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
要想了解这句谚语的由来,就不得不提及阿兰郭斡和她的五个儿子。
阿兰郭斡是朵奔巴延的妻子。相传,一天,朵奔巴延和哥哥都蛙锁豁儿一起外出放牧。到不儿罕山时,他们见山中绿树成荫,古树参天,景色颇为秀丽,便携手而行,上山游览。只见山顶云雾缭绕,似与天接。云开雾散处,放眼望去,山下溪河蜿蜒曲折,河流所到之处,水草丰美,真的是一处宜居的好地方!
朵奔巴延想迁居于此,哥哥都蛙锁豁儿望到山下一行人中有一俊美姑娘,想帮弟弟求亲,聘此女为弟妇。
这个美丽的姑娘就是阿兰郭斡。听到朵奔巴延想娶自己为妻时,她娇羞地低下了头。阿兰郭斡的外公看到此景,便应允了这门亲事。
婚后,朵奔巴延和阿兰郭斡开启了幸福甜蜜的生活,他们的长子布儿古讷特和次子伯古讷特相继出生。
可惜,好景不长,兄长都蛙锁豁儿在一场大病中离世,伤心不已的朵奔巴延带着妻儿迁居妻族所在地不儿罕山,过起了逐草而居的惬意生活。不承想,快乐总是那么短暂,朵奔巴延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把妻儿托付给连襟玛哈赉照顾。
阿兰郭斡一开始还因丈夫早亡而悲痛欲绝,后来时日渐长,家事又有玛哈赉一力承担,她未经生活苦楚,便渐渐释怀,仍旧如往常般生活。
一年后,阿兰郭斡产下一男婴。男婴尚未断奶,她又怀孕,产下一名男婴。周遭的人议论纷纷。然而,阿兰郭斡毫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并为这两个孩子取名不衮哈搭吉和不固撤儿只。没多久,阿兰郭斡再次怀孕生子。这一子的哭声格外嘹亮,眼睛呈现别致的灰色,有别于蒙古人的栗黄色瞳孔,再加上生产时有祥光笼罩,一切迹象皆不凡。这让阿兰郭斡坚信这个儿子将来必有大作为,因而分外疼爱他。此子名曰孛端察儿。
此时阿兰郭斡与丈夫朵奔巴延所生的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年,眼见寡居的母亲连生三子,很是不喜。他们私下认为,除了玛哈赉,家中并无其他男子往来,莫非这三个孩子是玛哈赉与母亲的私生子?兄弟俩的议论被母亲阿兰郭斡得知,阿兰郭斡便把两个儿子叫到房中,对他们说,这三个孩子实乃天授,是天人赐予我的珍宝,日后他们是要做帝王的。
两人原本不相信,谁知入夜果见一道白光闪进母亲阿兰郭斡的房间,黎明又从房间内一闪而出。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兄弟俩揉了揉眼睛,不由得信了母亲的话。
时光易逝,转眼间,五兄弟中最小的孛端察儿迎来了自己的十岁生日。阿兰郭斡杀羊煮肉,又取出美酒与五个儿子共饮为乐。酒过三巡,阿兰郭斡对儿子们说:“我现在老了,若有一天我不在了,希望你们兄弟五个念在一母同胞的情分上,能够和睦相处,不要争吵打闹。”说罢,又让五个儿子各取一支箭来。五子依命,取来箭放在手里。阿兰郭斡让他们把各自手中的箭折断,此时就连最小的儿子孛端察儿也能轻松把箭折断。阿兰郭斡看过微微一笑,又让他们另取五支箭放在一起,看谁能折断。此时,五支箭犹如罩了金刚铁布衫,任凭五人如何用力,都折不断。就在五个儿子面面相觑时,阿兰郭斡微笑道:“一木易折,众木难摧,兄弟一定要团结一心。”五个儿子这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过了数年,阿兰郭斡偶感风寒,后来病情越发严重。她自知时日无多,便把五个儿子叫到床前交代后事。阿兰郭斡一再叮嘱五个儿子不能忘记折箭的事情,要他们一定团结一心。言毕,她便溘然长逝。
五个儿子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便把家产一分为四,独独没有小儿子孛端察儿的。孛端察儿不服,说自己也是母亲的孩子,为什么不分给自己财产?奈何几个哥哥早串通一气,说他年纪尚幼,没有分家的资格,家中只有一匹秃了尾巴的马可以给他。至于饭,他可以轮流到几个哥哥家吃。孛端察儿继续争辩,却寡不敌众,只能无奈接受。
然而,他每次到哥哥家吃饭,哥嫂都不怎么热情。孛端察儿也是个有骨气的人,心想大丈夫在哪里寻不到活路,何不出去闯闯?于是,他带上弓箭,骑上那匹马仗剑闯天涯去了。
走啊走,他来到巴尔图鄂拉时,见这个地方水草丰茂,依山傍水,心中甚为满意,便筑起草舍,定居下来。
这日,他出门找食物,见一只黄鹰捕了只野鹜在那大快朵颐。孛端察儿计上心头,想若是自己捕了这只黄鹰帮自己猎食,岂不美哉?说干就干,他把那匹本来就秃得没几根尾毛的马牵来,揪下几根马尾,然后用马尾结成绳子,趁黄鹰吃食抬头的空隙,一把套住鹰头。
孛端察儿捧着黄鹰对它说:“我一个人很孤单,咱俩做个伴吧!我打了食物喂你,你若捕了食物就供养我,行吗?”黄鹰也很聪慧,竟然听懂了。从此以后,他们相依相伴。
冬去春来,黄鹰捕下的野鹜太多,他们食用不完,除了风干,还能拿到附近与人以物易物,换些马乳饮用。
孛端察儿发现附近村民没有首领,于是,他与自己的四个兄弟联起手来,一同把附近的村民纳入自己的部落。至此,家族人口渐盛,到第五世合不勒时,这位孛端察儿的直系后人被推举为蒙古部首领。
谁能想到这个在唐朝时与邻近部落打仗、屡打屡败被迫逃入山中的蒙兀室韦(蒙古人祖先部落名),在朵奔巴延这一支血脉的延续中又逐渐繁盛起来了。
按《元史·太祖本纪》,载阿抡果斡(即阿兰郭斡)事,谓其夫亡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惊觉遂有娠。产一子名孛端察儿。《源流》谓梦一伟男与之共寝,久之生三子。《秘史》谓黄白色人,将肚皮摩挲。是姑勿论,惟史家于帝王肇兴,必述其祖宗之瑞应。姜嫄履敏,刘媪梦神,真耶幻耶?未足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