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父子能击退辽兵,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击退。辽主得知军队大败,便让耶律休哥做先锋,亲自攻打瓦桥关。瓦桥关守军听说辽军大败的消息,就没把对面的辽兵放在眼里,临水应敌。耶律休哥选择精锐士兵从南面渡河而来。宋军见渡河的不过少数辽兵,干脆放弃半路截击的打算,等辽兵过河以后再与其交战。
耶律休哥带领的精锐辽兵,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双方一交锋,宋军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好弃关逃跑,进了莫州。
太宗听说瓦桥关宋军战败,准备亲征。刚刚走到半路,战败的消息接二连三传来,太宗便催促宋军加快速度。到了大名,发现辽兵已经退了,他只好回汴京。没能讨伐辽兵让太宗很不满意,他打算筹备军队,出兵攻辽。朝中大臣纷纷迎合,只有张齐贤出言劝阻。张齐贤很有名声,胆略过人,太祖曾向太宗推荐过他。太宗一直将此事记在心里,于是让他做了左拾遗。张齐贤上书直言不讳,让太宗很是欣赏。因此,张齐贤劝阻太宗不要伐辽,太宗才打消了念头。
赵普也在太宗即位后重新入朝,成为太子太保。但卢多逊从中作梗,赵普始终没能得到重用。赵普有个叫侯仁宝的妹夫,在朝廷里担任供奉。卢多逊和赵普有矛盾,侯仁宝也受到牵连,被调到岭南之外的邕州。
邕州距离交州很近,交州经常有战事发生。赵普担心侯仁宝会死在岭外,就上书说交州容易攻取。太宗好大喜功,看了赵普的奏章便打算把侯仁宝召唤入京,询问边境的事情。
赵普精明,卢多逊也不差。他将计就计,怂恿太宗下令攻打交州。侯仁宝立功心切,不慎中了敌人的诈降计,战死沙场。从此,赵普对卢多逊的仇恨就更深了。
一天,柴禹锡、赵镕、杨守等人秘密上奏,说秦王赵廷美意图谋反,卢多逊与赵廷美一直交好,恐怕有所勾结。造反的事由不得太宗大意,他马上把赵普找来商量。赵普毛遂自荐,表示愿意彻查此事。太宗便封赵普为司徒,兼侍中,封爵梁国公。
赵普与赵廷美本没有过节,但他想要打击卢多逊,只好从赵廷美身上下手。赵普查出卢多逊曾通过亲信赵白把中书的许多机密告诉赵廷美,还有口信说:“愿意尽力辅佐大王。”太宗得知消息后,很是不满。在赵白招供后,他就把文武百官召来商议,最后决定将赵白等人斩首,家属流放。赵廷美被削去官爵,卢多逊被流放到崖州。
卢多逊被除掉后,赵普很怕赵廷美死灰复燃,就派李符报告太宗,说赵廷美毫无悔过之意,心存怨恨,不如将他流放到边境。太宗又下旨,把赵廷美安置到房州,又派阎彦进做房州知府,袁廓做通判,负责监视赵廷美。赵廷美到了房州,日日被监视,行动不自由,抑郁成疾,身体逐渐虚弱。
赵普解决了卢多逊,却没给太宗留下好印象。在整个过程中,赵普睚眦必报,斤斤计较,太宗觉得他心胸太狭小了,于是就命赵普担任武胜军节度使,外出安享晚年。
赵普被送走,宋琪、李昉为同平章事,李穆、吕蒙正、李至成了参知政事。第二年,改元雍熙,群臣上书道贺。正巧此时房州传来赵廷美病逝的消息。太宗感叹说:“赵廷美刚愎自用,朕不忍心赐死手足至亲,这才让他去房州闭门思过。过几天,朕还打算让他回朝,没想到他就这样去了。回想起来,我们兄弟五人只剩下我一个,要我如何能不悲伤呢?”
第二天,赵廷美被追封为涪王,赵廷美的长子赵德恭为峰州刺史,次子赵德隆为瀼州刺史,女婿韩崇业为靖难行军司马。
赵廷美去世后,参知政事李穆也病逝了。太宗非常悲痛,说:“李穆刚正不阿,是难得的人才,朕刚要重用他,他却先去了。这并非他的不幸,而是朕的不幸。”
皇后的位置已经空了很多年了,于是太宗立了才貌双全、入宫多年并无过失的李妃做皇后。长子赵元佐是李妃的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还与太宗样貌相似。因此,太宗非常喜欢。长大以后,他精通骑射,随军征讨过太原、幽州、蓟州,回来后被任命为检校太傅,加太尉,晋楚王。赵廷美获罪的时候,赵元佐再三求情。后来听说赵廷美郁郁而终,赵元佐愤怒得发狂,拿刀砍伤下人。后经过医治逐渐好转,太宗才放心。
重阳节的时候,太宗请诸王赴宴,赵元佐生病,没有被邀请。诸王赴宴归来路过赵元佐府邸的时候,赵元佐才知道消息。赵元佐非常悲愤,认为太宗嫌弃自己。左右下人为了给他解闷,送上许多美酒。赵元佐喝得酩酊大醉,夜深人静时才回了卧室。下人以为赵元佐已经睡了,也都退了下去。没想到,赵元佐在房里放起火来。
下人们赶紧把人救了出来,救火已然是来不及了。太宗赏赐的宅邸,付之一炬。太宗听说后,非常惊讶,但听到是赵元佐自己放火后,惊讶就转变成愤怒。他把赵元佐废为庶人,送去均州。宋琪率领百官上表为赵元佐求情,太宗不仅不准,反而命令赵元佐马上滚出汴京,不许逗留。赵元佐走到黄山时,宋琪等人的求情才有效果,太宗下诏让他回京,幽禁在南宫。
太平兴国七年(982),节度使李继捧献上银、夏、绥、宥四州的土地,说自己与亲人关系不好,打算来汴京居住。太宗很高兴,派遣使臣去夏州接李继捧的家属,封他为彰德节度使。但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却不想去汴京,见到使臣便谎称乳母病故,要去送葬,随后带领心腹逃往泽州。他在泽州召集下属,势力日渐庞大。
李继迁想要夺回给宋的四州,就与辽结亲,壮大实力,随后又以诈降诱杀了四州守卫曹光实。消息传到汴京后,太宗派出田仁朗出兵讨伐。田仁朗认为,李继迁等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打算等对方疲敝再作战。副将王侁认为田仁朗消极怠战,上奏朝廷。太宗便将田仁朗召回,让王侁主军。
王侁得了军权后,马上出兵,势不可当,轻易平定西北地区。李继迁无路可走,只好投奔辽,被封为夏王,还娶了义成公主。
赵普与卢多逊,积衅成隙。彼此设计构陷,而旁人适受其殃。侯仁宝,普之妹倩也,卢多逊因普迁怒,假南交之役,致死仁宝,仁宝死不瞑目矣。廷美为太宗胞弟,金匮之盟,兄终弟及,普实与闻,顾以卢多逊之嫌,构成煮豆燃萁之祸。推普之意,以为此狱不兴,不足以除卢多逊,多逊得除,何惜廷美?况更借此以要结主宠,为一举两得之计乎。故死廷美者为太宗,而实由于赵普。孔子有言:“苟患失之,无所不至。”卢多逊不足责,赵普名为良相,乃与鄙夫相等,何其惑也?呜呼侯仁宝!呜呼廷美!呜呼卢多逊、赵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