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方程趣话/姊妹篇

1

1909年,哲学家安东·汤姆森(Anton Thomsen)——他那时还是大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Niels Bohr)的表姐夫——在收到玻尔寄赠给他的一篇物理学论文之后,给玻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亲爱的尼耳斯:

多谢你寄来大作;我读它直到我碰到第一个方程,不幸它在第2页就出现了。

汤姆森并不讳言,他是不打算往下读了。

80年后,又一个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名声远扬,他在1989年10月的一次演讲中说:

通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学思想的简明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但)大部分人对之敬而远之。当我最近写一部通俗著作时,有人提出忠告说,每放进一个方程都会使(书的)销售量减半。我引进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 E = mc 2 。也许没有这个方程的话我能多卖出一倍数量的书。

可见方程之讨厌,中外皆然。

今天的读者,可以说都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每个人都曾受过有关方程的训练,不过大部分人在离开校园之后就逐渐把方程还给老师了。数学老师们要是想到这一层,一定会怅然若失。

看了上面关于方程的趣话,读者肯定已经能够猜到,本书中将不会出现任何方程——这种书的销量本来就不会有多大,我可不想再减半。

2

本书是《天学真原》的姊妹篇。不过这两姊妹的装束有点不同。

《天学真原》中虽然也没有出现过方程,但形式上仍让读者感觉太严肃、沉重了一些。 我打算在《天学外史》的形式上做一些新的尝试。本书中不再有三级的小标题,而代之以每章中顺序编号的、较短的小节,但这些小节的提要,会依次出现在目录中。叙述的思路脉络,在各个小节之间是连贯的。

本书是《天学真原》主题的延伸和扩展。既然是姊妹篇,《天学外史》和《天学真原》两书内容上当然形成互补,彼详则此略,彼略则此详。《天学真原》之作,距今已八年矣。八年之间,同行的研究者们,我和我的研究生们,特别是那些后起之秀,又取得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新成果,这些自然要反映在本书中。 EdP6JU1KuhOsX8Jx16PZZk/CfMCUgNmzZjUMA16CQegaB+UsetzQIFu0jb8y2u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