弃直线选择曲线,放弃简单图形,选择复杂图形,尤其喜欢注视人脸。
但是当实验人员将这两种类型的图案分别放入相同尺寸的长方形(背景)中时,新生儿却对任何图案都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加入背景要素之后,原本对刺激的偏好消失了,简单说就是原来喜欢的东西不再喜欢了。原来注意的对象条件发生了变化,便不再关注,归根结底也是对关注对象的选择。
这项研究表明,人们从很小就具有选择注意力,也会根据各自的条件和状况改变自己的喜好。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与生俱来的选择注意力会过滤掉与己无关的信息和刺激,不过这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应该根据更加多样的环境和要求不断发展对选择注意力的调节能力。
在咨询室里,为了观察孩子在视觉刺激方面如何处理妨碍性刺激的干涉,有时会使用斯特鲁普测试。这项测试是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各种表示颜色的词语,要求被测试者只说出词语的颜色,而无关含义。比如被测试者看到用红笔写下的词语“绿色”,不要说“绿色”,而是要说出词语的颜色“红色”。
乍看起来似乎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认识文字也理解含义的人,会脱口说出词语本身而不是颜色,即使下决心要说颜色的时候也会犹豫,然后下意识地说出了词语。孩子更是如此。无法抑制妨碍性刺激,习惯性地做出反应,这就叫作“斯特鲁普效应”。
斯特鲁普效应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直至成年。这说明抑制刺激的能力渐渐提高了。尤其从8岁到11岁,提高幅度更是大于其他阶段。为了更好地发展从小就潜藏于孩子体内的选择注意力,尤其是学龄期,需要更细心地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得到培养,是否遇到了绊脚石。这点千万不能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斯特鲁普效应在成年之后会重新增强。因此在检测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时候也经常使用斯特鲁普测试。
● ● 孩子的欲望和心愿影响选择注意力
关于选择注意力,还有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和丹尼尔·西蒙斯进行的“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先让被测试者观看75秒篮球视频。视频中有身穿白色T恤的三个人和身穿黑色T恤的三个人,总共六个人站成一圈,相互传球。被测试者只要数出白色T恤组传球的次数就可以了。
被测试者开始认真观看视频,数传球的次数。视频结束之后,实验人员对被测试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比赛中,除了选手之外,还看到其他人了吗?”对于这个问题,他们是怎样回答的呢?半数被测试者说什么也没有看到,另一半被测试者回答说:“大猩猩。”这是怎么回事呢?
视频中的六个人互相传球的时间大约有9秒,同时有一个穿着黑色大猩猩服装的人走出来,看着正前方拍打胸口,然后离场。奇怪的是一半的人只顾着数传球次数,完全看不到“黑色大猩猩”这种视觉刺激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选择注意力的有趣效果。当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其他刺激就会受到抑制。
心理学家称之为“非注意盲视”,意思是眼睛虽然朝向特定位置,注意力却在其他地方,因而未能察觉到视线所及之处的对象。
我们来看三年级孩子的事例。我在咨询室里为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播放“看不见的大猩猩”视频,让他数传球的次数。“有没有看见别的什么?”孩子回答说看到了大猩猩,然后又补充说:“虽然看到了,可是我不记得大猩猩做了什么动作。”
我再次播放那段视频,让他继续观察大猩猩的举动。孩子的反应很有意思。我预测这次他会仔细看大猩猩,然而我猜错了。孩子说他压根就没看到大猩猩。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我询问原因,孩子回答说刚才数错了传球次数,这次重新数,所以没看到大猩猩。
通过孩子第二次的反应,我们理解了选择注意力的重要含义,那就是要观察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孩子很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当他数错传球次数的时候心里非常难过,情绪也变得不稳定。比起观察大猩猩的举动,数清传球次数对他更重要。孩子或许会纠结:我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吗?还是重拾自尊心?孩子似乎选择了自尊心。
是的,最终选择需要注意的对象时,自己的欲望或心愿会深深介入,再据此区分重要和不重要,并对价值做出评判。孩子的情况也是这样。根据孩子给出的价值分数,选择的对象和抑制的对象就会不同,选择注意力的强度也会不同。
● ● 培养选择注意力需要做什么准备
前面我们强调过,要想培养焦点注意力,最重要的是调整孩子的环境,不让孩子暴露在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妨碍性刺激之中。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难单独打造完美的环境以保证他免受不必要刺激的影响。即使出现了妨碍物,孩子也应该抑制其刺激,有选择性地专注于自己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充分练习,使孩子在受到少许妨碍性刺激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发挥选择注意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培养孩子的选择注意力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首先,帮助孩子确定事情的先后顺序。
孩子要学会判断想做的事和重要的事先做哪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将次要的事情暂时搁置。门外传来电视的声音,令人好奇,但不能被这种声音诱惑,而是应该先把手头的事情完成。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真切认识到事情的先后顺序。
我们应该跟孩子讨论今天该做的事情,并且根据每件事的重要程度画星星,打分。看电视、跟朋友去游乐场玩、做作业、读书,通过画星星来决定每件事的先后顺序。自己做出决定之后,更容易抑制其他刺激,专注于该做的事。可以在笔记本上写出每件事,亲自确认,每完成一件事就画一条红线。养成这个习惯以后,选择注意力会突飞猛进。
其次,提高孩子的执行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假设一个7岁的孩子在解答数学题。他对数学抱有强烈的负面态度,认为数学很难,不喜欢。父母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培养数学感觉,等孩子有了信心,再进行书面测试。一开始,孩子满怀信心,认为自己肯定能解答出来。不料刚做完三道一位数加法题,他的注意力就开始涣散,左顾右盼,想去玩。这时,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
“哇,三道题都做对了。”一边表扬,一边用孩子喜欢的蓝色彩铅画上漂亮的圆圈,让孩子恢复斗志,重新专注于解题。刚做了几道题,又分心了。要想帮助这样的孩子,每做完一道题,我们就为他打分。看到自己做对了,孩子的眼睛会闪闪发光,重新专注于解题。
当孩子做了大约10道题的时候,专注力下降,开始出现错误。这时不要立刻指出他的错误,只要停止打分,说一句“哦?”就够了。孩子会立刻明白,“等一下!”然后自己改正错误。真的无比可爱。就这样,孩子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五页加减法混合运算,每页30道题。
因为有了这样的帮助,即使面对转头就能看到玩具的刺激,孩子依然能够发挥选择注意力。为了给孩子树立起强烈的自我信念,让他认为自己是非常专注的孩子,我们要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强调:“你怎么做到这么专心的?你克制了想玩的愿望,这可是非常出色的能力!”随着成功体验越来越多,家长给孩子提供的帮助可以逐步减少。孩子也渐渐具备了自我调节的能力。
现在,孩子在数学课上可以很容易发挥专注力了。他会笑着说:“数学也很有趣,我的数学很棒!”
让孩子强烈地认识到事情的先后顺序,适当给予必要的帮助,孩子就能自行抑制周围不必要的刺激,有选择性地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从而完美地发展选择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