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唐王绝食自尽之后,大家纷纷推举明神宗的孙子——桂王朱由榔为帝,他即位之后改元为永历。
与此同时,清朝的降将李成栋直驱广东,将潮州、惠州、广州等地逐个攻破,而后又立即前往桂王所在的肇庆。在司礼监王坤和兵部尚书丁魁楚的劝说下,桂王连夜逃跑,一直逃到平乐,最后又逃到了桂林。
李成栋穷追不舍,攻下了平乐,最后决定攻打桂林。桂王听到消息之后大为惊慌,又听从王坤建议前去全州投靠守将刘承胤。
兵部侍郎瞿式耜自愿留在桂林镇守,凭着一腔孤勇击退了清军,并将之前失陷的梧州、平乐收复。接下来,他打算一步一步将广西全域收复……
话说刘承胤将桂王迎入全州,刚开始还比较客气,但之后渐渐肆意妄为,甚至以胁迫的方式将桂王赶到武冈。桂王无法忍受,便偷偷求助于湖广总督何腾蛟。
但此时的何腾蛟却无能为力,他被新任的清朝平南大将军孔有德穷追不舍,难以脱身,于是立即向瞿式耜求救。与此同时,又传来了武冈失陷、刘承胤已向清兵投降的消息。这不免使二人惊慌失措,忙去打听桂王的消息。
当他们听说桂王早已偷偷转移到象州时,心才安定下来。于是,二人一致决定将桂王接回桂林。
孔有德攻陷武冈之后,想向桂林进发,却频频传来坏消息:江西、广东两省被明朝夺了回去,金声桓、李成栋两名将领又重新归附明朝了。
孔有德本想立即带着士兵前去救援,但朝廷却派尚可喜、耿仲明等人去救援江西等地,并将孔有德召回京城。孔有德接到诏令后,心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立即北上。
金声桓和李成栋投降清廷后,分别被清廷派到江西、广州。他们立下功劳不但不被清廷重赏,还受到了冷落与压制,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传信商讨之后,他们决定反清复明,这样一来,也引得明朝各地遗老纷纷响应。清廷只能不断派兵压制、讨伐。
摄政王多尔衮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急忙召开军事大会。会议最后决定各大臣分散到各地去征讨。
征南大将军谭泰、都统何洛会等人前去援助耿仲明、尚可喜攻打江西、广东,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与孔有德一同攻打湖南、广西,端重郡王博洛与敬谨郡王尼堪前往大同应战,吴三桂、李国翰则出征四川、陕西……
谭泰等人前去攻打江西,一路直攻到南昌。金声桓前来应战,但不幸陷入埋伏。正当金声桓要被斩杀时,出现了一个块头大、面容丑陋的大将,将清兵打得节节败退,清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声桓被救走。这名丑将叫王得仁,因头发有五个颜色,被叫为“王杂毛”。
谭泰得知未能将金声桓斩于刀下并不气馁,决定等待机会再次进攻。金声桓不知该如何是好,派人求救于李成栋的人还杳无音信,城中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多久了,只有王得仁日夜守着城池。
清军领略过他的厉害,便不敢轻易进攻,一直等待着时机。没过几天,清军就等来了一个绝佳时机。
原来王得仁看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急切地想娶她为继室,清军就趁着他大喜之日,半夜偷袭。王得仁刚出门就被清军满天射来的箭扎成了刺猬,一命呜呼了。
失去王得仁这名镇守的大将,南昌城被清军拿下。随后,赣州与广州也相继被攻下。李成栋在广州与清军战斗时不幸人马俱翻,溺水而死。
清廷各大臣还在奔波征剿之时,却纷纷收到了来自京城的急报——豫王多铎得了天花。多尔衮听到消息后,立即往京城方向赶,但到了京城之后,多铎早已病逝。
不承想,早先被多尔衮构陷幽禁的肃亲王豪格隔天病死狱中。又过了几天,顺治的嫡母——孝端皇太后也驾崩了。
丧事办完之后,陕西、山西传来捷报,多尔衮心情舒畅不少。
顺治七年(1650)的一天,朝鲜派使者前来进贡,同时呈送了一则奏章,是为了请求清朝帮助朝鲜驱逐倭寇。但多尔衮以帮助朝鲜驱逐倭寇为由,将两位十八九岁的朝鲜公主占为己有。
此后,多尔衮日日沉迷于美色,身体也渐渐虚弱起来,没过多久,竟病逝了。多尔衮逝世后,许多早已看不惯他的大臣纷纷弹劾他。最后,顺治细数他种种罪行,将他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