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酱豆腐

上一章讲了豆制品,把豆子磨成豆粉或豆浆,这个过程只是物理变化,把它做熟了就是简单的蛋白质变性,但豆子里的很多物质是抑制胰腺分泌,保护豆子不被消化的,它很难被消化,中国人用这个方法达到了初级的消化。更深刻的消化,就是在做成豆腐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外界微生物,把它变成了发酵食品。

先说下酱豆腐。酱豆腐又分好几种,我小时候在北方吃的是红色的酱豆腐,俗称红方,块儿比较大,方方正正的,上面是红色的。后来又接触了南方的酱豆腐,就是腐乳,块头比北方的小,是白色的,味道更鲜美。后来又接触到湖南辣的酱豆腐,他们叫“猫鱼”。再后来学着自己做酱豆腐,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北方腐乳的制作方法

不论做哪种,南方、北方的酱豆腐用的都是一种叫毛霉菌的菌来发酵。先说一下北方红方的制作方法,选老豆腐切块,切成你觉得合适的方块,然后上锅蒸五分钟,目的是灭一下有害菌,很多人做豆腐长出绿毛、红毛,都是不对的,蒸完放着晾干,这时要做一个播种——买来做腐乳的菌,用冷水化开,把每块豆腐都放入化开菌粉的水里洗一下身子,讲究的话,把泡好的豆腐均匀地铺在干净的稻草上,没有这个条件就用干净的笼屉,一定要没有油、没有生水,生水会带来杂菌,底下一定要透气,摆满了以后放在一个温度为20〜25℃的合适环境下,不见光,盖好盖,静置三天,静待发酵。发酵以后掀开盖一看上面长了一层白色的绒毛,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然后准备一碗高度白酒 (五十度以上) ,豆腐的毛刮不刮无所谓,就让它在酒里洗个澡,放在一边晾着。这时就要配红曲了,红曲粉能买到,喜欢辣的同学可以放点儿辣椒粉,然后把豆腐的六个面都均匀蘸上红曲粉,按照原来的制作工艺,蘸好以后,选一个开水烫过的、干净的、不沾油的、没有生水的玻璃瓶,把蘸好红曲粉的豆腐块一个一个码进去,盖好盖,同样条件让它自然发酵,需要五天到七天。

七天以后要做一个卤水,有一种用红曲发酵好的米,把它碾碎放在锅里,锅中加水,加点儿料酒、盐、香叶、桂皮、花椒和八角一起煮沸,香气出来后把粗渣捞出去,自然冷却,最后把煮好的水灌满到玻璃瓶里,盖好盖子,再过两天就可以吃自己制作的酱豆腐了。

南方腐乳的制作方法

后来经历多了,见识广了,物流发达了,才发现南方白色的不叫酱豆腐,他们叫腐乳,更好吃。记得有一年我们去海南岛跟老道长学习,我带着厚朴二期的几个同学,我们去了以后假模假式地都吃素,一天行,两天行,到第三天我实在崩溃了,但又不能违背承诺,就记得那天早餐我吃了十块酱豆腐,因为我嘴里没味,特别需要有味之品的滋养,一看原来是豆子做成的,豆子是苦的,是泻心的,所以我印象很深。红方用的是红曲,白色的腐乳有特殊的用于发酵的东西。

下面介绍一下南方腐乳的制作方法。选的豆腐偏嫩,但也不是嫩豆腐,选个硬度差不多的,切成小方块,上锅蒸五分钟,然后晾干。还要准备毛霉菌,用凉水化开,每个豆腐块都需在毛霉菌水中泡一下,再放到阴凉不见光的地方,让它自然发酵。三天以后长出白毛,还是同样的方法用白酒洗个澡,把白毛抹一下,不让它再往毛上长,让它往里渗入,工艺的区别在于不是蘸红曲粉或用红曲米熬卤水,蘸完白酒的豆腐块放到瓶子里。准备葱、姜、桂皮、八角、香叶一起煮汤,卤水里一定要放很多盐,放凉以后除去渣子浇到瓶子里,淹没腐乳,然后盖上盖静置七天到十天,之后你会得到一个很香、很鲜、很咸的腐乳,是非常好的下饭菜。

酱豆腐的简易做法

下面再介绍一个酱豆腐的简易做法,这是湖南的做法,是厚朴二期的李蔚萍同学当年自己做出来然后分享的,我试着做了一下也觉得挺好。湖南制作的酱豆腐叫猫鱼,不知道为什么起这个名,它的特点是不用撒什么酶、菌的粉,单纯通过自然发酵。

方法是这样:把老豆腐切成小方块,晾一下,然后用高度白酒直接蘸一下,再裹上炒好的辣椒粉和盐。盐很重要,里面也可以放点儿花椒粉,然后放在一个干净的,没有油、没有生水的玻璃瓶里,盖好盖放到温度合适、阴凉的地方 (20〜25℃) 让它自然发酵,七天以后打开就可以吃了。

