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去世,于是把军中所有事务交给李文忠处理,并且告诉军营里的将军和士兵,让他们以后要全心全意地听李文忠的指挥。交代完这一切,他就病逝了。
明太祖听到这个噩耗,心中十分悲痛。常遇春一生勇敢果断,冲锋陷阵永远在最前面,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总能出奇致胜,大家都非常敬重他。太祖追封他为开平王,谥号忠武,像当年宋太宗祭奠赵普一样来祭奠他。
处理完这一切,太祖下令让李文忠接替常遇春的职务,命令他和徐达一起攻打庆阳。没想到半路上听说有元朝的军队攻打大同,李文中当机立断,决定先去支援大同。
平定大同后,李文忠抓紧时间赶往庆阳,没想到还未到就收到庆阳已经被攻下的捷报。这真是个好消息!
等各路军队稍作调整后,朱元璋说:“虽然咱们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元主一直没有投降,扩廓帖木儿多次侵犯我们的边界,所以现在我想要各位北征,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扩廓帖木儿多次侵犯我们的领土,无非是仗着元主,擒贼先擒王,我们直接打倒元主不就好了吗?”
明太祖考虑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扩廓帖木儿对咱们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我们不能不管他,而舍近求远攻打元主。现在,我想让大家兵分两路,一路直接抵御扩廓帖木儿的侵略,另一路去攻打元主。”大家听了觉得可行,很快就出发了。
徐达带领军队在安定与扩廓帖木儿对战。由于明军队伍士气高涨,犹如神助,无人能挡,扩廓帖木儿眼看大势已去,就带着妻儿落荒而逃。本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逃到黄河岸边的时候,他看到河里飘过一个很粗的浮木,急忙带着妻儿跨上浮木去投奔和林了。
在安定的战役中,明军大获全胜,还收缴了很多物资。李文忠带着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攻下兴和、察罕诺尔、开平。后来,听说元顺帝已在应昌病逝,由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
李文忠想:“这时候,他们肯定没有防备,趁机偷袭,定能大获全胜。”爱猷识理达腊是个胆小怕事的君主,收到明军偷袭的消息后,甚至不敢反抗,直接带着文武百官和后宫嫔妃逃走了。没想到他们还是慢了一步,明军先锋已经赶到,截杀了大部分朝臣和妃嫔,爱猷识理达腊勉强逃出生天。
几个月后,徐达、李文忠带着大部队凯旋。明太祖很是高兴,为了表示尊重,亲自到郊外迎接他们。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太祖册封群臣,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大家叩首拜谢。
北边虽然已经平定,但是扩廓帖木儿逃回和林后,元主仍然很看重他。他继续发兵侵扰明朝的边境。太祖只好再次令徐达为大将军攻打和林。徐达这次任用了一个名叫蓝玉的都督为先锋。他来到北边时,正巧碰到扩廓帖木儿的部下在河边喂马喝水,当机立断,冲过去抢下数百匹战马。
大家乘胜追击继续向北征战。蓝玉害怕元军设有埋伏,就号召大家停下。没想到明朝的将士都不肯听他的话,一心想要灭掉扩廓帖木儿。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果然有埋伏,将士们这才知道不能轻敌。大家进退两难,幸亏徐达带兵前来支援。
洪武八年(1375),扩廓帖木儿因病去世。明太祖为此感叹:“他是唯一一个始终不愿意向我臣服的人,我愿意称他为真正的奇男子!”
蔡公曰
扩廓、李思齐,皆元室大将,一则驻兵太原,遇敌劫营,仓猝惊溃,一则称长关中,闻敌即退,穷蹙乞降。始何其悍?终何其衰?得毋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者耶?张良弼辈,更出思齐下,良臣虽悍,困守庆阳,已同瓮鳖。晋、冀下而秦、陇去,虽有鲁阳,不克返戈。然原其祸始,莫非自离心离德之所致也。观元室之所以亡,益知涣群之获咎,观明祖之所以兴,益信师克之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