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是焦点注意力
小学二年级学生友俊的妈妈来到咨询室,抱怨友俊的注意力不好。
“字明明认识,读的时候却总是漏掉,或者随便乱读。”
“不认真审题。”
“做事情总是没头没尾。”
友俊的行为总是给人一种马虎的感觉,不仅是学习,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吃饭了,把衣服挂到衣架上’,我这样说,他像没听见似的。”
“明明答应了,过后却不承认。”
“东西就在眼前放着,却要找很长时间。”
“让他把同类物品收起来,他简单收几下就说收好了。”
“做什么事都不会痛痛快快地快点儿做完。”
友俊做任何事情都不利索,稀里糊涂。妈妈以为友俊还小,决定慢慢等待。等到上了小学,他还是经常忘东西,频繁犯错。想到课程越来越难,学习量越来越大,妈妈的心情不再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
友俊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焦点注意力。不仅友俊,所有没有受过焦点注意力训练的幼儿和小学生都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所谓焦点注意力,指的是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需要注意的刺激或信息时,立刻聚焦于需要注意的对象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打个简单的比方,话剧舞台上的聚光灯帮助观众聚焦于演员的细腻表演,也就是帮助观众发挥焦点注意力的手段。孩子的现实生活舞台并不是话剧舞台,很遗憾,没有聚光灯。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只能自己选择需要注意的对象,把焦点投射于注意对象。
正在玩耍的时候听见妈妈的呼唤,孩子会立刻转头看向妈妈,听妈妈说话;跟朋友说说笑笑的时候,听到上课铃声,立刻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阅读题目,从隐藏的图画中准确找到需要的图案。这些都需要发挥焦点注意力才能做到。
● ● 为什么焦点注意力很重要
老师用教鞭指着黑板说“看这里”的时候,孩子应该迅速追随教鞭,看向黑板。这件事看似简单,然而对注意力不足的孩子来说却绝非易事。这需要专注于听觉刺激,也就是听见老师说话,立刻把焦点转移到视觉刺激——教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学习黑板上的内容时发挥出焦点注意力。
缺乏焦点注意力的孩子就听不到老师的话,也注意不到老师的身体动作,要么发呆,要么埋头做自己的事。孩子不能注意到写在黑板上的学习内容,之后自然想不起上课时学了什么。
需要焦点注意力的时候太多太多了。比如在很多物品中间找出某一件的时候,在路上寻找招牌的时候,观察图形或图案等视觉材料了解其特征的时候,听完说明后回答问题的时候,阅读长篇文章后解答问题的时候……生活中的每个瞬间几乎都要用到焦点注意力。如果缺乏焦点注意力,也就无法对别人向自己提出的要求做出反应,听从指示的速度会变得缓慢,犯错误的概率自然也就更高了。
我们再来看看友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友俊无法专注于各种情况需要的特定刺激和信息,做不到准确地看和听。简单来说,就是心不在焉。妈妈总是批评他:“说话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好好听?”“你为什么做事总是心不在焉?”“清清楚楚地说!”“你怎么总是犯错?”
尤其是学习的时候,友俊的问题就更加严重。每当他做作业,中间却总是溜走,迟迟没有进展,很难按时完成作业。后来妈妈干脆坐在旁边监督。因为有妈妈在旁边催促,总算把作业完成了。这是令人懊恼的现实。
现在,我们站在友俊的角度想一想。友俊也不是不想完成作业,他也想快点完成作业,然后轻松地看电视、玩积木。遗憾的是,每次坐到书桌前他就发呆,总是想起别的事情。因为焦点注意力不足,友俊自己也毫无办法。他也不是故意偷懒。缺乏焦点注意力的孩子无法有效地利用时间。他们分不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不论做什么都很难按计划完成。
● ● 培养焦点注意力需要做什么准备
要想让孩子发挥焦点注意力,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通过有助于培养焦点注意力的“找不同”“寻找隐藏图案”游戏,我们来做具体的考察。
第一,针对需要注意的对象,让孩子做好准备。
“寻找隐藏图案”或“找不同”属于视觉刺激,要先对视觉刺激的特性有准确的了解。比如“我要找的图案是什么?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多大?”不是橘黄,而是红色;边缘有点儿圆的长方形;有五个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对容易混淆的要素有明确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找出隐藏起来的图案。听觉刺激也是这样。要先清楚地分辨出听觉刺激的特性,比如是什么声音、谁的声音、多大的声音等。
对焦点注意力较弱的孩子来说,这个准备过程尤其重要。要想专注于某个对象,首先要知道目标的特点是什么,了解这个之后进入准备状态,如此才能准确地聚焦于需要注意的对象。
第二,排除妨碍注意对象的东西。仅凭做准备仍然不够,还要帮助孩子不被外界妨碍物分散注意力。
几年前,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河源纯一郎教授做过一项实验,检测智能手机对注意力产生的影响。这项实验测的是使用智能手机的参与者从电脑屏幕上的多个图形中找出T字形图案的时间。38名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A组将自己的智能手机放在电脑屏幕旁,B组则放置了和智能手机大小相同的记事本。A组找到T字形图案的平均时间为3.66秒。放置记事本代替智能手机的B组平均用时3.05秒。旁边放置智能手机的参与者花费的时间要比放置记事本的多出大约20%。这说明习惯性地长时间暴露在强烈刺激(如智能手机)下,即使放在旁边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可见这种刺激的威力之大。这也再次提醒我们,要想让孩子发挥焦点注意力,最重要的是为孩子营造环境,不让他们暴露在妨碍性刺激之中。
第三,培养保持注意力的能力。
8岁的河英讨厌拼图。很奇怪,河英从很小的时候就这样,觉得拼图没意思,太难,不想玩。妈妈听说拼图游戏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开发和专注力提升,就想帮助河英喜欢上拼图。那么怎样帮助河英,才能让她保持对拼图的专注呢?
妈妈准备了河英喜欢的《冰雪奇缘》里的艾莎拼图。8岁的孩子完全可以轻松完成50片左右的拼图,然而对讨厌拼图的河英来说有些困难,于是妈妈为她准备了36片的拼图。拼图盒上的艾莎图案成功地吸引了河英。
“我们把艾莎的脸拼出来怎么样?艾莎的眼睛在哪里?嘴巴呢?我们把漂亮的头发拼图收集起来吧?”妈妈为了让河英更感兴趣而假装寻找拼图。河英也觉得很有趣,开始寻找艾莎的脸部拼图。很快就拼好了眼睛和嘴巴,河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寻找其他拼图完成脸部图案的时候,河英的眼神显得有些散乱,开始四处张望。为了让孩子保持专注,妈妈说道:“啊,这个好像是额头的拼图,头发的这块也找到了。”听妈妈这么说,河英迅速从妈妈手里夺过拼图。孩子拼完了艾莎的脸,大声说道:“我把脸都拼出来了!”
拼完艾莎的脸,河英的心情似乎很好,继续保持专注状态,拼起了剩余的部分。后来又有两三次找不到合适的拼图,河英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每当这时,妈妈都悄悄地把孩子要找的拼图挪到近处,帮助她保持专注,直至完成。
在培养焦点注意力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聚焦于需要注意的对象,并保持这种状态。像河英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有意地帮助她不分散注意力,专注于拼图。小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持专注,这时就需要大人的帮助。像这样专注完成某件事,从而获得成就感的训练和体验累积多了,孩子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也会逐渐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