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被攻陷后,南京的警报声响起,马士英顿时慌乱了起来,连忙派党羽前去应敌。但跟随马士英的多为只知道阿谀奉承的人,并没有多少英勇胆识和兵法才学,因此,只会谎报军情,以应付朝廷。
没过多久,清军就杀入明军军营。明军将士四处逃窜,镇江很快就失守了。消息传到朝廷,弘光帝突然从淫乐之中清醒过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马士英才知道弘光帝在听说清军将要攻陷南京的时候,就带着宠妃偷偷逃走了。果然是本性难移,连逃跑都不忘带着最爱的美人儿……马士英连忙将泪眼婆娑的太后、皇后等人安排妥当逃离南京。
面对如此局面,总领京中军务的赵之龙也无可奈何,只能投降。
正因如此,多铎很快就带着部队进入京城安抚民心,顺带整顿军队。第二天,待部队稍稍整顿好,他就带着士兵往弘光帝逃往的芜湖前进了。话说弘光帝为何要向芜湖逃去,原来他听到清军即将到来的消息正慌乱之际,一旁的太监出了个主意:“驻守在芜湖的黄得功或许可以保护陛下。”这才有了弘光帝连夜逃往芜湖寻求生机的后话。
前去捉拿弘光帝的清军半路上遇到了前来支援南京的明将刘良佐,但刘良佐并未与狭路相逢的清军斗争,而是直接投降清军,甚至做了清军的头阵前去芜湖。
正当此时,弘光帝总算寻得了江南四镇总兵之一黄得功,见到救命稻草他喜出望外,但黄得功看见弘光帝如此狼狈却大吃一惊,连忙问道:“陛下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还未带侍卫?”
弘光帝上前紧握黄得功的手,说:“南京危急,我现在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想到你,因此连夜逃出来依靠你,希望你可以保护我啊!日后定会记你大功!”
黄得功眉头紧锁,叹息一声:“唉!恐怕臣子我也无能为力,刚与敌军左良玉大战一场,虽获得了胜利,但我军元气大伤,伤亡惨重,哪还能肩负起保护您万无一失的责任呢?”
但弘光帝听不进去,握着黄得功的手更加紧了,甚至带着祈求的眼神,说:“除了你,再无他人了啊!”说完不禁落泪。
黄得功见状,无可奈何,只能答应……
等到与清军隔江相望的时候,黄得功乘着小船前去应战,但刚坐到船上,就远远地听见对面有人大声劝他投降,仔细一听,竟然是刘良佐的声音。黄得功不禁恼怒起来,斥责道:“你如此轻贱,见风使舵,这么快就降了清军,可恨哪!”
但他话音刚落,就被对面的弓箭射中喉咙,惨叫一声就毙命了。
明总兵田雄见状慌了神,立即命人将弘光帝与他的爱妃送到清营,希望自己能逃过一劫。弘光帝被送到清营后,被押送去了南京,最后与他的爱妃携手赴黄泉了……
就此,江南被清军占领。正是此时,李自成也被灭了。
但没过多久,又传来警报声。原来,东南一带又有明朝的嫡系子孙称帝——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唐王朱聿键于福建称帝。
多尔衮的眉头刚松没几天,这又紧皱了起来:“明朝的子孙消灭不尽啊,现在该如何是好!看来要将东南攻下还得费心思。”
大学士范文程提议道:“不如派洪承畴前去荡平东南,他文武双全,必定是最佳人选。您也不要过多担心,现大局已定,东南一带终究会收归于咱手上的。”
多尔衮也想不出其他人选,于是就派洪承畴前去。洪承畴本想推脱,但见多尔衮如此坚持,就只能领命前去征讨。
然而,鲁唐二王却未被清军消灭。
之后,多尔衮又派博洛等人南下进攻鲁唐二王,还派平西王吴三桂与豪格向四川进军。
博洛到了杭州之后,十分苦恼难以讨伐,得知唐鲁二王虽为叔侄关系,但双方水火不容时,不禁大喜。毕竟是“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同一族系,二人都希望对方是自己的藩属。二人互不相让,自然成为敌人,就不会联合起来抵御清军。
博洛便想由此打开征伐新局面。在清军的强劲攻势下,鲁王乘海路逃走了。随后,博洛又领兵继续向福建进攻唐王。
相比于贪图享乐的弘光帝,唐王并无成群的妻妾,只有一个贤妻——曾妃。因此,面对清军追击之时,唐王仅带着曾妃逃走了。
但他们还是没有逃过清军的追击,曾妃被掠去,唐王也被抓捕。曾妃知道唐王没有后路了,就忍着悲痛跳河自尽了。
得知消息的唐王悲痛欲绝,多次想自尽,但无奈于清军的看守森严,不能如意,最后连续几天不吃东西,绝食而死……
与此同时,平西王吴三桂与肃亲王豪格进攻四川。自称大西国皇帝的张献忠占据了四川。
经过一番战斗,吴三桂和豪格击败张献忠,占领四川。
蔡公曰
南中义旅,屡仆屡兴,其弊在散而无纪,涣而不群。唐、鲁二王,以叔侄之亲,亦自相水火,独不思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曩令戮力同心,共图兴复,则清将虽勇,亦多属酒色之徒,岂必不可敌者,乃满盘散沙,不值一扫,鲁王遁,唐王俘,东南遗老,大半沦亡,宁不可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