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动,是打败焦虑最好的办法

问题的答案,

都藏在行动的每一步里。

01

人们常说,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很多事情总是困于想而破于行,消除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行动。对于大多数事情而言,当你做出决定并迈出了第一步,最困难的那部分就已经完成了。

小鱼是我在地铁上遇到的女孩儿,她坐在我的旁边,歪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她的视线虚虚地落在一处一动不动,还不自觉地一次又一次无声叹气,全身仿佛落满了忧愁。我看着她这个样子,忍不住开口问道:“怎么了,这样唉声叹气的?”

也许人有时在陌生人面前反而更容易说出心里话。

小鱼抬起头,有些难为情,但这难为情只是为了自己所烦恼的事情。见我发问,她几乎迫不及待地向我倾诉道:“现在好多人都在做自媒体,我也想试试。”

“挺好的呀,你有方向了吗?”见她愿意与我说出心中的烦心事,我便多问了两句。

“我是学国画的,我想在网络上宣传国画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画、爱上国画。”

“是个不错的想法,那你怎么还愁眉苦脸的?”无论从文化意义上看,还是单说这个赛道的经济价值,这都是个很值得做的事。

“我有些害怕,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怕没人喜欢我的画;怕账号做不起来;怕别人会嘲笑我,甚至……”小鱼向我诉说了她不愿开始的各种原因。听着她的倾诉,我发现她焦虑的原因很多,但本质上都是内心的恐惧在作怪。

“万事开头难,我是说,给事情开个头,这事儿本身就挺难。”我试图用轻松的语气安慰她,“不过你也别把它想得太难,又不是做了什么就一定要做成,先上手试试嘛!”

小鱼的眼睛明亮又清澈,在她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刚毕业时的自己。那段时间的我同小鱼一样,有着远大的理想,却忍不住对未来充满恐惧和焦虑。

我正在回忆里寻找曾经的自己,就听到了小鱼的声音:“姐姐,我要下车了,我会加油的。”

望着小鱼的背影,虽不知她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但我希望她能够心想事成。

时光荏苒,再次见到她是在半年后,那时我刚刚旅行回来,等地铁的时候,小鱼在远处认出了我。与她的再一次交谈中,我了解到小鱼的账号已经运营半年之久了。她说从上一次同我见面之后,就开始做这个账号了。“当时真的害怕,但又特别想做成这件事情,反复思考过后,我觉得我可以接受失败,就直接放手去做,也不想那么多了。然后才发现,曾经困扰我的恐惧和担忧大多数都是自己幻想出来的。”

我们相谈甚欢,小鱼还向我介绍了她的账号。账号的粉丝已经有两万多,我关注了她的账号,和其他热爱国画的人一样成为她粉丝中的一员。她同我说,当她勇敢走出第一步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这件事也没那么难嘛。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都来自内心对未知的恐惧和幻想。

就像这句话说的一样:凡事只有先去做了,才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印证自己的想法,进入到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正向循环,从而不再被未知的恐惧支配。

若对将要做的事产生恐惧,那么,把它交给行动就好,行动会为你摆平一切。

02

在网上看到一个如何打败自卑焦虑的文章,简单翻看了一下,文章虽然名为“打败自卑焦虑”,可文章底部的读者留言却充斥着对自己的不满。这些宣泄般的话语让我想起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孩儿。

在一次旅行途中,我居住在一家小型民宿。说是民宿,实际上就是在自家院子里空出两三个房间,供旅行的人进来休息。那天,民宿里只有我这一位旅客,民宿的老板娘便招呼我一起吃晚饭,在聊天时,我了解到老板娘有一个在上大学的女儿。

“应该放暑假了吧,怎么没看到她,出去玩了吗?”记得从来到民宿就没有见到过女孩,我便随口问了一句。

“我倒是希望她能出去走走。可是她啊,每天都窝在房间里写写画画,想起她来我就头疼。”老板娘摇摇头接着说道,“以前她挺活泼的,也很喜欢和朋友出去玩,上了大学以后就像现在这样,放假回家就待在房间里,也不出去走一走,每天就闷在房间里写故事。”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当然就一门心思钻进去了。你女儿一定很喜欢写作吧?”

“她开始写文章一部分是因为喜欢,一部分是因为自卑。”老板娘边夹着桌上的爆炒绿豆芽边说。

“自卑?”我一方面疑惑原本开朗的女生怎么会变得自卑,一方面又在思考自卑和写作之间有何关系。

面对我的疑惑,老板娘耐心地解答。原来,女生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与她的朋友相比要差一些;大学的时候又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课无比痛苦,自觉没学到什么本事;闲来无事去学吉他,空有满腔热情,学习得总是比别人慢;就连和同学们一起出去找兼职,都没被选上过。

在不断自我怀疑的过程中,女孩开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是,有的人越是内心苦闷,越喜欢与书为友。在阅读诸多佳作后,女孩萌生出自己撰写人生百味的想法,于是开始提笔写下属于自己的文章。

