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树再次回到出事的电话亭,路边除了自己紧急停下的Q7之外,还有两辆闪着灯光的警车,穿着反光背心的交警和穿着制服的派出所警察已抵达现场,他们围着白雪和两个目击证人在小雨中做着笔录,电话亭门口拉起了封锁带,显然他们已经通知了刑警。
罗树收起枪走过去,毕竟是白马分局的辖区,所以都是熟人。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就被问了事情具体的发生经过,罗树如实告知自己所看到的和自己采取的行动。这几个警察听到他十字路口闯红灯的事都默不作声,大概是觉得太过火,派出所的所长直说太鲁莽。
罗树微微撇嘴予以回应,他转身掀起黄色的封锁带弯腰进了电话亭,他需要看看被杀的人什么情况。
他走进去就惊呆了,刚才着急追凶手,就在电话亭外扫了一眼,没看到中枪男子的脸,眼前中枪的正是与程科会面的北苑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廖诚。
两辆便衣警车呼啸着穿过十字路口,在靠路边的时候紧急刹车,车未停稳车门已经被打开,穿着便服的刑警们干净利落地下了车,分别戴上了公安部统一印发的现场勘查的牌子。他们都是罗树在白马分局的同事,有一个还是他读省警校时候的学弟,叫李非。
“什么情况?”说话的是副大队长孙远斌,他看了看罗树和白雪又看了看现场,开玩笑似的挑眉,“你跟的?”
罗树耸肩:“偶遇而已。”
孙远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一挥手道:“技术别等了,先进去。”
跟在便衣警车后面的是一辆车身印有“现场勘查”的警用依维柯,刑事技术科的技术警察拉开车门下来的时候带着一次性的手套和头套,手中拎着现场勘查箱快速进入现场。
“说说情况吧,罗警官!”孙远斌一脸的戏谑,他大概是没想到杀人案件的目击者居然是自己的同事。
罗树把自己见到的和采取的行动再次重复了一遍,白雪则被另外两名刑警询问。不同于派出所的警察,孙远斌对罗树的行动并未过多追究,他觉得作为刑警在没有伤及无辜的情况下不惜违反交通规则追击嫌疑人无可厚非,他更在意的是罗树为什么没有找到穿黑色风衣的男人。“他跑得很快,我怀疑他从这条路逃走了。”罗树指指刚刚跑进去的小巷,“但是里面有岔口,三条死胡同,死胡同里可以躲藏。”
“现在想必也已经逃走了。”孙远斌自顾自地说着,点了一根烟。
“死的是廖诚。”罗树说。
孙远斌一愣,不由瞪大眼,烟差点从微微半张的嘴中掉下来。
“北苑分局禁毒队的那个?”
罗树点头。
孙远斌跨过封锁线朝电话亭大步走去,在电话亭外他顿住了。
“真的是他,马上通知市局。”他有气无力地说。
罗树心中不禁升起一个疑问,廖诚走进电话亭是要跟谁打电话呢?
因为是发生在大马路边上的凶杀案,围观的人很多,媒体更是蜂拥而至,市局、北苑和白马两个分局的领导坐着车匆匆赶过来,第一条指示就是在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之前不能泄露丝毫的案件信息,尤其是死者敏感的警察身份,随后下达了关于案件侦办的一系列指示,之后匆匆赶回局里部署专案组和新闻发布会的事。
罗树决定先把白雪送回学校再回局里。现在分局肯定一片混乱,北苑分局和市局的人都在,加上媒体紧追不舍,案件性质超乎以往的恶劣,如果警方信息公开不当就很容易造成谣言持续在网上发酵的“惨剧”,所以当前肯定以公布基本案情为主要的工作,侦查暂时不会开始。
“死的是个警察?”在回学校的路上,白雪问。
“是,不过不是我们分局的。”
“为什么会死?”
罗树觉得眉心抽疼:“很难说,可能是私人恩怨或者经济纠纷,但也可能是报复杀人。”
他从刚才就有了猜测,脑子不断闪现咖啡厅中程科的身影,以及神情凝重的廖诚,这个毒贩子和廖诚之间的瓜葛是不是导致廖诚被杀的原因?而射杀廖诚的又是不是程科或者程科雇的人?
但是现在贸然接触程科肯定是一无所获,对方太狡猾了,如果不掌握他参与贩毒的事实,就没有让他配合警方调查的筹码。
“明天又不能去你家了。”白雪有些失望,“我好想看看你家到底什么样……”
“你到底是去做饭还是家访的?”
