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强大的突厥分裂成回鹘、奚、契丹等部落。唐朝末年,契丹成为最强大的一支。契丹分为八个部落,每三年选出一个领袖统治八个部落,唐末时期的领袖就是耶律阿保机。
阿保机文武双全,经常前往中原劫掠百姓为契丹耕作。几年后,作物丰收,契丹人口剧增。于是,阿保机效仿中原王朝,建立城池,为人们提供安居乐业的地方。阿保机听说中原王朝皇帝世袭罔替,便打算不遵循三年一换的旧例。其他部落的首领不同意,阿保机就提出要去汉人的城池做首领。
有这样的好事,其他部落首领纷纷答应。于是,阿保机在汉城厉兵秣马,四处征战,只求获得更多土地。阿保机的力量强大后,就以将汉城产出的大量食盐分给各部落为由,将首领们召集起来。在聚会上,他摔杯为号,将八个部落的首领全部杀死,随后派兵攻占其领地,成为唯一的国主。
李克用当时打算联合契丹攻打梁,于是两人结为兄弟,说好共同抗击梁国。没想到,朱温登基后,阿保机背信弃义,与朱温沆瀣一气。因此,李克用临死前交给李存勖一支箭,要他剿灭契丹。
李存勖即位后,因为害怕腹背受敌,就假意与契丹交好,称阿保机为伯父。李存勖讨伐燕国的时候,刘守光派参军韩延徽去契丹寻求救援。阿保机与韩延徽交谈,发现他是个人才,于是将他奉为上宾。韩延徽也投桃报李,教阿保机军阵战术,帮他收服周边党项、韦室等部落,又效仿中原创造文字,制定礼仪和官阶。
阿保机成为契丹皇帝,自称天皇王,封妻子述律氏为天王皇后,改元天赞。阿保机过去住在“世里”,翻译成汉语就是耶律。因此,阿保机以耶律为姓氏,成为耶律阿保机,并在汉城北方建造宫室,称为上京。
契丹建国后,便聚兵南下,攻下麟、胜二州。之后,他又兵临蔚州、新州。再克两州后,云州和朔州的守将开始恐慌起来。李存勖从河北归来,听闻军情后,赶紧派周德威迎战契丹。周德威只有三万人,阿保机却带着数十万人。周德威心知无法战胜,便撤回幽州。
契丹军将幽州团团围住,持续了一百多天。李嗣源、李存审等人带着七万援军赶到幽州附近,见契丹军势强大,便不与敌方正面交战,打算以奇兵战胜。李嗣源、李从珂率领三千骑兵做先锋,遭遇契丹军,勉强获胜。但没走多远,他又遇到一万契丹骑兵。李嗣源率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阵前,谎称李存勖率领百万雄师要攻打上京。趁契丹兵心惊之时,李嗣源杀入敌阵,锤杀契丹将领,随后冲散敌军阵形,抵达幽州。
此时已到夏季,天气越来越热。契丹兵不耐炎热,阿保机打算撤军,留下卢国用继续围困幽州。李存审派步兵在阵后埋伏,点燃柴草,借烟尘杀入敌阵。契丹军大败,晋军继续追击,斩杀一万余人,才解了幽州之围。
李存勖听说契丹军被击退,就出兵讨伐梁国。刘鄩此时已经入朝,被贬为亳州团练。河北之地无人再能抵挡李存勖,于是他命令士兵渡过汜水,攻下杨刘城。随后,又占据濮、郓二州。
第二年,朱友贞打算收复杨刘城。他派遣河阳节度使谢彦章前去,李存勖前来抵挡。谢彦章截断河水,阻挡晋军。李存勖看出谢彦章只想通过防守逼迫晋军退兵,便亲率士兵渡河作战。数次被击退后,李存勖诈败吸引梁军追击,随后带领士兵反戈一击,杀死梁军一万余人,谢彦章仓皇逃跑。
李存勖打算趁大胜之威消灭梁国,于是召集各地节度使带兵前来魏州会合。朱友贞不甘示弱,任贺瑰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率领十万精兵与谢彦章在濮州会合。
梁军据守不出,李存勖就带兵前去叫骂。梁军出营追击,李存勖险些丧命。众将苦苦规劝,李存勖才勉强答应回营。但是,第二天他又带着百余骑前往敌营。刚到梁营就遭遇埋伏,李存勖拼命作战,再加上李存审的救援,才保住性命。从那以后,李存勖就不再冒险了。
三个多月过去了,双方还没有正式交战。贺瑰急不可耐,想要出兵,数次被谢彦章阻止。贺瑰怀疑谢彦章私通晋国,就密报给朱友贞。随后,贺瑰与行营都虞侯朱珪合谋,杀死谢彦章、孟审澄和侯温裕,说三人意图谋反。朱友贞不辨真伪,直接将朱珪升为平卢节度使。
李存勖听说谢彦章被杀,喜不自胜,打算通过攻打梁都引诱梁军出战。周德威苦苦劝阻,李存勖却听不进去,坚持率军向汴梁进发。梁军果然前来追击,李存勖便要与贺瑰决战。周德威又劝,说应以逸待劳,按兵不动。李存勖大怒,斥责周德威胆怯。随后,命李存审带兵前进,他亲自断后。周德威心知此次凶多吉少,但也只能率幽州兵保护李存勖。
李存勖闯入梁阵,奋勇杀敌,好不威风。梁将王彦章抵挡不住,向西逃窜。李存审部队还以为这些梁军是来袭击的,便跑进幽州军中。幽州军阵营被扰乱,王彦章便趁势冲杀,周德威父子死在乱军之中。