它的特点是没有什么腌料、卤水、酱料,就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发酵的豆腐。平时豆腐只要放的时间长了表皮就会产生一种很黏的东西,其实是有细菌在里面生长,只不过有益菌和无益菌的比例不好把控,所以我们撒菌粉之前上锅蒸、蘸白酒的目的,就是消灭有害菌让它保持干净。这就叫猫鱼。

臭气至少有五种

臭有两个读音,其中有一个是xiù,有嗅觉的意思。这个字是怎么来的?上面一个自,自就是迎面走过来,你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鼻子,它是象形字,鼻是面中的王,所以自的意思就是你是谁?我,代表自己,就是自己的鼻子。

臭的本意泛指所有嗅觉,闻到的东西,特指一种气味就是臭味。我以前给大家讲过,气和味是两个概念。味是嘴里舌头能感觉到的刺激,粗略地说有酸、苦、甘、辛、咸五种,细致点儿说还有五种:酸涩,甘淡,辛辣,咸鲜,苦焦。但记住这是味,是嘴里尝到的东西。现如今大家都在品味,而忘了有气,我养的猫吃任何东西之前需要先闻闻,气不对它就不吃。

气有哪几种?气,闻到的、嗅到的嗅觉,至少应该有五种。我以前讲过伊尹给汤王讲厨艺,他是从一个厨师的角度来说的。“水生者腥”,水里捞出来的不管是鱼、虾、蟹,基本的味道就是腥味,不论淡水、海水都是腥味,所以有时你去海边,觉得海面上吹过来的风都带着一股腥气,“但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待久了就不觉得腥;还有你心里特别难受,胃里想吐的时候,特别容易闻到腥味,刚拖完的地上有水你都能闻到腥味,会想吐,其实腥味客观存在,你能否闻到取决于你自己,如果我能把你治好了,你就不觉得腥了。“食草者膻”,吃草的动物,比如羊、骆驼、牛的身上都带着一股膻味,所以现在的人喜欢吃不带膻味的羊,怎么办?一个是吃羊羔,羊羔还在喝奶,没来得及吃草就被吃了。还有现在大多都是饲料喂养,它们不吃草了,草里的生发之气它也存不上,所以羊肉不膻了。但真正补肝气、补肝血、补肝阳的羊肉应该有膻味,而且你特别虚的时候会特别喜欢膻味,这就是客观和主观的区别。“食肉者臊”,臊不是尿臊味,动物园里的狐狸、狼、老虎、狮子,大老远就能闻见它们的臊味,包括以前猎人为了防止被野兽侵袭,会用虎尿泡点儿药带在身边,睡觉的时候把虎尿药往四周围撒一下,其他动物就不敢来。然后就是臭味,臭味是从哪儿来的?大家记住腐臭,因腐而生臭,普通人总觉得屎尿不好,小孩大便也说拉臭臭。庄子说过一句话叫“道在屎溺”,什么意思呢?是说你不要以人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周围的事物,被你看不起的、被你鄙视的、被你丢弃的东西里就有道,而庄子、老子教给我们一套观察世界的方法,其实这种观察的方法、角度,是一种客观的视角。

有句话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发生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后,死了很多人,我们觉得老天爷好像不太公平。

人们好像都厌恶腐臭,其实是不对的。你年轻、肾气足的时候,会讨厌腐臭的味道,小孩子肾精足的时候就不喜欢吃胡萝卜。所以,你小时候讨厌臭味,随着你的生长发育,如果肾气不足,可能就会逐渐喜欢上这个味道,也就是所谓的闻着臭,吃着香。

还有个特点,越健康的小孩子拉的屎越臭,而且拉的屎越粗,你都很难想象,是从那么小的肛门里挤出来的,什么原因?因为他健康,健康的人不需要擦屁股纸,而且很快就拉完了,干净的都不留痕迹。我们现在不行了,粘在马桶上都冲不掉。我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不要拿人的喜恶套在老天爷或自然规律上,腐臭的东西自然有它的价值,而且有很高级的价值。

据古籍记载,童子尿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受了外伤以后可以喝几碗三岁以下男孩的尿,有助于身体的瘀血从小便里排出去。《红楼梦》里贾宝玉被他爹打了以后,想喝酸梅汤,结果薛宝钗跟他说,你挨完打,喝这种酸的东西收敛在里面,疮毒、热毒发不出去,会闹更大的病。现代医学也会从孕妇的尿里提取一些激素治病的方法。

