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古大战

炎黄联盟

上古时代,中华大地上部落林立,它们为了争夺地盘与资源,相互征伐。

这样的情况下单打独斗肯定要吃亏,为了壮大自己、消灭敌人,本着自家兄弟靠得住的想法,有着血缘关系的部落率先组成了部落联盟。后来,很多弱小的部落为了生存也纷纷加入部落联盟,以寻求庇护。

黄帝、炎帝、蚩(chī)尤是当时实力强劲的三大部落联盟首领。最强者只能有一个,为了争夺天下领袖之位,他们三个比拼武力,一较高下,最终的胜利者正是大名鼎鼎的黄帝。

据《史记》记载,黄帝本姓公孙,因为住在轩辕之丘,所以名轩辕。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很有灵性,比普通孩子说话早,儿时才思敏捷,少年时踏实勤奋,长大后更是聪明过人。在中国古代的史书里,但凡著名的帝王,降生时都会有神奇的超自然现象伴随。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之时有两条龙出现在门外盘桓不去,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满屋红光,还有异香经宿不散。不过,小时候的黄帝除了聪慧以外,出生时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神迹出现,只能说是一个可以上少年班的高智商凡人。

黄帝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后经常下基层走访群众,或是深入田间地头,抓农业促生产,在他的带领下部落欣欣向荣。不光内政搞得好,他还是搞外交的一把好手。他自己部落的图腾是熊,所以联合了图腾是罴(pí,棕熊)、貔(pí,神兽)、貅(xiū,神兽)、䝙(chū,传说中的猛兽)、虎等的众多部落,隔三差五搞联合军事演习。联盟打败了周边的敌人,声名大噪,越来越多的部落前来归附。随着经济、军事全面开花,黄帝的部落不断发展壮大,势力范围迅速扩大,他也即将面对自己平生的第一个劲敌——炎帝。

有趣的是,炎帝与黄帝虽为敌人,却是远房亲戚。

很久以前,少典氏娶了有蟜氏,他们的子孙延绵不绝,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正是从其中分裂出来的。炎帝的部落原先居住在姜水(今陕西渭河上游一带)旁,因此姓姜;黄帝的部落原先居住在姬水(今陕西漆水河)旁,因此也有黄帝姓姬的说法。

炎、黄两家原本就靠得比较近,后来他们为了开辟新天地又齐刷刷地向东走,最终在阪泉发生了交战。双方投入全部兵力,经过数次交战,炎帝向黄帝屈服。不过毕竟都是亲戚,打断了骨头连着筋,最终两大部落联盟融为一体,这就是华夏族 的前身。

炎黄大战落下帷幕,可是胜利者黄帝没能高兴多久,因为更恐怖的对手已从东方杀来,他就是素有“战神”之称的蚩尤大帝。

蚩尤姓黎,是东夷族的首领,连他在内有兄弟九人,号称“九黎之君”,九黎是九夷的意思,麾下有效忠他的81个部落。

那个时候,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今天的甘肃、陕西、河北一带,东夷族的势力范围在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一带,双方战争一触即发。

面对实力不弱的对手,蚩尤丝毫不惧,甚至自信有十成胜算,因为他掌握着一项黑科技——青铜兵器的制造。

在传说中,蚩尤的军队“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太平御览》)。这些描述看起来带着浓厚的神化、夸张色彩,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其实“铜头铁额”正说明蚩尤的部落已经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可以造出金属——主要是青铜——质地的兵器。

在那个仍以石器作为主要工具的时代,青铜兵器无疑是高精尖产品,蚩尤大军正是凭此横扫四方、战无不胜的,蚩尤本人也因此成为令天下人畏惧的战神。青铜兵器的杀伤力让蚩尤的个人战斗力被传得越来越邪乎,人们说他是妖魔鬼怪的化身,三头六臂,厉害非常。

炎帝部落最先遭到蚩尤的攻击。如果说之前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是一场双方拿着石制兵器对砍、对扔的低烈度战争,那么炎帝与蚩尤之间的这场战争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屠杀。炎帝部落的惨状在史书上被记载为“九隅无遗”,换句话说,被蚩尤打得什么都不剩了。

眼看再打下去就要被灭族,炎帝赶紧向兄弟黄帝求救。黄帝率领大军与蚩尤正面交战,上古时代的第一场大战——涿鹿之战正式爆发了。

涿鹿之战示意图

涿鹿之战

相较而言,炎黄之间的阪泉之战只是兄弟之间闹别扭,还可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可黄帝与蚩尤之间的这场战争就没那么轻松了,它决定着部落的生死存亡。

大概正是因为如此,神话故事里的涿鹿之战才会被描述成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神之战,里面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桥段,精彩程度丝毫不逊于西方世界《荷马史诗》里众神齐出的特洛伊之战。

黄帝与蚩尤各率大军在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上对峙,空气仿佛凝固了,两军如同伺机扑杀猎物的猛兽一般,静悄悄地等待着统帅的命令。

