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臭鳜鱼,“腮红鳞不落”

说一下臭鳜鱼,现在很多臭鳜鱼都是预制菜。点完这道菜,五分钟就上菜,上菜速度很快,因为它是预制菜,其他菜很早前做好了是缺点,但臭鳜鱼提前做好是优点,因为这样发酵程度高。臭鳜鱼是安徽的一道名菜,古代的安徽交通不方便,但人文、商业都很发达,为了保存食材,诞生了很多腌制菜、“发霉”的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臭鳜鱼。现在很多人想吃臭鳜鱼,是想吃臭鳜鱼的味儿,商家给新鲜的鳜鱼抹上臭豆腐,加点儿其他香料腌一两个小时,就说这是臭鳜鱼。

因为当时没有冰箱,无法保持食材新鲜,只好把不好保存的鱼作腌制处理,让它自然发酵,出现臭味。臭味是鱼的蛋白质被分解以后出来的气味,与此同时鱼肉也是很好消化的。新鲜的鱼抹上臭豆腐吃,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有的饭馆为了卖钱,自个儿来不及腌或者空运也来不了,就那么做,这完全是糊弄人。

现在很多饭店为了节省成本,准备了大量的预制菜,急冻、速冻就在那搁着,食客点菜后就用微波炉一热,锅上一翻炒或屉上一蒸就端上去了。我真的很反对预制菜,这跟吃剩菜、剩饭没啥区别,甚至比那个还恶劣,但我唯一不反对的预制菜就是臭鳜鱼,只要你是真正使用古代的工艺,不加任何化学的成分的,自然发酵成的,包装好运过来的。

这样的臭鳜鱼是可选的,可以点的。臭鳜鱼的臭味我说了不是外加臭豆腐产生的,而是自然发酵产生的。腌制臭鳜鱼,要选新鲜的鳜鱼,但它有个特点就是去鳃、去内脏 (臓) ,但不去鳞。为什么不去鳞?别问我,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做法。晾干水分以后炒一些细盐和花椒,就这么简单,也别上辣椒粉,安徽人不见得要吃辣椒。均匀地抹在鱼的身上,有的鱼身上要改花刀,然后把椒盐抹进去,有的就直接抹在鱼鳞上、肚子里和脑袋里。

一般这种鱼都要一剖为二分成两片,但互相还不分离,有的还留着肚子。鱼收拾好以后,一条一条码放在木桶里,上面压上木头盖子,再压上大石头,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

一般是七天到十天,夏天短一点,冬天长一点。中间需要给鱼翻一下身,每条鱼都得翻身再重新压一下。七天到十天以后臭味、香味就出来了,这才是臭鳜鱼,再到厨房加工烹饪一下。发酵好的特点叫“腮红鳞不落”,意思就是鱼肉发红了,但身上的鱼鳞一点都没脱落,真正做菜的时候还需要把鱼鳞刮掉,在腌制过程中,鱼鳞到底起了锁住水分、保护菌群还是什么作用,不得而知,但咱们还是要尊重传统,尊重自然。 LkBSjYBp1JckNyW8prkjmsmfqWkLuJdGhDwX8RuaHFnLkvjqlHicDu/5V9LUL7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