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当了皇帝,母亲杜氏就成了皇太后,要接受群臣朝拜。杜氏并不喜欢,反而愁容满面。有人问她:“人人都说母以子贵,如今儿子贵为天子,太后为什么满面愁容呢?”杜太后说:“圣人说过,当皇帝很不容易。天子在万民之上,要是能让天下臣服,就能安稳过一生,但要是个无道昏君,恐怕连当普通人也不能了。”太祖听说以后,前来拜谢说:“儿臣谨遵慈母教诲,不敢有违。”
中书令李筠深受前朝周太祖厚待,对于赵匡胤当皇帝心存不满。北汉国主刘钧听说了,便约李筠一起起兵。李筠的长子李守节拼命阻止父亲叛乱,但李筠却铁了心要为大周出一口气。他一边派周光逊前往北汉求援,一边命儋珪偷袭泽州。很快,两路就都有了消息。
儋珪偷袭泽州成功,北汉刘钧也亲自带兵前来援助。刘钧想要让李筠做北汉的平西王,但李筠拒绝了。李筠很后悔,因为北汉援军实在太少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好派李守节守城,自己带兵南下。
太祖得知消息,命石守信为统帅,高怀德为副帅,出兵北征。高怀德刚刚结婚,只能把公主留在家里,为国效力。
除了石守信、高怀德这一队,太祖还派了慕容延钊、王全斌从东路出兵,夹击李筠。走到长平时,他们与李筠的部队遭遇了。李筠与石守信、高怀德都是旧识,就认为只要自己招募他们,他们一定会投降,于是便朝着他们喊:“两位将军为什么甘心侍奉贼?快快投降跟我杀入汴都,将功补过。”
石守信愤怒地说:“李筠,你原本也是唐、晋旧臣,还不是投降了周?唐、晋亡国你坐视不理,宋太祖登基故君无恙,你反而要造反,这是什么道理?赶紧下马,免你一死!”
石守信的话还没说完,高怀德却已经等不及了。他率领士兵与李筠杀在一处,一直杀到天黑才各自回营。第二天正在交兵之时,慕容延钊到了,一举便把李筠的部队打败了。石守信和高怀德也趁势追杀,李筠只能回营。
第二天,慕容延钊、高怀德正面诱敌,等到卢赞、卫融等人和李筠一起出战,石守信的伏兵就从旁杀出。卢赞、卫融大败,李筠独木难支,只好逃跑。王全斌此时早已占领李筠的营寨。太祖率军亲征,不多时也赶到了。各路兵马攻向泽州,一路上,摧营拔寨,斩杀了卢赞,生擒了河阳节度使范守图,卫融和李筠只好逃往泽州。
宋军将泽州团团围住,儋珪见宋军势大,居然弃城而逃。李筠见大势已去,便决定自焚。李筠的小妾刘氏有身孕,哭着逃走了。宋军将领马全义攻破城门,王全斌率军杀入,活捉卫融。太祖劝卫融投降,卫融却说:“你敢负周,我不负汉!”太祖大怒,命士兵用铁锤击打卫融前额。卫融血流满面,大喊:“死不负主,死也值得!”太祖心生怜悯,命卫士给他松绑,任命他为太府卿,卫融这才投降。
第二天,宋军打到潞州,李守节大惊失色,向北汉求援。哪知道刘钧见事情不妙,早就逃跑了,李守节只好束手就擒。太祖来到城下,李守节就出城趴在地上请死。太祖不是善恶不分之人,不仅没有杀他,还封他为团练使,赐给他锦带。太祖走后,李守节找回父亲的小妾刘氏。李守节死时膝下无子,幸好刘氏生下一个男孩,保全了李家的香火。
太祖刚刚回朝几天,南唐就派来使者呈上节度使李重进的一封密信。当年李重进与太祖分掌兵权,太祖登基后,李重进有些害怕,正巧此时太祖派陈思诲安抚他,李重进就打算与陈思诲一起进京。
但是,他的副将向美、湛敬等人却认为,李重进一旦到了汴京,太祖就会对他不利。向美甚至说:“宁我负人,勿人负我,应该趁宋军刚刚打过潞州,人困马乏,赶紧举兵攻打汴京。”李重进认为,自己兵少,恐怕不能成事。湛敬便提出,向南唐借兵,大事可成。
李重进没想到的是,南唐早已把他的密信给了太祖。李重进还在等南唐援军,宋军就已经打来了。祸事是向美、湛敬二人引出来的,两人只好硬着头皮前去迎敌,由李重进坐镇城中。没想到,刚一交战,向美就阵亡了,战死士兵过半。李重进吓得面如土色,还没哆嗦完,宋军就已经入城。于是,李重进放了一把火,全家自焚,湛敬被抓住斩首。只可怜陈思诲,在监狱之中被逆贼杀死,太祖能做的只是将其厚葬。
建隆二年(961),天下没什么大事发生,赵普却急得不行,太祖将慕容延钊派到山南东道做节度使。夏天刚刚过去,太祖和赵普在殿内乘凉,太祖感叹说:“后唐之后的几十年里,天下乱战不休,朕打算息兵安民,让世人安享太平,爱卿认为应该怎么做呢?”
赵普回答说:“陛下有这样的想法是百姓的福气。我认为,这么多年的战乱,都是因为藩镇割据,君弱臣强。要是削减了大臣的兵权,加以节制,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第二天,太祖就命人在偏殿设宴,召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赴宴。酒过三巡,太祖屏退左右,说:“没有你们,就没有朕的今天,但当天子可比当节度使难多了。自从登基以来,朕一年多都没睡过安稳觉了。”
石守信等人赶紧起身问:“陛下有什么忧虑吗?”
太祖微笑着说:“朕和你们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么话就直说了。皇帝这个位置,谁不想做呢?”
石守信等人吓得跪在地上连连叩头:“陛下何出此言?此时天下大定,谁敢有异心?”
太祖说:“你们忠心耿耿,但难免会有部下贪图富贵,在暗中怂恿你们啊!一旦发生兵变,黄袍加身,即便你们没有心思,也是骑虎难下。”
石守信等人跪在地上,哭着说:“臣等愚昧,请陛下给出一条生路。”
太祖说:“众卿平身吧,朕有话说。”等众人都站起后,太祖接着说:“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生老病死最多不过百年。多攒金银,多享清福,子孙有钱花,就没什么遗憾了。朕为你们着想,认为你们不如现在就不当官了,多买些良田颐养天年,不是更好吗?朕愿意跟你们世世代代结成姻亲,上下相安,君臣无忌,这岂不是上策?”
石守信等人再三叩头,随后才各自回家。第二天,他们纷纷上书称病,请求辞官。于是,太祖封石守信为太平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收回兵权,派到各地方去。高怀德被任命为归德节度使,撤销了殿前副都检点的职务。这些将领退出朝堂,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这就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赵普惩前毖后,力劝宋祖裁抑武夫,百年积弊,一旦革除,读史者多艳称之。顾亦由宋祖智勇,素出诸将右,石守信辈惮其雄威,不敢立异,乃能由彼操纵耳。不然,区区杯酒,寥寥数言,宁能使若辈帖服耶?然后世子孙,庸弱不振,卒受制于夷狄,未始非由此成之。内宁即有外忧,此方正学之所以作深虑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