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卜键 文学博士,研究员,文史学者,专栏作家。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与旅游研究基地主任、特聘研究员,原国家清史办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已出版学术著作19种,发表论文与文章300余篇,主持《清史·边政志》,主编《清代教育档案文献》等。

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项目(CBZZ2201)

Copyright © 2024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并不高峻的蒙古国肯特山,成吉思汗崛起之地,黑龙江的南北两源皆发脉于此

克鲁伦河的蛇曲,黑龙江南源(亦称西源)额尔古纳河之上游

黑龙江正流,中间低岭前为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交汇处

黑龙江上游也有大弯曲,且不止一处

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土著老猎人,他的狗应属于当地品种,三姓衙门向朝廷的贡品中就有“敢于攻击的小花狗”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位土著老人,仍然从事狩猎、钓鱼与采参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州的原住民女孩,据称当地人多信奉萨满教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州的老年土著女子,身穿民族传统服装

雅克萨对面中国一侧的古城岛,曾被沙俄侵占,迭经交涉始得收回,笔者登临时豆棵茂密

永宁寺塔(1868年刊)

康熙戎装像

雅克萨之战时的对垒图,上方的哥萨克堡寨已被清军环围;下方即古城岛,上有清军红衣炮城和驿站

生活在黑龙江两岸的原住民,节选自俄国画家所绘黑龙江流域图,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博物馆藏

俄国人绘制的尼布楚城和黑龙江北源地域图,聂金星译注

俄国人绘制的清军进剿雅克萨图,中下方河流环绕的椭圆形地块即古城岛

俄廷曾打算在黑龙江设立总督区,此为阿尔巴津(雅克萨)城徽

涅维尔斯科伊像

穆拉维约夫像

瑷珲城临江处的海关旧址,应也是沙俄军政官员的登临之地

大肆兴建中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凯旋门已然矗立于江畔

十七世纪荒废的鞑靼石城

特林岬,载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影集》第一册,第13页

库程汗(又译库楚姆汗),载于列缅佐夫《西伯利亚图纪》

叶尔马克及哥萨克远征队,载于列缅佐夫《西伯利亚图纪》

秋明城,载于列缅佐夫《西伯利亚與图》

十六世纪欧洲旅行者绘制的世界地图上有西伯利亚鞑靼人形象

戈洛文像,佚名画家绘

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像,1645—1676年在位

十九世纪中叶的库马拉堡及河岸

尼布楚的哥萨克马场

伊利姆河及其周边区域,地图下方标注有伊利姆斯克,城堡中有一座教堂

《罗刹之地图》

黑龙江下游,载于列缅佐夫《西伯利亚與图》

《艾浑之地图》

1674年俄人在阿尔巴津堡发出的文书,谈及粮食等问题

康熙帝御用通特克面弓

尼布楚督军弗拉索夫像

伊尔库茨克,位于安加拉河和伊尔库特河的交汇处

阿尔巴津人在北京的东正教教堂举行礼拜活动

俄国使团队伍,载于《从莫斯科到北京:1819年俄国使团行旅图册》

毗邻恰克图(俄称特洛伊茨科萨夫斯克)的买卖城,载于《从莫斯科到北京:1819年俄国使团行旅图册》

十九世纪中叶的费雅喀男子

十九世纪中叶的费雅喀女子

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俄军指挥部,载于拉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影集》第一卷

十九世纪中叶从事边贸的中国商人,载于《远东影像集·东西伯利亚(二)》

布谢像

尼布楚的工厂,载于《远东影像集·东西伯利亚(二)》(1870年刊)

俄国使团抵达中国后,普提雅廷的亲笔信(1857年5月21日)

1808年俄国东正教使团北京居所建筑规划图,载于季姆科夫斯基《穿行蒙古到中国:1820—1821年》

俄罗斯馆北馆布局图

十九世纪中叶的恰克图毗邻中俄边界处,此处有俄国关卡,载于《远东影像集·东西伯利亚(二)》

俄国人在黑龙江江岸上,载于《阿穆尔河之行画册》(俄罗斯帝国地理学会,1855年)

石勒喀银矿,载于《远东影像集·东西伯利亚(二》(1870年刊)

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电报站

黑龙江江口的阔吞屯(俄称马林斯克),1855年6月,沙俄军舰运送第一批移民来到这里

十九世纪中叶的瑷珲城的主街,载于《远东影像集·阿穆尔》

英诺森像

出使俄国的钦差大臣崇厚像(俄文画报1879年刊)

石勒喀河上的一个小码头被命为穆拉维约夫码头

署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向咸丰帝奏报悉心筹策夷务及密加防范等情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故宫135845号)

十九世纪中叶的马林斯克,载于《远东影像集·阿穆尔》No.43

毗邻马林斯克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市长官邸别墅,载于《远东影像集·阿穆尔》No.45

景淳、特普钦奏押解吉拉明阿抵乌苏里口缘由片,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二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故宫129895号)

结雅河支流上,格里戈洛夫公司的金矿,载于《远东影像集·东西伯利亚(一)》(1870年刊)

卡拉金矿

远东金矿的苦役犯

1894年8月6日,俄文画报报道中日甲午战争,刊载两幅图像,上图描绘了清军官兵及其作战装备,下图描绘了战场上日军官兵及其作战装备

1896年4月27日,俄文画报报道,李鸿章和中国使团于4月18日抵达圣彼得堡

日俄战争期间的俄文画报,题为《为俄日战争,作战动员:从莫斯科到远东》 Tbcp4edbs4b5W0iiuxF7thbbmlQGosvbuZn5w+ek0ioyZxheHODV8SpqOy//QCI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