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阳明先生其人

为了便于了解阳明心学的核心要旨以及修行逻辑,这一节先将阳明先生的年谱做一个大概的梳理。这样以后若是遇到,譬如严滩问答、天泉证道、龙场悟道等等关键的内容时,就能知道其中的先后顺序。

1472 年,王阳明出生。大家先记得这个年份,王阳明早年喜好佛道,但是为何没能入佛道之门,这背后其实是时代的原因。

1485 年,他十三岁。阳明学生与私塾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王阳明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事情是读书做一个圣贤”。按照这个道理,同样送给读者一种人生观:做企业并非第一等要紧事,赚钱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家庭并非第一等要紧事,结婚并非第一等要紧事。读书做圣贤乃是人生第一等要紧事。这种人生观,应当先要具备,方能入阳明心学之门。

然而,不是第一等要紧事,并不是说就是完全不要紧。平时该做生意做生意,该生活生活,如阳明先生一样,他说的是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并不是说科举不是一个事。所以,他照样该科举科举,该做官做官,随顺自己的因缘去做事,但是人生态度却是积极的。

1488 年,阳明先生十七岁,结婚那天偶遇无为道士。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记录了王阳明当时拜访道观铁柱宫的一段逸闻。

婚礼当天,王阳明信步来到铁柱宫,进入本堂之后,见一位道士正在一旁盘腿静坐。王阳明走近才发现这名道士眉毛粗厚,头发花白。王阳明立刻被他的容貌所打动,于是叩问道:“道者何处人?”道士回答说:“蜀人也,因访道侣至此。”

王阳明又问道:“道者今年高寿?”道士回答说:“九十六岁矣。”

王阳明继续问道:“可否知先生姓名?”道士回答说:“自幼出外,不知姓名。人见我时时静坐,呼我曰无为道者。”

这位道士虽然已年近百岁,但身体硬朗,气力旺盛,声如洪钟。王阳明觉得他一定是一位得道高人,于是就向他问询神仙养生之术。

王阳明当时虽是英姿勃发的年纪,但受疾病所扰,面容稍显憔悴。道士望了望他消瘦憔悴的面庞,对他说:“养生之诀,无过一静。老子清净,庄生逍遥。惟清净而后能逍遥也。”然后又教给王阳明导引之术。

这是王阳明第一次接触方外之术。然而,无为道人教授他的导引之术,并非是真正的道家成圣贤之法。导引之术,是在打坐中调整自己的呼吸,以达到意念专一,并依靠专一的意念观想并引导炁(qì)在身体循环的气功。这里强调,无为道人的年龄是九十六岁,在未来20 多年后,王阳明又会遇到这位道人,可见他活了一百多岁不止。

我们不去讨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道人的真实性,只需要了解王阳明在这个时期接触了道术,而非道理。

1489 年,十八岁,拜谒娄谅,守仁格竹。接触当时的大儒娄谅是王阳明真正进入儒学的开始,也是那个时候,王阳明格竹失败,这为他未来龙场悟道奠定了基础。朱熹的宋儒理学格物穷理,是研究心外境界,或者说物质世界的方法。而王阳明,龙场悟道最终确认了心即理,其修学方向与朱熹完全是背道而驰,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阳明先生一直都公开反对朱熹的宋儒理学的原因。

1506 年,三十四岁,龙场悟道。同年,写下了一篇《教条示龙场诸生》,其中举出了四大内容: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四条将作为学习阳明心学的所有入门学人的实修方法与方向。

1511 年,三十九岁,历任吏部验封司主事、署员外郎、吏部文选司主事(正六品)。

1517 年,四十五岁,南赣定乱。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qiān)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王阳明被擢(zhuó)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1518 年,正德十三年,王阳明赶往江西、广东两省平定反贼。途中,他曾写信给弟子杨仕德、薛侃,其中写道:“ 即日已抵龙南, 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 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 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1519 年,四十七岁,平定宁王之乱。平叛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认同。武宗身边的佞幸之臣,平时与宁王交往密切,心态极端复杂。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阳明将朱宸濠(chén háo)释放,然后再让已经南巡的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王阳明急流勇退。他将朱宸濠交付给当时尚属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终武宗一朝,王阳明平叛之功都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直到世宗即位以后,王阳明才加官晋爵。

1524 年,他受邀在稽山书院讲学,时年五十三岁。

1525 年,五十四岁,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 王学 ”。同年,原配夫人诸氏去世,王阳明续娶张氏,并于次年喜得一子。

1527 年,五十五岁,两广总督。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下诏让王阳明以原先的官职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黄绾(wǎn)借此机会上书争辩王阳明的功绩,请赐给他铁券和岁禄,并叙录平定宁王叛乱功臣,世宗都应允了。十二月,王阳明率军至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王阳明可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投降了王阳明。在赴广西平叛前夜,王阳明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 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529 年 1 月 9 日,五十七岁,病逝归途。 /dkQ2MGJtvC+cbhi5WVUiWlQUr0EqH67k6vdnahOnB35RKyvPT88DWhgHQMxGG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