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施工安全基础知识

1.1.1 安全事故的概念

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安全事故涉及的范围很广,不论是生产中还是生活中发生的,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失的、非预谋性的意外事件都属于安全事故。

建筑安全事故具有事故的一般性,即普遍性、随机性、必然性、因果相关性、突变性、潜伏性、危害性、可预见性等。建筑安全事故还有着特殊性,即严重性、复杂性、可变性、多发性。

1.1.2 安全事故的分类

安全事故可以按事故的原因、类别和严重程度分类。

(1)按事故的原因分类

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四类,即生产事故、质量问题事故、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

①生产事故:主要是指在建筑产品的生产、维修、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因违反有关施工操作规程而直接导致的安全事故。生产事故一般都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发生比较频繁,是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我国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是针对生产事故。

②质量问题事故:主要是指由于设计不符合规范或施工达不到要求等原因而导致建筑结构实体或使用功能存在瑕疵,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质量问题可能发生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建筑实体的使用过程中。在建筑实体的使用过程中,质量问题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如果同时有灾害(如地震、火灾)发生,其后果将极其严重。质量问题事故也是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

③技术事故:主要是指由于工程技术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曾被确信无疑的技术可能会在突然之间出现问题,最初微不足道的瑕疵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很多时候正是由于一些不经意的技术失误才导致了严重的事故,技术事故的后果通常是毁灭性的。技术事故可能发生在施工生产阶段,也可能发生在使用阶段。

④环境事故:主要是指建筑实体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或周边环境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使用环境原因主要是对建筑实体的使用不当,比如荷载超标、按静荷载设计而按动荷载使用,以及使用高污染建筑材料或放射性材料等。对于使用高污染建筑材料或放射性材料的建筑物,一是给施工人员造成职业病危害,二是对使用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周边环境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方面的,比如山体滑坡。在一些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应该特别注意环境事故的发生。

(2)按事故类别分类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按照事故类别,施工现场的事故可以分为14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透水、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

(3)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①轻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程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1个工作日以上,计算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②重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指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

③死亡事故:是指事故发生后当即死亡(含急性中毒死亡)或负伤后在30天以内死亡的事故。

1.1.3 安全事故的危害

(1)人员伤亡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会直接带来人员的伤亡。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数在各项安全事故中一直居高不下,在各产业系统中居于第二位,仅次于采矿业。

(2)财产损失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不仅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建筑业中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制约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

1.1.4 施工现场主要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1)施工现场主要事故原因分析

建筑施工作业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由施工作业人员、电器和机械设备、环境(施工现场)、管理4个方面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即事故的原因取决于人、物、环境3个因素的联系,它们的状况又受管理状态的制约。

①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又可以分为3种:一是教育原因,包括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认知能力,缺乏安全生产的知识和经验,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技能等;二是身体原因,包括生理状态或健康状态不佳,如听力、视力不良,反应迟钝,疾病、醉酒、疲劳等生理机能障碍等;三是态度原因,即缺乏积极工作和认真的态度,如怠慢、反抗、不满等情绪,以及消极或亢奋的工作态度等。

②物的因素。在建筑生产活动中,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不仅包括机器设备的原因,还包括钢筋、脚手架的高空坠落等物的因素。物之所以成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及其具有的潜在破坏和伤害能力的存在。

③环境因素。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的环境,就是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精心布置的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肯定较之杂乱的现场低。到处是施工材料,机具乱摆放,生产及生活用电私拉乱扯,不但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引起人的烦躁情绪,从而增加事故隐患。

④管理因素。应该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达到对人、物、环境的最优化配置,以防患于未然。大量的安全事故表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一直接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

(2)施工现场主要事故预防措施

①通过管理改进,对工作班组综合危险性、材料及构件综合危险性、机械设施综合危险性、作业环境危险性、技术工艺危险性、现场管理危险性等进行综合管理,使得工作单元的综合危险性降低,从而改善整体的安全条件。

②通过技术和工艺改进,例如场外施工,改变材料的危险特性、使用不同的材料,改用新型安全工艺和安全施工方法,采用安全性更高的机械设备和整体性、模数化构配件进行生产,达到降低材料、构件综合危险性和机械、设施综合危险性的目的。

③减少人误触发因素,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实现本质安全化目标。 mKhIxAvd+2i+8dHcgcZr6S+KYoV+llLhlDGK/SSFd6q+w0qTjOUss97xMQx3l+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