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介绍一下北京豆汁,很多人说它的味道不是臭,而是馊,闻起来更让人觉得恶心。喜欢的人叫它豆汁腿子,不喜欢的人闻着味就想吐。
简单介绍一下豆汁的做法,家里也可以自己做,很简单。我以前讲过北京豆汁用的是绿豆,前一天把绿豆选好泡一晚上。把豆子捞出来用豆浆机打碎。打碎以后用纱布过滤一下,把里面的皮、豆渣过滤掉。其实跟以前做豆腐用的豆浆一样,就是绿豆的浆水,如果不嫌麻烦,可以反复再打一次,再过滤一次,把绿豆浆过滤出来,剩下的绿豆渣可以拿去做麻豆腐。绿豆豆浆静置沉淀,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以后,它就分层了,底下一层绿豆淀粉就沉淀下来了。
这时不管它,把上面一层浆水倒出来,这就是用来做豆汁的原料。选一个不沾油、没有生水的容器,然后把豆浆水放进去。如果家里有以前喝剩下的豆汁,放进去做药引子。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把它密封盖上盖或者用塑料薄膜封着,室温放三天,啥也不放,换句话说,就是放馊了。如果有药引子,可能放两天就可以了。三天以后掀开盖,基本能闻到酸的、馊的或偏臭的味。这就是豆汁的原料。
准备一口锅,里面先放一点水煮开,这时先把豆汁倒进去三分之二,要不断地搅和它。火改成小火,要保持它快沸腾,但还没沸腾的状态。眼看它要翻滚了,就把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豆汁舀进去。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它不至于火大了以后被烧焦,也不让它因火力不足而产生分层,让里面的悬浊液永远保持混合的状态。
这是煮豆汁的经验,最后关火静置一会儿,就可以喝豆汁了。舀到碗里喝,闻着有一种酸、馊或臭的味道,但喝到嘴里确实有一种酸甜和回甘的味道。
一般北京人是夏天喝豆汁,清凉败火,但现在来讲,在冬天吃得比较油腻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熬碗豆汁喝。因为绿豆是苦的,喝豆汁是标配,要做点儿咸菜,再炸个焦圈,这都是火性的、油性的,跟绿豆做一个小平衡,这就是中国人民古老的智慧,而且就这么吃就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