一阵风吹过,卷起的黄沙漫天飞舞,扑打着将士的脸庞。只听黄帝军中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双方厮杀起来,打得难解难分。战事陷入胶着,蚩尤觉得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能了,于是张开大口,吐出滚滚浓烟。一时间,涿鹿战场上如同释放了一枚巨型烟幕弹,黄帝大军陷入一片迷雾之中,被困了三天三夜。幸好智商超群的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有了方向的指引,大军冲出迷雾。

人间的大战,神仙也来助攻。九天玄女虽是天上的神仙,却会剥皮的手艺,她抓获了东海神兽夔,制作了80面夔皮鼓送给黄帝。这夔具有特异功能,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用夔皮制成的鼓更是不同凡响。

阵前,黄帝敲起夔皮鼓,声闻500里,对面的蚩尤大军不禁心惊胆战。只听这鼓声越来越响,频率越来越快,所有人都明白,黄帝即将发起猛攻了。

“应龙,发动水攻!”黄帝大声呼喊。

应龙是黄帝军中一员大将,具有幻化成龙的本领。只见他从军中腾空而起,化为一条飞龙,将四周的水全部蓄积起来,准备向蚩尤军砸下去。

蚩尤见状不妙,朝天大喊:“风伯、雨师前来助我!”

天上顿时乌云密布,世间陷入一片黑暗。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巨响,乌云之上出现两个人影。当闪电再次照亮天地时,蚩尤清晰地看到这两个人的脸庞,正是他呼喊的风伯、雨师。

风伯、雨师二话不说便将应龙蓄积的洪水变成狂风暴雨,如同17级强台风一般刮向黄帝大军。异常猛烈的风雨把很多将士刮飞了,黄帝军就要扛不住了。

在这关键时刻,黄帝召唤出了旱魃。虽说旱魃是女神,可美艳的外貌、不俗的气质、曼妙的身材她一样也没有。确切地说,她是一具丑陋无比的僵尸!头顶上长着眼睛,头发都是蛇,浑身覆盖着白毛,走到哪里哪里就要赤地千里,大旱三年。

蚩尤万万没想到黄帝竟召唤出如此恐怖的“大杀器”,硬是把一场人神大战打出了生化危机的感觉。风伯、雨师一见到旱魃立刻吓得魂飞魄散,飞快逃走,生怕跑得慢了会被旱魃烘干。暴风雨随即停了下来,而旱魃所到之处,地面的积水也瞬间消失。

黄帝大军趁机反攻,杀死蚩尤,获得全胜。

涿鹿之战后,东夷族与华夏族开始融合。蚩尤虽死,但后世很多王朝依旧把他当作战神,每次打仗和军事演习时都要祭祀一番。

这就是神话故事里的涿鹿之战。

史书中的逐鹿之战又是什么样的呢?司马迁在《史记》里只短短写了一句话:“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显而易见,接地气得多。

我们再来看看黄帝打完涿鹿之战后接着干啥去了。

《史记》中记载,黄帝很有劳模风范,一生兢兢业业,从来没有休息过。他亲自征讨不归顺的地方,之后又去各地视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安营扎寨。他的足迹遍布天下,东到大海,登上丸山与泰山;西至崆峒,登上鸡头山;南到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向北驱逐蛮族,到釜山与当地部落首领核验符契,在涿鹿建立城市。同时,他还设置了左、右两名大监,让他们督导检查各地工作,天下从此安定。

有一天黄帝收获了一个宝鼎,这个宝鼎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他便观测太阳运行规律,然后通过宝鼎计算出历法。有了历法,黄帝就能按照时节教人种植各种农作物,教人养殖有经济价值的鸟兽虫蛾,身体力行地教导百姓勤劳致富。他经常晚上不休息,进行天文观测,并收集土石金玉等矿物进行研究,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他又任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四位大臣分管各项民生工作,百姓从此安居。

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自然元素代表五种高贵的德行,简称“五德”,而一个正统王朝必然要占据其中一个,五德循环交替就像朝代兴亡更迭。黄帝之所以能成为天下共主,是因为他占据着“土德”。因为土的颜色是黄色,他才被人称为“黄帝”。

司马迁把黄帝的故事放在《史记》的开头,笔者想,他是想向世人展示一个完美的帝王形象,作为后世帝王学习的榜样。所以在他的笔下,黄帝不能有一点瑕疵,他勤政、正直、亲民、聪慧、果敢,拥有世间一切美德。这样一来,后世任何一位帝王翻开《史记》的第一页时,都知道黄帝是自己效仿的对象,哪怕自己能力达不到,也要尽量向他靠拢。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在给帝王塑造学习的榜样,那就太低估“史圣”司马迁了,他还为中国人塑造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一个明确的起点:中国人的老祖先追根溯源就是炎黄。 n7uzJv6wQr0hCEe/tgCSbZRIYZ6Fw3EjHAe85vbJ5yNbXpMUjrTCTXGiWXFNTd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