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伪造的手枪

罗树比要求的晚了几分钟。指挥本部的办公室已经人满为患了,罗树和其他几个刑警只好站在外面等候差遣。

“这么急着在分局集合,要做什么?”罗树低声问站在他旁边的李非。

“刚查到一个黑市工厂,有线人说凶器很有可能是从那个厂子里流出来的,刚巧廖诚警官死前正在查的一个叫老麦子的毒贩要跟这个厂里的贩子接头买枪,简直是最佳时机,组里决定来个大行动。”

“确定今天?”

李非点头:“具体时间和位置还不能说,我们只能跟着走。”

罗树颔首。专案组这么做也是担心打草惊蛇,一旦走漏消息就很难有机会再抓到人。

“廖警官生前正在查的毒贩子很狡猾,一直不肯出货,北苑分局禁毒大队没证据抓人,现在专案组正好可以趁他买卖枪支的时候动手,抓现行就不需要其他证据了。”李非说。

控制下交付,也就是所谓的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抓人,专案组太想从这个叫老麦子的毒贩身上挖线索了。可见专案组已然紧紧抓着报复杀人的思路继续侦查。

“大树哥,你到底在忙什么啊?我听说你拒绝了专案组。”

罗树当时拒绝范大队的时候现场只有他们两人,想必这些话又是一些不怎么待见罗树的同事们传出来的。

“在查一个人。”

“谁?”

“之前办涉黑案件遗留下来的嫌疑人,想把他绳之于法。”

李非叹了口气:“读大学的时候,老师说做警察出力不讨好。那时候没什么感觉,现在有体会了。犯罪的人想着要杀你,市民还不待见你,哎!”

罗树看着学弟,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大树哥,我知道你有你的想法,但现在廖刑警这么好的警察死在我们辖区,目前我们最重要的案子不就是这个吗?我们怎么都应该拼尽全力吧!你怎么还拒绝加入专案组呢?”

李非情绪略有起伏。身边同事被害的事让每一个刑警都心如刀割。

罗树深知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看来目中无人、自私甚至冷漠。专案组将近一百号人都在拼尽全力地查案,而他却选择远离,一对一追查其他犯人,也许会有人认为他利欲熏心,对功劳的渴望过头了,那这就不再只是自私,而是卑鄙的行为了。

罗树之前只是单纯地想把这个程科绳之以法,廖诚死后,罗树直觉程科脱不了干系,那天他们为什么见面?谈了些什么?罗树特别渴望深挖程科的秘密,他一定要抓到这个人。

他尚没有来得及回答李非,专案组组长、市局分管刑侦的曹副局长和刑警支队邝历山支队长等专案组指挥本部的领导们大步流星地赶到,他们召集所有参与此次任务的刑警进入指挥本部的办公室里。

这次的任务专案组看得很重,一共分成四个行动班,每个班三个组。一班、二班负责武器交付现场的抓捕,三班、四班负责武器厂子的捣毁工作。罗树被分到了二班,直接参与到交易现场的抓捕行动。

“还有什么疑问和要汇报情况的吗?”邝支队长高声问。

拥挤的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没有的话就到这吧!我们务必要抓到这个叫大麦子的毒贩,他涉嫌贩毒、枪支弹药交易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一系列的罪名。我们要确保自身安全,全力抓捕嫌疑人,嫌疑人持有武器枪支,请各位务必小心!出发!”

所有人齐刷刷地站起身,办公室里是椅子摩擦地面产生的嘈杂之声此起彼伏。

离开分局的时候,罗树路过一楼的一间挂着“刑事科学实验室(一)”牌子的屋子,现在这间屋子作为“警官被杀案件指挥本部”下属的痕迹物证鉴定中心,设在这里是因为它紧挨着白马分局的指挥本部办公室,这样取得鉴定结论会方便很多。

走进实验室,里面只有一个人在翻阅资料。

罗树认识这个人,他叫李滨,刑事技术科的枪弹痕迹工程师,中国刑警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去哪儿?”他抬头正好和罗树的目光相撞,率先打了招呼。

“案子上的事。”罗树停下脚步,走进屋子,“专案组有个行动,被拉过来充人手。”

“充人手?”李滨戏谑地一笑,“猎罪师没有加入专案组,是不是有点可惜。”

“还好吧,还有其他的案子没忙完。”

“这次死的可是警官,如果不上心很难服众的。”

“等忙完了再来支援。”罗树随意翻着摊开在桌子上的文件,现场勘查的文件和法医鉴定资料全部都在。死者身中三枪,全部都在正面,其中一枪贯穿胸口,当场死亡。

“从现场的遗留弹头看,凶器可能是仿六四式手枪。”李滨没有抬头,自顾自整理着手头的文件,“这种枪在黑市上可以搞到,毒贩和涉黑成员都可能会有这种枪。”

“仿造的手枪?”

