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本就对汪罕接受札木合投降、擅自收兵回家未曾知会自己的事情,颇为不满。此时,他见汪罕把所有战利品据为己有,既不与自己分享,也不差人来报大捷喜讯,心中不由得再生嫌隙。然而,铁木真却未将不满之情露于言表,一句“随他去吧!”便将此事翻篇。
事后,铁木真再次联合汪罕一起攻打乃蛮。
部队行至不亦鲁黑汗所在的额鲁特时,不亦鲁黑汗闻风丧胆,直奔阿尔泰山逃走。铁木真穷追不舍,擒住了不亦鲁黑汗手下头目脱孛鲁,并从他口中得知不亦鲁黑汗早已逃之夭夭。铁木真无奈,班师回营,不料行至半道,竟遭遇薛吾撤率领的乃蛮部众的伏击。
铁木真驰入汪罕营帐,与汪罕约定明日再战乃蛮。
次日,天刚微亮,铁木真营内已是摩拳擦掌,整装待战,与之遥望的汪罕部却寂静一片,状似无人。铁木真见有异,忙着人查探。原来汪罕听信札木合谗言,认为铁木真日后必会生变,连夜带着人马溜走了。铁木真当时尚不知汪罕为何临阵脱逃,但他却明白,汪罕的此番行为足以撼动自己部族军心,此时已不适合再战,不如退兵,探得原因后再行打算。
话说汪罕返程间被乃蛮将领曲薛吾等追击偷袭,汪罕不敌,不但粮草、物资被劫,连儿媳、孙子等人也尽被掳去。汪罕无奈,只得派人向铁木真求援。
使者来到铁木真处说明来意,铁木真冷笑道:“前番弃我而去,今日又来相求,到底是何用心?”使者忙解释,只因误听札木合谗言,才会撤兵,今日若肯相救,定当感激不尽,以后再不会听信谗言。这使者极善言词,铁木真怒火渐消,命手下四将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博尔忽跟随使者,带上军马前去相助。
四将带兵马行至阿尔泰山附近,闻战鼓如雷,厮杀之声不绝于耳,料知前方有战事,遂登山眺望。只见汪罕部被乃蛮军杀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汪罕之子鲜昆坐骑受伤,眼瞧着就要被乃蛮人生擒,多亏木华黎等出手相救,鲜昆才侥幸逃脱。四将一来,战局随之改变。乃蛮将领曲薛吾等转胜为败,也顾不得掳劫而来的粮草、俘虏了,弃盔丢甲,落荒而逃。
四将把乃蛮劫掠汪罕部的人、物一概归还鲜昆,让其带回。
鲜昆回家,把事情禀告父亲汪罕。汪罕直言,自己曾被铁木真父亲相救,如今独子鲜昆又蒙铁木真相救。四将只有博尔术独自前来,汪罕便托博尔术带话给铁木真,说想让独子鲜昆与铁木真结为异姓兄弟。
博尔术禀告铁木真,铁木真认为先前汪罕虽未真心待己,但现在感恩思过,结拜也未尝不可。
铁木真前往土兀剌河,认汪罕为义父,与鲜昆结拜为异姓兄弟,并同汪罕部约定凡事面商,共同御敌,不可再听信谗言。
定下盟约后,铁木真欲和汪罕结成儿女亲家,进一步巩固两部族的关系。他让长子术赤求娶汪罕女儿抄儿伯姬,正巧鲜昆之子秃撤哈也想娶铁木真长女火真别姬为妻。铁木真听闻,觉得亲上加亲挺好。但鲜昆觉得术赤出身不够高贵,极力反对此门婚事,为此,亲事只能搁置,两部再生嫌隙。
札木合见有机可乘,便暗中策动铁木真手下阿勒坛、火察儿、答力台三人叛走,归顺汪罕。三人对铁木真素怀不满,这番前来,竟同札木合一道向汪罕进谗言,说铁木真怨恨婚事未成,与乃蛮私下串通,要来害汪罕,汪罕不信。
过了数天,鲜昆问父亲为何不信札木合及阿勒坛等人的话,汪罕说自己老了,不能负了铁木真,你若信不过铁木真,就自己看着办吧,只是要谨慎小心行事才好。
鲜昆从父亲处出来,与阿勒坛定下毒计,假装允婚,诱铁木真前来杀之。
铁木真中计,只带了几名亲兵直奔汪罕处,路遇旧日麾下明里也赤哥家,稍作休息。明里也赤哥提醒铁木真汪罕部出尔反尔,定然有诈。
铁木真警惕起来,以路远马疲为借口,遣手下不合台、乞剌台前往赴宴查看消息。等了几天后,两人未有音信,铁木真率百人中途等候。汪罕部一个名叫乞失里的牧人,因不满鲜昆失信,前来铁木真处报信,此时正好相遇。铁木直闻听鲜昆率大军前来,忙登山远眺,观察情形,又遣手下入山中暂避,当夜平安。
第二日,鲜昆率大军来犯。铁木真与众将商议,决定听从畏答儿的意见,前后夹击。畏答儿请命愿为先锋,他的好友折里麦素也请命追随出战。铁木真见有部将如此忠勇,忍不住夸赞起来。其余部众听闻,纷纷请缨,愿誓死一战。
畏答儿绕到山前,与汪罕部先锋只儿斤交锋。战场上,只儿斤勇毅,畏答儿却不惜命,两下相交,只儿斤败。汪罕部又派秃别干救援。汪罕部人多势众,畏答儿差点儿被秃别干刺中丢了性命,危急中被兀鲁相救。兀鲁战退秃别干,未得片刻休息,又迎汪罕部董哀,恶战一场,方击退董哀。汪罕部火力失烈门又领军来战,遥见铁木真的军旗竖立,知是铁木真前来,便直杀扑来。博尔术、博尔忽连忙护主,却只能与他打个平手。铁木真三子见状也杀过来,却被火力失烈门设计出逃,他还派人困住了前来追赶的博尔术。
鲜昆见状下令生擒铁木真。就在危急时刻,术撤带一箭射中鲜昆面部。主将受伤,汪罕部只得边战边退,博尔术等人趁机杀出一条血路逃出。
此战胜利后,铁木真召集部众,准备进攻汪罕部。
铁木真之待汪罕,不可谓不厚,而汪罕则时怀猜忌,谋害铁木真,天道有知,宁肯佑之!当鲜昆妻子被掠之时,若非四杰赴援,则被掠者何自归还?乃不思报德,阳许婚而阴设阱,诱铁木真而帖木真不至,鲜昆当日,宜亦因计之未成,而幡然悔悟,借以弭衅可也,不此之图,犹欲潜师掩袭,出其不备,彼自以为得计,而其如天意之不容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