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 大细胞性贫血

作者: 方增辉 1 ,严璨 1 ,陈丽 2 (金华市中心医院,1 检验科;2 血液科)

点评专家: 庄顺红(金华市中心医院)

前言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下限,其中以Hb最为可靠,为临床诊断贫血最常用的实验室指标。根据MCV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其中大细胞性贫血以巨幼细胞贫血(M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溶血性贫血最为常见。叶酸或维生素B 12 的缺乏可以引起MA,在没有骨髓检查的情况下,临床的判定主要通过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 12 水平。那么叶酸和维生素B 12 正常的患者是否可以表现为MA?导致叶酸或维生素B 12 正常的原因是什么?现与检验和临床同仁分享一例大细胞性贫血病例的探索历程。

案例经过

患者,女,63 岁,因“四肢伴腰部麻木 1 个月”,于 2023 年 6 月 28 日来门诊就诊,血常规检查发现Hb 74g/L,为进一步治疗及查明病因,拟“贫血待查”收入血液科。病程中四肢及腰部麻木,偶有头晕,乏力感。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入院诊断:中度贫血待查(MDS?),腰椎间盘突出。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果如下。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2.76×10 9 /L ↓,单核细胞百分比 2.9%↓,噬中性粒细胞数 1.59×10 9 /L ↓,淋巴细胞数 1.04×10 9 /L ↓,单核细胞数 0.08×10 9 /L ↓,红细胞总数1.90×10 12 /L ↓,血红蛋白浓度 81 g/L ↓,红细胞比积 24.3%↓,平均红细胞体积 127.9 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42.6 pg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17.0%↑,平均血小板体积 12.1 fL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1.99%↑,网织红细胞未成熟指数 27.0%↑,红细胞沉降量 30.0 mm/h ↑。

(2)生化免疫检查:尿素氮 7.38 mmol/L ↑,乳酸脱氢酶 468.0 U/L ↑,载脂蛋白B 0.46 g/L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86.67 IU/mL ↑,同型半胱氨酸 114 μmol/L ↑。

(3)自身抗体谱检查:抗核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IgM 13.90 PLU/mL ↑,抗β2 糖蛋白Ⅰ抗体IgM 76.60 AU/mL ↑。

由于怀疑MDS,临床送检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分析及分子生物学(MICM)等检查。最后,综合临床症状、MICM以及治疗性诊断,该患者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案例分析

1.检验案例分析

该患者以贫血入院,血常规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对于大细胞性贫血,主要考虑以下几种疾病:溶血性贫血、MA以及MDS。对于疾病的考虑,应该从良性到恶性,因此考虑溶血性贫血。对于溶血性贫血,该患者存在自身抗体,存在自免性溶贫可能。但该患者临床体征无黄疸,生化检查胆红素正常,间接胆红素正常,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没有明显升高,外周血未见有核红细胞,Coombs试验阴性的,因此基本排除了溶贫。

继而考虑MA,对临床送检的骨髓涂片进行检查(图 9.1)。结果显示:粒系增生尚活跃,晚幼粒、杆状核可见巨幼变,外周成熟粒细胞胞核分叶过多;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各阶段巨幼红细胞;巨核细胞数量正常,可见部分巨核细胞核分叶过多。对于这一骨髓象,首先考虑MA骨髓象。结合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四肢伴腰部麻木 1 个月”,具有周围神经病变,也符合MA。但是,生化结果显示该患者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结果正常,因此得出“首先考虑MA,MDS待排”的结论。

图 9.1 骨髓涂片

临床也送检了免疫分型等检查,但由于外送时间较长,由此更加显现出形态学检验的重要性。因患者状况良好,要求出院,临床以MDS的出院诊断开了化疗药物。

此时,发现该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的结果非常高,将近正常值 10 倍。翻阅资料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需要维生素B 12 和叶酸,当血液中的维生素B 12 和叶酸过低,会使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高。通过对维生素B 12 检测方法学的研究发现,其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法,有方法学的局限性:约 50%的恶性贫血患者有内因子抗体,反应体系中的维生素B 12 结合蛋白为纯化的内因子,纯化内因子会降低维生素B 12 类似物对维生素B 12 水平检测的干扰,但纯化的内因子并不会消除内因子阻断抗体对试验的干扰,二次内因子阻断抗体会结合体系中的内因子试剂,造成维生素B 12 水平的假性升高。因此猜测,该患者体内存在内因子抗体,造成维生素B 12 结果假性正常。加之该患者的自身抗体和抗磷脂抗体也呈阳性,更加支持了这一猜测。后电话通知患者,加用叶酸和甲钴胺片,4 天后复查,结果与刚入院的结果比对如表 9.1 所示。

表 9.1 入院和甲钴胺治疗后血常规结果

其后,得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报告显示:内因子抗体IgG阳性,抗胃壁细胞抗体IgG阳性。骨髓活检结果提示:粒红比例降低,部分细胞巨幼样变,未见明显异型增生及特征性病理改变,增生性贫血可能。骨髓流式免疫分型提示:有核红细胞比例增高,粒系减少伴细胞分化成熟欠佳,可见少量髓系原始细胞(图 9.2)。细胞遗传学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46,XX[20]。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该样本未检出与疾病相关的共突变基因位点。

