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钩基鹿花菌(赭鹿花菌)

【拉丁学名】 Paragyromitra infula (Schaef.)X.C. Wang & W.Y. Zhuang

【系统地位】 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平盘菌科>鹿花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呈马鞍状,5~8 cm,表面往往多皱,粗糙,褐色或红褐色。菌柄污白或稍带粉红色,表面粗糙并有凹窝,长 3~8 cm,直径 1~2 cm。子囊圆柱形,(165~220)μm ×(12~15)μm 。子囊孢子单行排列或上部双行,椭圆形,近无色,含 2 个油滴,壁厚,(16~20)μm ×(8~10)μm 。侧丝浅褐色,顶端膨大,具分隔及少数分枝,直径 9~10 μm。

【生态分布】 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林地或腐木上,阴条岭自然保护区内转坪至阴条岭一带有分布,采集编号 500238MFYT0340。

【资源价值】 有毒,该菌毒素与鹿花菌相同,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溶血症状。

钩基鹿花菌 0RZiDhDiT3+BFy8MFmLaI0jJFuh1NQonAnuLtQb9S7rcw6kQalWkCaczOUje746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