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旅顺口地处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京、津海上门户,北边连接东北腹地,是南北海陆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秦、汉以来,旅顺口一直是中国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和海防战略要冲。1602年,明朝政府在旅顺口设置水军,巡防辽东沿海。1715年,清朝政府在此建立水师营,每年春、夏、秋季,战船经龙河出海,巡哨于旅顺口至鸭绿江口,西至兴城觉华岛(旧称菊花岛),南从老铁山至山东隍城岛等广大海域。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统治危机,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1880年,清朝政府开始在旅顺口兴办北洋水师,建军港、筑船坞,至1890年竣工,历时10年,建成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军港。

旅顺船坞工程包括东港港池、铁码头、港区铁轨路。其中有专供修船用的机械制作,锅炉、吸水、铸造、锻造、木工等设备完善、技术成熟的厂房共9座。为培养专门的军事人才,还建有鱼雷学堂、水雷学堂和管轮学堂。为保障军港的安全,还在旅顺口海岸沿线修筑炮台12座,陆地防线修筑炮台堡垒15座,捍卫着北洋水师重镇——旅顺口要塞。

随着旅顺港电报的开通、电灯的使用、自来水工程的建造,旅顺口街区随之逐渐形成。街区上林立着官宅、军房、医院、剧院、旅店、银号、商店、货场等设施,当时的旅顺口已经具备了近代城市的雏形和功能。

1894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被入侵者毁于一旦,而建立在古老文明沃土之上的旅顺口也遭到侵略者的践踏,无辜百姓惨遭屠戮。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割让辽东半岛。俄国对旅顺口图谋已久,纠合德、法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导演了一出所谓的“三国干涉还辽”的戏码。1898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大连、旅顺口从此成为俄国的租借地。1899年8月,俄国殖民当局颁布了《暂行关东州统治规则》,并将其统治机构——关东州总督府设置于旅顺口。为了加强殖民统治,俄国殖民当局在旅顺口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军事设施,建立政治、经济、军事等机构,并对当地进行了长达7年的殖民统治。

然而日本并不甘心已经到手的辽东半岛被俄国抢走,经过10年的扩军备战,1904年2月8日,日本舰队偷袭了驻扎在旅顺口的俄国海军,爆发了为期一年多的日俄战争,结果以俄国战败告终。日、俄双方置中国主权而不顾,于1905年9月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俄国又把从中国租借的大连、旅顺口转让给了日本。从此大连、旅顺口受日本殖民统治40年。

旅顺口是日本殖民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的所在地,因此日本的各种军事机构,如兵营等遍布旅顺口城区,驻旅顺口的军事机构除关东军司令部、师团、旅团、守备队司令部外,在关东军司令部下还辖有旅顺要塞司令部、旅顺重炮兵大队、关东宪兵队本部以及日本海军在旅顺口设置的镇守府等。

为了加强对大连、旅顺口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日本殖民当局以统治者的姿态掠夺性地建设着旅顺口,在俄国原有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旅顺口新、旧市区建设规模,增设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设施。

旅顺口是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遭受了日、俄两个侵略者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它见证了中国近代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中华民族抗争的历史。一个旅顺口,不仅是“半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史,是孕育爱国主义思想的土壤和源泉。一个民族,只有了解自己的历史,才能产生爱国之心。历史的物证,以自身的特征和个性,更直接、更直观地向世人展示一定时期的史实。旅顺口现存的大量历史遗迹,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编辑的这部《尘封的旅顺口》中有很多老照片是首次面世。本书是想通过这些老照片,唤起或加深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同时向社会呼吁:为了明天,留住今天。因为这些照片中的一些情景今天已经不存在了,但还有一些历经坎坷至今尚存,这是一种机缘和幸运!历史遗迹因其脆弱性、可枯竭性、不可再生性,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善待、珍惜、呵护和尊重。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美丽的旅顺口区,尽情地欣赏和享受着它秀丽景色的时候,不能忘记它的那一段凄怆经历和那令人心痛的苦涩。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共同创造和书写美好的未来是我们所追求的。

编者 a7LQ7U+zY0E/fRXB219FWxTuPwjJTyZX9EHKUtcPnqO8FCxpy+jYCd/rDYqHRyp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