最终,根据患者有“四肢伴腰部麻木 1 个月”的临床表现,各种实验室检查以及MICM的检查结果,诊断大细胞性贫血为MA。在叶酸和甲钴胺片的治疗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2.临床案例分析

该患者为中老年妇女,外周血两系减低,为大细胞性贫血,实验室贫血三项检查提示叶酸、维生素B 12 正常,LDH增高,临床就初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为MDS。

骨髓穿刺提示MA骨髓象,但由于对维生素B 12 检测方法认知的局限性,一贯认为叶酸和维生素B 12 正常的大细胞性贫血更加倾向于MDS。因此,在患者要求出院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MDS的诊断及治疗。在临床与检验医生的反复沟通下,因该患者存在自身抗体,且同型半胱氨酸的结果非常高,怀疑维生素B 12 的假性升高导致结果正常,而导致维生素B 12 假性升高的原因是患者体内存在各种自身抗体,包括内因子抗体。为此加做内因子抗体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在此基础上,对患者使用叶酸和甲钴胺片治疗,4天后复查结果显示,三系有了明显改善。同时,MICM的检查结果都不能支持MDS的诊断。

图 9.2 骨髓流式免疫分型

综上,结合患者“四肢伴腰部麻木 1 个月”的临床表现,同型半胱氨酸的明显升高,自身抗体及内因子抗体的存在,MICM的结果,此患者诊断为维生素B 12 正常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知识拓展

大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主要在于MDS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DS是一组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征为髓系造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外周血细胞减少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风险增加。骨髓的“造血病态”是MDS细胞形态学的诊断关键,表现为:①红细胞:涂片可见大、巨红细胞,幼红细胞可见巨幼样变,双核、多核、核碎裂、核出芽、核畸形、核间桥,核周有空晕或空泡,胞浆可见沉淀物,H-J小体等病态。②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粒细胞巨幼样变,幼稚粒细胞出现核固缩、双核、多核、环形核,成熟粒细胞可见Pelger-Hüet畸形,胞浆可见颗粒减少或无颗粒。③巨核细胞:可见巨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微小巨核、小巨核、单圆巨核、双圆巨核以及多圆巨核。④铁染色:在MDS-RS的骨髓涂片中,环形铁粒幼细胞≥ 15%(如果存在SF3B1 突变,环形铁粒幼细胞≥ 5%)。

MA是由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种贫血,其特征是受累细胞的胞核和胞浆发育不同步,骨髓造血细胞形态表现为幼红细胞和幼粒细胞的巨幼变,外周血涂片可见大、巨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MA的骨髓形态学,骨髓增生以红系增生为主,各系均呈巨幼变特点,可见双核、多核红细胞,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呈“浆老核幼”,可见巨晚幼粒细胞、巨杆状核粒细胞。维生素B 12 或叶酸结果降低,故补充有效。

案例总结

在大部分情况下,MA会存在叶酸或维生素B 12 的减少,此时临床医生会优先考虑MA。有报道称,部分维生素B 12 缺乏的MA患者的维生素B 12 并未减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患者体内存在内因子抗体,是检测方法学的局限性导致的。

在临床上,对于维生素B 12 正常的大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其骨髓涂片如果倾向于MA,此时可以对患者的维生素B 12 代谢产物,如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偏高时,应怀疑存在维生素B 12 检测结果假性增高的可能,并加做内因子抗体的检测加以证实。

通过此病例可以看出,对于检验人员,不仅要求检验技术的水平过硬,还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和熟悉各种方法学,并与临床医生及时沟通,不误诊、漏诊每一名患者。

专家点评

对MA的诊断经常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其细胞的形态学表现。本案例患者因“四肢伴腰部麻木 1 个月”来院,未见消化道疾病等相关病史,而且实验室检查的叶酸和维生素B 12 的结果是正常的,因此临床高度怀疑MDS。而骨髓细胞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矛盾,因此检验科医生怀疑维生素B 12 正常是由于患者存在内因子抗体,而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导致了结果的假性正常。与临床进行及时沟通后,修改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避免了误诊。本案例反映了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YANG D T, COOK R J. Spurious elevations of vitamin B12 with pernicious anemia[J]. N Engl J Med, 2012, 366(18): 1742-1743.

[2] BOVEN L A, VAN WIJNEN M. False normal vitamin B12 levels caused by assay error[J].Blood, 2011, 118(3): 492.

[3] ILTAR U, GÖÇER M, KURTOĞLU E. False elevations of vitamin B12 levels due to assay errors in a patient with pernicious anemia[J]. Blood Res, 2019, 54(2): 149-151.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40(2):89-97.

[5]覃齐贤.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高秀茹,丁颖.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分析[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6),56. pXSdCoH7/z6EqRYD07OWNLDs5gHFoXkb6fvqL1LNedfKCEnUuEXiGG5+qyimgm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