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 Ophiocordyceps nutans (Pat.)G.H. Sung,J.M. Sung,Hywel-Jones & Spatafora
【系统地位】 子囊菌门>粪壳菌纲>肉座菌目>线孢虫草菌科>线虫草菌属
【形态特征】 子座单生,偶尔 2~3 根,从寄主胸侧长出。地上部长 3.5~13 cm,分为头部和柄部。头部长 0.4~1.1 cm,直径 1~2 mm,长圆形至短圆柱形,新鲜时橙红色或橙黄色,随着成熟逐渐褪至呈黄色,最后浅黄色,老熟后下垂。菌柄长 3~10 cm,不规则弯曲,纤维状肉质,黑色至黑褐色,有金属光泽,外皮与内部组织间有空隙,内部为白色。子囊孢子线形,无色,薄壁,光滑,成熟后断裂形成分孢子。分孢子(8~10)μm ×(1.4~2)μm,短圆柱形。
【生态分布】 秋季生于半翅目蝽科昆虫成虫上,多出现于林地枯枝落叶层,阴条岭自然保护区内林口子至击鼓坪一带有分布,采集编号 500238MFYT0008。
【资源价值】 可药用。
下垂线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