老板娘看到女儿不似从前那般对什么都提不起干劲了,自然是全力支持女儿的想法,母亲的鼓励也让女孩有了前进的动力。她会在文中书写自己渴望的生活,也会用纸笔倾诉自卑带来的焦虑。

“不过她现在不自卑了,应该是找到喜欢的事情做了。她的文章现在可多人看了,都夸她呢!”老板娘骄傲地说,随后便在手机上翻找女孩发表过的文章。

有类似校报的截图,也有公众号的推文,老板娘热情地捧着手机,邀请我阅读。

一开始映入眼中的,是十分有青春气息的活泼文字。我带着笑继续看,逐渐感受到女孩写作风格的变化。疑惑的我略一思索,留意看了下发表时间,原来老板娘先给我看的是新近的作品,后来才是从前的文章。

女孩的笔触格外细腻,但早期遣词风格上似乎较为沉郁,起码那些学校里写的相对“积极昂扬”的征文总有些束手束脚感,公众号上“冷色调”的小小说、散文等显然流畅自然得多。

写作风格的转变让我读出了她心境变化的过程。

女孩产生自卑焦虑的原因同我们许多人一样:与他人或想象中的自己相比,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模样,便妄自菲薄,觉得整片天都塌了。

接纳,是治愈心灵的良药。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当下的自己感到不满,看着旁人光鲜亮丽,会觉得自己与他人相比总是差一些,因此变得焦虑不安。对现状不满,一时又难以改变,只能自怨自艾,处在焦虑之中。

可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何必执着于和他人擅长的事情相比?与其制造不必要的焦虑,不如行动在自己的领域里,用行动创造价值,散发光芒。

03

前两年,因为疫情经常被隔离在家,我的朋友小微逐渐养出了懒惰的毛病,在居家的那段时间里,她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没事情做就去玩游戏。渐渐地,她开始越来越懒惰。疫情结束后,她也不愿再出去工作,每天无所事事地待在家里。

就这样过了俩月,一天,我被邀请去她家里一起吃火锅、看电影。电影很精彩,她却一直心不在焉,似乎想同我讲些什么。在影片播放到一半的时候,她突然问道:“我现在这样是不是真的很过分啊?”

我被她突如其来的疑问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试探性地问道:“你说的是关于工作的事情吗?”

“看吧,果然你也觉得我不工作很过分。”

这个反应,倒是令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刚想开口解释,就听见她懊恼的声音:“我也觉得每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是不应该的,但是我真的很不想动。”听到这句话,我大概猜出了她今天兴致不高的原因。

“我现在总是觉得做什么都好累,但是躺在床上又会想,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但自己又没有行动的动力。烦死了,我应该怎么办啊?”看着她紧紧皱着的眉头,我开解道:“想做什么就去做啊,有想法了就马上行动。”

“可是还没等我做好心理准备,懒惰就再一次将我拉回到软乎乎的床上。”她向后一仰,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在她的脸上我看不到对未来的激情,只有无限的焦虑。

“那就再快一点,有句话怎么说的——”我探出胳膊去摇着她,“趁懒惰还没反应过来,就解决掉它!”

她被我摇得一晃一晃的,两手一通乱抓,揪住我的衣服要坐起来:“我知道了,知道了!要是此行不成,你一定要给我报仇!”小微终于站起来,抓着我的手,玩笑般的话语里还带着些微迷茫不安。

“试试不就知道了?你且放心,我愿为你督战!等你除掉懒惰大敌,可别忘了与我庆功。”我很想让她立刻行动起来,不管干点什么,哪怕只是出门买个菜,总之别继续在家窝着了。但我也知道需要给她考虑的时间,不能硬推着她走。

大概又过了半个月,我再次被邀请去她家里,她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焦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看来你大获全胜了。”

“是啊,听了你的话,有想法了马上去做。行动起来以后才发现,我根本没时间懒惰,没时间焦虑。不得不说,此计甚妙,只是我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接下来要忙得天昏地暗了!”小微嘴上说着抱怨的话,其实整个人已然是精神焕发。

康辉在《平均分》中写道:“该你做的功课,提前做也是做,拖到最后做也是做,该你做的事,随手做也是做,集中到最后花大量时间、精力、气急败坏地做也是做。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合理的话,你就很主动,很少惊慌失措,其实这才是最省力气的办法。”

功课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不要躺在懒惰的怀抱中焦虑,行动起来,懒惰就无法再支配你的身体。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都来源于自身的“不作为”。行动,才是打败焦虑的利器。

懒惰带给我们的只有片刻的欢愉和无休止的焦虑,而焦虑何尝不是在浪费时间,它不会改变任何事,只能搅乱你的脑袋,偷走你的快乐。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立刻行动,戒除懒惰的恶习,在行动中战胜懒惰带来的焦虑。 AUkUHrgahGhng6jBx//i6J3DGsf4JUcEEAn2BEkc2Me42Lz2anfbdJpdmXN0lq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