“不能做饭顺便家访吗?”白雪瞥了一眼罗树,浑身利落的刑警看起来像是个随意但有序的人,他的家应该也如他人这般。
“哎,我一套厨具都买好了。”白雪指指后座的大塑料袋。
罗树看向白雪,她漂亮的脸上露出了愁容。
“在外面吃不一样吗?”罗树问。
“不一样,”白雪顿了顿,“我上学这么久,一直吃食堂,好久没吃家乡菜了,这不正好你家里有厨房吗?相当于借我开个火解解馋。”
“等案子办完吧。”罗树心软了,白雪确实太瘦了,在外念书的姑娘都不会好好照顾自己。
“可是我们马上要开始作图,也得天天忙来忙去了。”白雪说,“十五天以后交图。”
“这案子十五天都难说能不能出结果。”
白雪无奈地叹了口气,下车的时候,她转头嘱咐罗树:“你一定要小心点,不许出事,你可答应了借我厨房的。”
罗树说:“放心。”
等到了局里的时候,新闻发布会刚开完,媒体记者们陆续离开白马分局的大院。罗树看到许多车停在分局外面的马路边上,这说明大批的刑警在此集结,由于案件特殊,省厅挂牌,市局直接负责此案,所以刑警支队的高手们开着便衣车辆或者私家车来这参加专案组,原本白马分局里的停车位就少,现在只好停在外面了。
白马区是洛海市的一个大区。白马公安分局定员七百人,下辖十六个街区的派出所,规模在洛海市局管理的其他分局中算是比较大的。
分局下设刑事侦查大队、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治安管理大队、禁毒大队、国保大队、法制大队、警务督察大队、后勤处、财务处、刑事技术科、法医与毒物化验分析实验室和政工科。
罗树所属的刑侦大队负责十四种刑事案件的侦办,但是目前主要的业务还是有关杀人、抢劫、盗窃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大队的办公室只有三个做内勤的女警官和罗树的学弟李非。罗树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坐着,李非端着两杯刚冲泡好的咖啡来到他旁边,“我不会做手冲啊,这是你上次给我那个挂耳。”
“谢谢。”罗树接过自己的杯子,杯子是白雪送给他的,一个深蓝色的马克杯,上面有个蝙蝠侠的标志。
“范大队去争取了,不过十有八九这案子落不到我们头上。”李非叹口气说。
“虽然我们有属地管辖权,但死的是北苑分局的一员大将,市局成立专案组的意思就是要指定管辖。”罗树说,“如果我们的任务是帮着排查那还算轻松。”
“咱们大队只抽调一部分人上案,师兄你去吗?”李非问。
罗树没有急着回答他,喝了几口咖啡后才说:“我还有其他的工作,暂时就算了。”
“有案子在办?”
“以前的了,事情不大,结束了再申请进组。”罗树撒了个谎。
“那我也只好等安排了。”李非垂头丧气。
李非是去年才从下面的派出所调上来的,是个刚毕业没几年的“新手”。他在派出所的时候就听过罗树“猎罪师”的名号,孤身一人查案、抓人,单人破案率全警队最高,所以“猎罪师”三个字在基层叫得很响。而作为罗树的师弟,李非也是全队唯一愿意把自己工作和罗树分享的人,罗树也愿意和他一起工作。
罗树并非不想与其他同事分享,只是所有人似乎都有意疏远他,这大概和他之前的经历有关,毕竟一个从省厅刑警总队“摔落”下来的精英警官并不能够引起足够的同情。
——这个家伙很危险。
——他迟早会消失。
这些背后的传言罗树早已习惯,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他一直在做的就是要证明自己是个活生生的警察。既然是警察就必须做警察应该做的事,面对暴力犯罪,不论对方是小贼还是黑社会分子甚至是手持武器的杀人犯都应该全力冲击,必须彰显警察的威慑力。罗树在总队的经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让他几乎孤立无援,大多数侦查、扫荡和抓捕都是他一人完成,似乎在外人眼里他的所有行为都不可告人,其实他并没有想要隐瞒什么,他只是懒得说。
他对案件的敏锐程度和超乎常人的忍耐力以及迅捷的行动力都是数一数二的,调职白马分局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创造了白马分局最高的凶杀案破案率和逮捕率。
那些企图在白马分局为非作歹的人看到局里来了这么个家伙,不禁有些吃不消,他就像专门为了猎杀罪恶而来,在面对任何坏人的时候都丝毫不留情面,如同凶狠的狼死死咬住对方的咽喉绝不松口,也正因如此,罗树多了一个外号:猎罪师。
现在队里的办公室之所以空无一人罗树也大致了解了。范思明作为刑警大队大队长肯定要和两个副队一起负责专案组的组建工作,从专案组指挥本部的设立到人员配置再到人员抽调,一套流程下来要忙很久,其他的同事想必有些还在忙之前的案子,也有一些已经提前投入到了禁毒警察被杀案件的调查中去了,剩下的除了内勤就是李非和罗树这种刚刚办结完一起案件,目前处于“待业”状态的刑警,不过有几个“待业”刑警还没有来办公室,估计尚没有获悉这个案件。
这次的案子对刑警们来说有两点比较特殊的地方。其一,死的是同事,案子拿不下来自己作为刑警的面子就会有折扣,直接体现在同线人之间的很多事情会变得不好谈,会被质问连自己同事都保护不好怎么保护我们;其二,如果能被上级抽调到专案组做核心侦查员,这意味着在刑侦系统中自己是被认可的“精英警官”,是受到重用的刑警,一旦案子破了就会有很大的升迁可能。
罗树虽然明白这些事却从不愿意多想,他知道自己眼下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抓到程科,这案子肯定跟他有关。以专案组的效率可能还需要很久才能跟出程科这条线,罗树在这一点上算是抢占了先机。
现在他需要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