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翻到《五十岁,我辞职了》这本书时,看着封面上衣着朴素,顶着一个爆炸头,悠闲地骑着自行车,笑得有些得意的女人,我有点被吸引到。
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稻垣惠美子,像大多数日本人一样,从未怀疑过“好学校”“好工作”“好生活”的重要性。1965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的稻垣惠美子,毕业于一桥大学社会学专业,一毕业便进入了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社。
工作期间,惠美子先后担任了多个部门的社论委员和编辑委员,拥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退休后还可以拿到丰厚的退休金。
然而四十岁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似乎开始走下坡路了。她觉得自己有能力,有资历,还一直被公司培养照顾着,但是始终都没法获得晋升。眼看着曾经教导过的后辈成了自己的上司,曾经比自己资历还浅的同事如今也可以批评起自己的策划方案,她觉得难堪极了。
工作上的“下坡路”让惠美子产生了危机感,如果说她的人生必将迎来“淘汰”和“退休”的转折点,那么她能在转折点到来之前做点什么呢?她很苦恼。
惠美子在被公司“流放”到香川县时,她无计可施,只能服从安排。然而,就在这时,她却突然找到了应对“转折点”的方法。一碗小小的乌冬面,似乎让她重新认识了快乐和金钱的关系,那就是快乐其实并不需要花什么钱。
原来,在香川县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碗乌冬面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来两碗。”香川县的乌冬面出了名地便宜,一碗乌冬面只要六块钱,就算是加上三种天妇罗的超级豪华版,也很难超过三十块钱。
物美价廉的乌冬面成了香川的一大特色,当地人不过度逐利,始终坚守本分,安静淡然的气质,深深打动了惠美子。也就在这时,她终于做出了“五十岁的时候就辞职”的决定。
她要辞职,不是因为公司的待遇不公,而是想在自己还有一定精力的时候,去尝试一些新的事情。而在正式离职前,她也会竭尽全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为那些还没发生的事而焦虑,只做自己能搞定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心态后,她的人生开始重启。
我们未必有惠美子这样不到退休年龄就离职的打算,也未必有放弃高额薪资提前退休的勇气。但是只要不为已发生的事内耗,也不为没发生的事焦虑,我们总能找到应对自身“转折点”的方法。
还未发生的事情,往往是基于一些假设或推测,而这些假设和推测并不一定准确合理。很多事情可能根本不会发生,或者发生的概率极低,有些事情就算发生了也不会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因为完全有办法解决。
而假如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内耗也于事无补。而且那些事情很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或者完全可以有其他方式进行补偿。
这个世界最亏本的事情,就是为了尚未发生的事情而担忧,为了自己想象的后果而焦虑,为了已经发生的事情而陷入无限循环和自我内耗中。
如果总是在不经意间陷入内耗,不妨尝试这样的方法。
1.深呼吸,默念“我不紧张”
习惯于内耗的人,往往很容易紧张。无论是社交关系的经营上,还是自我情绪的管理上,都很容易产生内耗。当一个人一边害怕冲突,一边又觉得委屈的时候,深呼吸是有效果的。“没关系的,我不紧张”“我可以的,我也不差”等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让人的情绪快速稳定下来。
2.记录情绪的变化
当你焦虑时,记下那个时刻;当你恐惧时,记下那个瞬间;当你生气愤怒时,记住那次经历……记录一方面可以发泄并转移糟糕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自省,方便日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路历程,并让自己学会在日后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可以更从容更理智一些。
3.提高情绪忍耐力
第一步,拿出一张纸,写下你想提高忍耐力的情绪名字,比如焦虑、痛苦等,并用1~10分来给它当时的强度打分。
第二步,设置一个5分钟的计时器,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或者需要做的事情上去。一旦你感觉到自己正被拉着去思考或者去做跟这种情绪有关的事情时,提醒自己耐心等待5分钟。
第三步,5分钟过后,重新给这种情绪当时的强烈程度打分。
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
重复几次以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情绪强度就会发生一些变化。重复足够次数以后,你对这种情绪的忍耐力就会有所提升,如此能帮你更好地减少精神内耗。
焦虑并不能避免不好事情的发生,内耗也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有时间焦虑,不如把时间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