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人真的会变,
也不会轻易改变。”
“人会变吗?”这个问题听上去似乎有点抽象,仿佛一个虔诚的人在祈求某个朋友或整个宇宙有改变的可能,但这种发问可能带有更加个人化、更加痛苦的色彩。
当一段感情给你带来巨大的伤害时,你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你发觉身边的那个人并不坦诚,总是对你撒谎;或是他好斗易怒,刻意疏远你;又或是他不仅伤害自己,还想毁掉你的人生。你会困惑、怀疑,因为你看不见这背后的原因,你做不到直接转身离开。你可能已经在这段关系上倾注了太多感情,投入了大量精力,所以你不愿轻易放弃。这段感情仿佛成了羁绊,让你无法抽身。因此,当身边的人给你造成伤害时,你不禁会思考人性究竟是什么以及人性的可塑性有多强,试图从人性的本质上为他开脱。
有一点对我们来说可能已经显而易见:即使人真的会变,也不会轻易改变。每次你指出他的问题时,他要么突然暴怒,反过来说你武断专横;要么可能在深夜情绪崩溃,承认自己的问题,然后到了第二天早上又否认自己的问题;要么就是敷衍地回应说自己知道了,但其实根本没有听进去。所以,当你希望身边的人改变时,你最多只会发现,他暂时还不能顺应你的心愿做出什么改变。
在希望伴侣做出改变之前,你可能会试探性地想:“想要他做出改变是可以的吗?”而那个给你带来很多伤害的人给出的暗示,往往是带愤怒语气的否定。但是,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让自己在你面前表现完美,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而你会认为,他应该带着善意倾听所有好心且还算体面的要求,并在某些情况下非常认真地采取实际行动。在你看来,他对你提出的建议嗤之以鼻,正反向表明他非常需要内在的进化。
那么,为什么让一个人做出改变这么难呢?并非抗拒改变的人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也并非只要你指出他的问题,他就能设法努力改变。一个人牙齿上沾了菠菜叶,被提醒后他就会立刻弄掉。而改变比这可难多了。了解和感知未知事物的渴望塑造了性格,而酗酒、高压的工作或愤怒则会遏制洞察力的发展。
换句话说,拒绝改变的人不仅缺乏认知,而且固执地拒绝获得正确的认知。他抗拒改变,是在试图逃避过去带给他痛苦的那些事——他最初太软弱、太无助以至无法面对,甚至仍然没有找到应对之道。因此,你面对的与其说是一个拒绝改变的人,不如说是一个受过创伤、有着重重心结的人。
当你置身事外时,你无法与他感同身受,但你需要理解他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如果你不理解为什么让他改变这么难,那你就只会对他更加绝望,会陷入牛角尖,想不通为什么他就不肯让步。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点,朝正确的方向挪一两米都不行吗?但是,如果你考虑对方的过往经历,以及他的思维形成的背景(包括他缺失对哪些事物的认知),你也许就更能理解这一现实,更富有同理心。至于那些“为什么他就不能……”的疑问,也就不再有意义。
与此同时,非常重要的是,也许在要求对方改变这件事上,你不应该坚持太久。在这个关键时刻,你需要问自己几个既不公平又相当棘手的问题。既然对方的种种行为都表明他不会做出改变,你的愿望也很可能会落空,为什么你依然死守着渺茫的希望不放?为什么你要试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为什么你屡次碰壁,却仍然期待结果会有不同?究竟是你心底的哪部分放不下这种愿望无法实现的痛苦?你的希望一次次破灭,其中有多少是重复上演的情景?
如果你关注的是改变,那你是否有一天可以与自己、他人和解,不再陷入希望对方改变的无尽等待中?也许,你可以变得更善于筛选和抉择,只留下那些能够满足你大部分需求的人。另外,也许你可以变得更勇敢,能够果断地离开那些永远只会拒绝你的人。如果你能够坚强独立起来,你就不会再为“他为什么不愿意改变”或“他什么时候会改变”之类的问题而陷入无谓的质疑、猜忌和纠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