另外,关于臭味我还要跟大家说,刚排出的新鲜粪便的臭味不算臭,不是正经臭,被微生物发酵过的粪便,而且发酵度比较高的粪便才是正经的臭。现在大家没有概念了,大家都用的是冲水马桶,我小时候用过旱厕,屎拉到坑里,通过小粪坑集到大粪坑里,农民驾着粪车拉走,旱厕的味道应该是正味,是发酵以后的粪便的味道。大家可能认为动物或人的屎尿都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其实不是。如果没经过发酵,拉出来的粪便能把庄稼“烧死”。小时候家里的院子种过西红柿,我有时早晨就给西红柿“施点儿肥”,结果发现被我尿过的叶子全部变得枯黄,“烧死了”。所以,中国古代的粪便是经过发酵的,发酵过程中,粪坑表面会结一层厚厚的皮子,我们叫粪皮子,粪皮子容易导致发酵不全,所以隔三岔五就得用根棍子把粪皮子挑开,这根棍子就叫搅屎棍,给大家科普一下。你们心里还对臭有抵触,我现在就告诉你们,要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不要吐。

被你们厌恶的东西,恰恰是救你们命的东西

发酵过的粪便有什么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解毒。我跟梁冬对话《黄帝内经》的时候就说过,当时唐山大地震的时候,部队冲上去抢救伤员、搬运尸体的时候很多人中了尸毒,尸体高度腐败发酵的臭,要比你闻到的所有臭味臭一百倍,闻了那个味会让你觉得生无可恋。当时有位老班长有经验,他让大家找个旱厕,然后拿搅屎棍子一搅,搅出味道后让大家狠狠地深呼吸,再去搬运尸体,当时就这班战士没有病倒,没有中毒。我说这件事,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又有个验证,厚朴五期有位同学叫王寒冰,2008年他正好在川大上学,他是共产党员,地震以后他报名参加志愿者搬运尸体,他说当时带队的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教他们,睡在粪坑边,在粪坑边吃饭,然后用粪坑里的水涂抹身上接触过尸液的地方,不然尸体流下的水,滴到哪哪就烂。他说在那里待的那些天,在粪坑边吃饭,吃了吐吐了吃,就那么过来的,听得我都觉得恶心。但我告诉你们,被你们厌恶的东西,恰恰是救你们命的东西。所以,臭对身体元神的保护,气的保护,身体的保护,是难以替代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中医有味药叫人中黄,还有味药叫人中白。人中白是尿池子里刮出来的尿碱,用来配药,可以“返老还童”,很多男性性功能缺失以后就缺这种东西,这叫人中白。中医有一个很好的壮阳和养生的散剂叫龟龄集,里面就有人中白。把甘草绑在竹筒里,浸到粪坑里,甘草本身不接触粪汤,但它接触里面的气,然后用里面的甘草煮水,给严重消化不良的人喝。因为肠道菌群完全消失了,肠道黏膜脱落,想让他恢复正常的肠道菌群,只有用同气相求的办法,服用粪坑里泡的东西。当然以前也有用金汁,就是粪坑里捞出汁给人喝,大家都觉得恶心。

还有一个方法叫粪便移植。我们发现老年人患重病,或者老人将死的时候,肠道菌群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伺候过我爸,我爸病重的时候拉出来的屎,就不是正常的味道,那叫恶臭。所以医生才存在想把健康、壮年人的粪便,移植到老年人的直肠或结肠里的想法,但这又犯了个错误,如果你不改变生长环境,移植进去好的菌也存活不了。为什么长出恶菌?因为环境有问题。但大家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手段结合起来,通过中医的治疗改善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的基本状态,然后把健康有益的菌放进去,这个人是不是就活了?而且肠道菌群直接影响人的大脑和智力。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说的七魄,其中有几个魄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肠道菌群,当它们离开你、弃你而去的时候,你就失魂落魄了,就开始失忆了。《黄帝内经·灵枢·天年》中说,人活到八十岁就“魄离”“言善误”,意思是魄没了,说话前言不搭后语。

自然界存在很多味道,当然这里我们漏掉了香味,大家好像都喜欢香的东西,不见得。等你真的有病、肝火旺的时候,闻见香味是要吐的,觉得眼睛胀、眼睛干、眼睛疼。但这并不见得是哪个味好与不好,人特别虚弱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闻腥味,越闻越舒服。

所以,通过一个人的嗅觉以及嗅觉的偏好,我们能判断出脏 (臓) 腑的盛衰。然后根据脏 (臓) 腑的偏盛偏衰,决定相应的补泻。这里给臭正一下名声,推荐几个中国人常见的臭的食品。总结一下我们能吃到的十大臭,排名不分先后。国外的鲱鱼罐头就算了,咱没吃过,也不想吃,肾没那么虚,普通的这点儿臭就能满足咱们的需要。

下面介绍几种臭味的来源和制作方法,以及食疗和营养价值。 zp6rO9RzMXoRQOzOMDREBG5dx/wvmsYMbDRGPS0oHCIjGlWFj7QU/gn3pnUmr7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