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香孩儿飞黄腾达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在洛阳的夹马营中,一个被奇异香味环绕的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人们都称他为“香孩儿”。

赵匡胤,祖籍涿州,家中世代为官,只是官职越做越小。他父亲赵弘殷,只是禁军的一个将领。

香孩儿长大后,容貌雄伟,性格豪爽,人人都觉得他必成大器。赵匡胤经常在军营中玩耍,练就了骑马射箭的本事。母亲劝他读些书,他却说:“治世用文,乱世用武。如今世事纷乱,我愿意练习武功,安邦定国,出人头地。”母亲却不信他的话,很是生气,依旧要他读书。

后晋灭亡,辽兵占领中原地区,对百姓的统治十分残酷。赵匡胤此时已经二十几岁,得知消息后便打算参军。他的父亲在凤翔打了胜仗,升为都指挥使。赵匡胤听到父亲立功,更是急着想要上战场。他不顾母亲的劝阻,偷偷出发,前往襄阳。

赵匡胤不认识路,走得又急,本想去西边投奔父亲,却误打误撞去了南边。走到咸阳,他身上已经分文全无,便打算找个庙宇投宿。庙里的小沙弥看他不像有钱人,便出言讥讽,不想让他留宿。赵匡胤再三恳求,小沙弥都不答应。赵匡胤勃然大怒,便与小沙弥动起了手,并把他打倒在地。其他的小沙弥见赵匡胤打人,赶紧去找师父。

没一会儿,庙里便走出一位老僧。赵匡胤见到老僧,赶紧拱手致敬。没想到,老僧却忙不迭地还礼,一边还礼一边说:“小徒无知,冒犯贵人,请勿见怪。”

赵匡胤心中纳闷,自己算什么贵人,便就与小沙弥争执一事道歉。没想到,老僧却说:“点检做天子,已有定数,又何必谦虚呢?”

赵匡胤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便问点检是谁,老僧却打起了哑谜,说:“日后自见分晓,此时不便多说。”随后,就让小沙弥给赵匡胤安排住处,自己和赵匡胤前往大堂喝茶。

赵匡胤自觉前途未卜,便向老僧请教。老僧便说:“夹马营已经呈现异兆,施主后福不浅。”随后,便让赵匡胤向北出发,并拿出一些银钱给他做盘缠,结个善缘。赵匡胤连连推辞,老僧却非常坚持。赵匡胤只好收了银钱,前往卧房休息。

第二天与老僧一起用过饭,赵匡胤便要出发。老僧又送给赵匡胤十六个字: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日重光,囊木应谶。道了声珍重,赵匡胤便背起行囊出发了。

赵匡胤一路向北,过了汉水,看到一面写着“郭”字的大旗,不禁想起老僧说的遇郭则安。他向大营走去,告诉执勤的哨兵说是前来投军的。他报出身世后,哨兵便为他通报。此营的统帅是日后的后周太祖郭威,此时他还只是后汉的枢密使。后汉隐帝刚刚即位,河中、永兴、凤翔三镇节度使造反,郭威奉命西征,在途中休息。

郭威见赵匡胤相貌奇伟,马上对他看重了几分。又得知赵匡胤乃是同僚的儿子,便留他在帐下征战。前往河中的路上,赵匡胤表现得十分勇猛,屡立战功。河中叛军领袖李守贞战死,河中被平定,赵匡胤更受器重了。

郭威篡位,建立后周,赵匡胤便被封为东西班行首,兼滑州副指挥。没多久,又被提拔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周世宗柴荣即位后,赵匡胤便进入禁军。北汉刘崇认为世宗刚刚即位,国内不稳,便率领三万精兵,联合辽一万骑兵进攻高平。

世宗抵达高平后,两军开始交锋。汉军势大,兵强马壮。没多久,樊爱能和何徽两员将领便投敌了。周世宗火冒三丈,亲自率军督战,命军队冲锋。刘崇见世宗亲冒锋矢,便派人一起放箭,打算趁机射死世宗。幸好亲兵及时用盾牌护住了他,这才没让刘崇得逞。

赵匡胤见此情景,便率领兵将杀入敌阵,杀退敌军。世宗趁敌军败退,赶紧率军追击。汉兵阵形逐渐散乱,而周兵越战越勇,穷追不舍。刘崇退到河东,闭门严守。樊爱能、何徽等人被关在城外,被周世宗抓获并斩首。

第二天攻城并不顺利,赵匡胤身先士卒,打算用火攻城。没想到,他左臂中箭,只能撤退。世宗认为,屯兵城下并非长久之计,于是便退兵了。

没多久,世宗亲征南唐李璟,赵匡胤父子随着世宗一起南征。赵匡胤阵斩南唐大将何延锡,又率军攻破易守难攻的清流关,之后更是活捉了南唐两位大将皇甫晖和姚凤,轻松拿下了滁州城。

赵匡胤入城后,一边派人向世宗报捷,一边安抚百姓。此时,一个老熟人找到他。此人名叫赵普,是个谋士。他劝说赵匡胤不要对百姓过于苛刻,眼下士兵抓到几百个作乱的乡民,打算将他们当作盗匪处斩。

赵匡胤说:“你还真的是个迂腐书生,本地百姓本就是俘虏,我赦免他们已是法外施恩。他们去当盗匪,如果不正法,要如何镇服他们?”