周德威德高望重,他的死对士气打击很大。李存勖只好占领高丘收拢残兵,贺瑰则占领对面的土山,打算与李存勖一决胜负。
李存勖见贺瑰占领土山,认为想要获胜必须夺下土山。于是,他一马当先,带领晋军一拥而上,击退了梁兵。李存勖见梁兵阵形依旧齐整,士气高昂,便有了退兵的意思。阎宝、李嗣昭、王建等将领纷纷进言,认为应该一鼓作气,李存勖才决定趁梁军疲敝再次进攻。
梁兵正要吃饭,李存勖的大军突然赶到,王建和李嗣昭两员大将冲入敌阵,顿时杀得血肉横飞。李存勖率领大军呈碾压之势,梁军纷纷溃逃,伤亡达三万之多。
李存勖胜利后,清点损伤,发现己方也损失不小,得知周德威父子阵亡后,不禁懊悔大哭,承认都是自己的错。于是,他任命周德威的儿子周光辅为岚州刺史。
交战时,李嗣源听信谎言,以为李存勖已经向北撤军,便也向北渡河。后来得知李存勖攻下濮阳,才回来拜见。李存勖冷笑说:“怎么?以为我死了?急着向北是什么意思?”李嗣源叩头谢罪,才免了惩罚。
李存勖向北撤军,朱友贞却不知道。他听说贺瑰战败,王彦章逃回,以为李存勖马上要来了,便一边让百姓据守城池,一边打算逃到洛阳。恰好晋军北归的消息传来,他才没有逃跑。
李存勖攻打梁国的时候,曾邀请吴国两面夹击。杨隆演派徐知训带着朱瑾等人前去呼应晋国。没想到,吴军毫无斗志,遇到梁兵就撤退了。原来,徐知训骄奢淫逸,专横跋扈,士兵不愿为他效命。
徐知训仗着父亲威名,做了同平章事。他只喜欢酒色,曾向抚州李德诚写信勒索貌美家妓。李德诚以家妓年老为由婉拒,徐知训便扬言要杀死李德诚,抢夺李德诚的妻妾。李德诚非常恐慌,献给徐知训几个美人才算完事。
徐知训还经常欺凌吴王杨隆演。唱戏的时候,徐知训要扮参军,逼迫杨隆演扮他的僮仆。一次,徐知训觉得杨隆演对他不恭敬,居然用弹弓打他。两人外出赏花的时候,徐知训假借酒意辱骂杨隆演,将杨隆演骂哭了。
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很有才能,担任升州刺史时将升州管理得井井有条。后来,他调任做了润州团练使,入朝辞行时,险些中了徐知训的埋伏。幸好徐知训的弟弟徐知谏与徐知诰交好,暗中提醒他,才让他逃过一劫。徐知训还派下属刁彦能去追杀,刁彦能只是将剑给了徐知诰,就放他逃走了。
徐知训的副手朱瑾曾数次帮过徐知训,徐知训却看上了朱瑾的家妓,非要让她侍寝。家妓逃跑后,告诉朱瑾此事,朱瑾非常生气。随后,朱瑾又听说徐知训打算把他调到泗州去,便起了杀心。他请徐知训到家中饮宴,暗中埋伏壮士,杀死了徐知训。
朱瑾将徐知训的人头拿给杨隆演看,没想到杨隆演居然毫无胆气,吓得瑟瑟发抖,连称与自己无关。此时,内城使翟虔已经带着士兵前来捉拿朱瑾,朱瑾翻墙逃跑。翻墙的过程中,他不慎摔断了腿,见逃跑无望,便刎颈自尽。
徐温听说儿子被杀,马上带兵来到广陵。他对徐知训的所作所为完全不知,愤怒之下将朱家全族杀死,将朱瑾陈尸北门。朱瑾的名声很好,百姓很尊重他,就将他的尸体埋葬了。当时吴地瘟疫盛行,有人患病就来朱瑾坟上取土服下,居然能痊愈。拿了旧土就添新土,朱瑾的墓突然成了一座大坟。
徐温听说后,命人挖出朱瑾尸体,将其抛入水塘。随后,徐温就患了重病,还常常梦见朱瑾拉弓射他。徐温非常害怕,命人捞出朱瑾尸骨安葬,放过朱瑾余党,这才好了起来。
后来,徐知诰和严可求向徐温说了徐知训的所作所为,徐温才醒悟:“这孽子死得晚了!”
徐知诰被封为淮南节度副使,能规劝徐知训的刁彦能得到奖赏。徐知谏成了润州团练,徐温回到军阵,将事务交给徐知诰处理。
徐知诰上敬吴王,下抚百姓,人人都对他心悦诚服。他任用谋士宋齐邱,开垦农桑,让国家变得更富裕。徐温不想让徐知诰重用宋齐邱,便让宋齐邱做殿直军判官。严可求认为徐知诰心怀大志,便希望徐温趁早除掉徐知诰。徐温不肯,严可求就劝徐温让次子徐知询执掌内政,徐温依旧不听。徐知诰听说后,就把严可求调去楚州做刺史。
严可求见自己被怀疑,就劝说徐温在吴地先建国。杨隆演不愿称帝,虽建国,也只是称王,改元武义,徐温则做了大丞相。其实,严可求与徐知诰都是尊崇吴王的,只是严可求为了自保,只能依附徐温。
契丹阿保机之强,谋略多出述律氏,彼徒执哲妇倾城之语,以律人家国者,毋乃其所见太小耶!盖惟妖媚妒悍之妇人,不误人家国不止,若果智勇深沈,好谋善断,则佐兴一国且有余,遑论一家乎!但为阿保机设法,诱入八部大人,聚而歼旃,虽从此得统一契丹,而居心未免太毒,述律氏亦悍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