“不能单纯的这么认定,因为这种手枪除了子弹经过改造以外唯一与警用六四式手枪不同的就是击针,其他部位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击针是位于弹底窝中心部位的针状机件,它的作用是打击子弹底火,它一般在枪机的轴线上的闭锁器内,发射时针尖直接撞击底火完成击发动作,击针头的特点直接反映在射击弹壳的底火帽上,我们在现场的遗留弹壳中分析了凶手手枪的击针,才最终认定是仿六四手枪。”

罗树点头表示明白。

“我们在现场找到的弹头是改装过的手枪弹,弹头是钝弹头,弹壳上有底槽,便于拉壳钩爪壳和自动发射,这些在现场的痕迹物证中都得到了印证,不过弹壳上面没有压子弹的时候会留下的指纹。”

“压子弹的时候采取了反侦查的措施。”

“有意思的是,凶手采用的子弹经过了改造,变得大了一些。”

“过大?”

李滨坐在椅子上说:“正常情况下,弹头与枪管口径的比在1.03-1.04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子弹的正常发射。如果弹头直径过大,就会使弹头与膛线的摩擦力增大,因此形成的阳膛线痕迹既深且粗大,阴阳膛线痕迹中也会出现明显的小线纹痕迹,现场提取到的弹头经过我们分析以后发现的确存在这些状况。”

“是不是可以认为凶手进行刻意的伪装?”

“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很难追踪,即便查抄了地下流通的黑市也无法准确找到这支枪。”

罗树微微耸肩。

“六四式手枪是半自动枪支,所以它扣动一次扳机击发一次,扣住扳机不放则不能连续的射击,结合你和其他目击证人的证词,凶手在现场快速的拔枪然后射杀死者,射击距离约一米,时间大概只有一秒左右,一秒钟射出三发子弹,每一发都命中胸腔,其中一发还击中了心脏,你认为这说明什么?”

“凶手懂枪,而且枪法不错。”罗树喃喃道,“不过擅于使枪的人除了军人、警察,一些毒贩也会用枪,说实话想从枪入手太困难了。死者全部正面中枪,这说明当时死者是正对着凶手的,我记得死者在进入电话亭的时候是背对门口,也就是说凶手喊了他一声使得死者转过身来,两个人肯定认识,而且廖警官对凶手的出现有些意外。”

他一边分析一边回忆当时的情况,有一点始终萦绕在罗树的脑子里,他非常想知道,为什么廖诚非要进电话亭打电话?

其实罗树已经意识到,李滨不但作为刑事技术人员是数一数二的,作为侦查员其能力也是一流的,他总能在物证基础上竭尽所能地想象,分析现场情况以及刻画凶手的形象,每一条分析都有据可循,然而刑警们却更愿意听他得出来的鉴定结论,对他那些基于痕迹物证的分析不怎么感兴趣。李滨知道罗树绝不只在乎他的鉴定结果,所以才想要跟他多说几句。

“专案组分析讨论好久的东西你总能一语中的,不愧被称为‘猎罪师’。”

“但是以枪找人很困难。专案组现在的想法是什么?”罗树问。

“监控。”李滨说,“现场找到了凶手射杀廖诚的监控,只是凶手逃进旁边的小径以后就被建筑物挡住了,专案组抽调很多人走访调取当地的监控视频,希望能找到凶手的移动轨迹。”

罗树点点头。

“有想法?”

“小径里有三个死胡同,我进去搜捕的时候没有发现凶手的影子,我怀疑凶手躲进去之后换掉衣服再走出来。凶手精于伪装,反侦查能力很强,建议专案组从前科劣迹入手,查查廖警官生前侦办的案件中,最近刑满释放人员。”

李滨微微偏头:“关于这个思路,专案组也抽调了一部分人去做了。”

罗树颔首,看了一眼手表道:“还有事,先走了。”

“慢走。”李滨摆摆手。 Ccplx9+cIfHgWKPZmBoe9v7clVA0IFbuv18kcRBeAt/XxcMf9Y+GcJ4CCB9ped8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