赵普则认为:“南唐是敌国,但百姓没有罪过。你胸中有一统中原的志向,又怎能把敌我分得如此清楚?王道无非就是个仁字,请你三思啊!”

于是,赵匡胤就把这个案子交给赵普审理。

赵普审理过后,发现这些乡民大多不是盗匪。赵匡胤见状,便把无辜的百姓释放了。百姓们很高兴,四处宣扬赵匡胤宽厚仁爱。赵匡胤觉得赵普有先见之明,于是什么事情都先找他商量。

赵弘殷率军来到滁州与赵匡胤相聚,没过几天,赵弘殷就一病不起,赵匡胤在父亲身边日夜侍奉。滁州被攻克后,李璟非常害怕,便派遣李德明前去求和,愿意割地停战。世宗不肯答应,于是李璟便派遣齐王李景达为元帅,带领精锐六万人攻打扬州。

扬州守将韩令坤与赵匡胤是朋友,世宗也下令要求赵匡胤前去救援,但赵弘殷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赵匡胤不忍离开。此时,赵普献策说,让赵匡胤前去支援扬州,自己留下照顾赵弘殷,要他尽管放心。赵匡胤非常感激,发下宏愿,要视赵普为兄弟,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随后就带领两千精兵出兵扬州。

刚刚赶到六合,赵匡胤便听说韩令坤已经弃城向西逃跑了。赵匡胤勃然大怒,扬州乃是重镇,被南唐夺回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便派兵截断扬州军退路,并下令有扬州兵路过这里,就砍下他们的脚。随后,他又给韩令坤写信,先是斥责他不战而逃,又说:“你如果离开扬州,上对不起君王,下对不起朋友,你的英明也要毁于一旦。”韩令坤只好派兵返回,据守扬州。

韩令坤此时已没了退路,南唐将领陆孟俊杀来的时候,韩令坤身先士卒,直捣敌人中军。陆孟俊落荒而逃,南唐军一片混乱。韩令坤率军追杀,一箭将陆孟俊射落马下。因为韩令坤的爱妾与陆孟俊有私仇,韩令坤便把陆孟俊凌迟处死了。

李景达听说陆孟俊被擒,就打算攻取六合,截断扬州的退路,兵至六合二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与赵匡胤对峙。双方对峙几天也没有交战,赵匡胤麾下的将士都认为他怯战了。不少将士前来劝说,应该一鼓作气击败南唐军。

赵匡胤则说:“我们只有两千人,前去攻打,能壮敌人的士气,不如以逸待劳,等他们来攻,必然能赢。”

士兵又问:“他们要是逃了怎么办?”

赵匡胤说:“李景达是李璟的亲弟弟、兵马元帅,怎么会不战而退,损自己的威风呢?信我,几天后他必会来挑战。”

果然,几天后,李景达主动出兵。赵匡胤也摆开阵势迎敌。没一会儿,双方就战在一处,杀得难解难分,直到傍晚时分,各自回营。

回城后,赵匡胤发现己方伤亡的士兵不过几十个,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有几个将士的皮笠上有剑痕。这是赵匡胤做的记号。他在督战之时,发现有几人畏缩不前,就用剑做了标记。随后,他就将这几个将士正法,以儆效尤。

第二天,赵匡胤就派人堵截敌军退路,亲自出兵攻打南唐。周军作战勇猛,南唐虽人多势众,却依然无法招架。李景达见大事不妙,赶紧逃跑,南唐将领岑楼景掩护李景达逃跑后,自己也落荒而逃。南唐士兵群龙无首,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世宗此时正率军攻打寿春,几个月都没有进展,正要撤军,便接到六合传来的捷报。世宗打算与赵匡胤等人合并攻打江南,谋士范质劝说世宗,如今已是盛夏,我军疲敝,粮草也很紧张,继续攻打江南,并非上策。世宗对情况也心知肚明,但已经围困寿春几个月了,此时退兵实在难以甘心。李重进主动请缨,愿意为世宗分忧,留下攻城。于是,世宗便率军回朝了。

赵匡胤接到命令,与世宗一起回朝。他先回到滁州探望父亲,赵弘殷在赵普的细心照料下已经痊愈。于是,三人一同返回了京城。

回京后,赵弘殷被封为检校司徒兼任天水县男,赵匡胤被封为定国节度使兼任殿前都指挥使,赵普被封为节度推官。

蔡公曰

读《宋太祖本纪》,载太祖舍襄阳僧寺,有老僧素善术数,劝之北往,并赠厚赆,太祖乃得启行,独老僧姓氏不传,意者其黄石老人之流亚欤?借老僧之口,为后文写照,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于此可以见呼应之法焉。至太祖事周以后,所立功绩,莫如高平、清流关二役,此即宋太祖肇基之始,表而出之,所以昭实迹也。 KJTBOk0XfJk4koWODqRvnDxmsciSXt0g1m2s1C2shhbkQLpzhJLuWVg8SvXS5O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