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明第一谋士

这位屡请不至的青田名士姓刘名基,字伯温,是明朝开国的第一谋臣。他在元朝至顺年间考取进士,通古博今,尤其精通象纬学。当时的人们谈论起江左的人物,首推刘伯温。江浙一带的官吏,屡次想要起用他,却都被他婉言推辞。后来,在胡大海的推荐下,朱元璋三翻五次请他出山,他都没有答应。后来,他见朱元璋再三邀请,又在游历西湖时看到西北一带的朱氏有天子气象,于是决定应天顺人,也不负自己的平生志愿,遂整装出发,直达应天(今南京)。

朱元璋听说刘伯温来了,急忙下阶恭迎,赐他上座。他俩谈古论今,刘伯承对答如流。朱元璋非常高兴,对刘伯温也很是赏识,更是信任他的本事。他请教刘伯温在如今的局势之下,自己应当如何应对。刘伯温告诉朱元璋,现在他已经占据金陵,地势上有很大的优势,要成大事,应该扫除东南的张士诚和西北的陈友谅,方能北定中原。朱元璋听完,对二人的势力有所顾忌,担心不能轻易剿灭。但刘伯温却说,御敌要分轻重缓急,用兵贵在先后之序,所以应该先全力铲除地处上游的陈友谅,陈氏灭亡后,张氏势单力孤,就可以手到擒来了。朱元璋听完很高兴,马上命人修筑礼贤馆,让刘伯温入住。宋濂、章溢、叶琛三人,也都住在馆里。不久,朱元璋只留下刘伯温主持军务,而且军中事务无论大小,一律都向他咨询。刘伯温也感其知遇之恩,知无不言。

这天,朱元璋正在检阅兵马,忽然听说陈友谅攻下了太平,并让部下杀死徐寿辉,还借采石镇五通庙为行宫,自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随后,陈友谅调集水兵,打算从江州直达应天,颇有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气势。

警报传到应天,朱元璋便召集众将士前来商议。众将纷纷献计,有的说应该出城投降,还有的说应该逃往钟山,等将来再收复。只有刘伯温不发一语,后来朱元璋屏退所有人,只留下刘伯温,与其商议了许久。

等朱元璋再次出来时,众人还想献计,朱元璋一概不理,只命参谋范常给胡大海写信,让他攻打陈友谅的后方信州,从而牵制陈友谅的后方。朱元璋又召康茂才入内,对他说:“听人说你与陈友谅的关系不错,我打算让你给陈友谅写封诈降书。”没想到陈友谅真的中计了。于是,朱元璋按计划兵分多路,专等陈友谅前来,打他个落花流水。

不到一天,陈友谅果然乘船东下。到了大胜港的时候,他看见前面有重兵驻扎,担心会被袭击,只好退出大江,径直去找江东桥。到了那里,他没有看见康茂才,这才知道是中计了。还好船多人众,陈友谅并不惊慌,便下令向龙江进发。刚到龙江,天气炎热,朱元璋早已埋伏在此。他命部下及时休整,打算趁雨攻打陈友谅。

不久,大雨倾盆,朱元璋立即命令将士下山拔掉栅栏,然后竖起红色旗帜。陈友谅见栅栏被拔,就领兵力争。不一会儿,雨忽然停了,朱元璋又改竖黄色旗帜,并使劲击鼓。常遇春等人从左路杀出,徐达从右路杀出,把登岸的敌兵通通赶到水里。随后,朱元璋的部下张德胜、朱虎又带着水兵杀来,吓得陈友谅不知所措。偏偏水里风浪也与他作对,把陈友谅的数百艘兵船一齐搁在浅滩上。朱元璋此时天时地利人和,杀得陈友谅急乘小舟,飞桨逃出。

随后,朱元璋的部下徐达又收复了太平,胡大海也攻下了信州,冯国胜等人夺取了安庆。陈友谅见状,不肯罢休,派张定边攻打安庆,李明道攻打信州。没想到,安庆竟然被张定边夺下。朱元璋派李文忠前去支援信州,生生擒下李明道,押送到了应天。

朱元璋不甘安庆被夺,于是又造下龙骧巨舰打算亲自率兵再次攻打安庆。刘伯温却说,安庆城墙高而坚固,要慢慢攻打,建议朱元璋不如先去攻打江州,捣了陈友谅的老巢。于是,朱元璋直接西进攻打江州。

朱元璋攻打江州的消息传到陈友谅那儿,他还以为是误报。等到城外鼓角喧天之时,陈友谅才知道敌兵果然来了,慌忙整兵防守。幸得江州地势依山傍水,非常坚固,一攻一守相持两天,城池仍完好如故。陈友谅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不承想到了夜里,朱元璋的士兵竟然登城杀入,急得陈友谅手足无措,只好带着夫人逃到武昌。原来刘伯温早已想好计谋,朱元璋采纳后,计算好江州城墙的高度,让工兵在船尾搭造天桥,趁着黑夜直逼江州城下。天桥的高度刚好与城墙吻合,朱元璋的将士不费什么力气就杀入了城中。蒙在鼓里的陈友谅还以为朱元璋的部队是什么神兵天降,只好仓皇逃走。

然而,江州城刚刚被朱元璋平定,浙东却传来警报,说胡大海、耿再成二将被人刺杀身亡。朱元璋大吃一惊。

蔡公曰

朱氏之得胜,全属刘基之功。陈友谅既得太平,即乘胜东下,声势锐甚,金陵诸将,议降议避,莫衷一是,元璋虽智不出此,然非刘基之密为定计,则未必全胜。史传多归美元璋,此系善则称君之常例,演史者所当推陈出新,不得仍如史官云云也。天生一朱元璋,复生一刘伯温,正所以成君臣相济之美,非揭而出之,曷由显刘青田之名乎? Vd/33A+DLA6ExIoPCU46WSK3IJWUmM42ZoMWI7b27dB/isl7wuavmKDZ/p1iuqA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