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光志大才疏,当了皇帝还不满足,想要发动战争,吞并周边军镇。参军冯道性格温和,很得人心,劝他不要开战。刘守光不仅不听,反而将冯道送进监牢。在百姓的营救下,冯道顺利越狱,去晋阳当了李存勖身边的书记。有这样一个通晓燕国大小事情的人在身边,李存勖更有把握击败刘守光了。
李存勖还没有出兵,刘守光就先攻打定州了。李存勖命周德威率领人马前去救援,攻打沟关。定州刺史刘知温派刘守奇防守定州城,没想到守城士兵十分涣散,逃兵甚多。刘知温开门投降,刘守奇投靠了梁国。周德威转而攻打幽州,派遣裨将刘存晖攻打瓦桥关。守关将领和莫州刺史李严不战而降。朱友贞攻赵,被李存审击败,幽州成了一座孤城。
周德威见幽州城墙高大坚固,就请求派出援军。李存勖派李存审前去支援,将幽州团团围住。刘守光非常害怕,但麾下的将领单廷珪却毫不畏惧。他率军冲破晋军包围,还说要活捉周德威。
周德威虽然年老,武艺不如单廷珪,但经验丰富。他使出一招诈败之计,将轻敌冒进的单廷珪打落马下。单廷珪被晋军俘虏,燕军士气尽失,被杀死三千多人。随后,晋军势如破竹,连下顺、檀二州,攻克居庸关。刘守光虽向梁国求救,但梁国正值内乱,自顾不暇,不能援助。刘守光只好派高行珪、元行钦等人死守。
李嗣源击败高行珪,高行珪马上就投降了。元行钦在与李嗣源交战时,连败八场,只好投降。李嗣源见元行钦是个人才,就收他做了义子。
高行珪投降后,为得到李嗣源援助,将弟弟高行周送到李嗣源处作人质。高行周武艺精湛,与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一起作战,屡立战功。李存勖非常欣赏李从珂,曾说李从珂武勇过人,不同寻常。
周德威围困幽州一年,刘守光不论是求和还是贿赂,周德威都咬死不肯撤兵。没过多久,周边各州都投降了晋国。刘守光见没了希望,企图带着士兵趁夜逃往檀州。但周德威及时赶到,击败刘守光,刘守光带着一百多将士灰溜溜地回了幽州。
刘守光再次向周德威乞降,表示只要李存勖亲自前来,自己就会打开城门。李存勖抵达幽州后,保证不会伤害刘守光。刘守光见李存勖这么好说话,居然又生出坚守的念头。李存勖虽讲道义,但却不是心慈手软之辈,第二天就让大军攻城。当晚,燕国将领李小喜就来投降,并告知李存勖,幽州城粮草断绝。
第二天,李存勖督军猛攻,燕军不再抵抗,纷纷逃跑。刘守光带领妻妾、子女,向沧州逃跑。他的父亲刘仁恭被丢下,和三百多族人一起成了晋军的阶下囚。
因为晋军四处搜索,刘守光便如过街老鼠一般向南逃窜。抵达一户农家时,他命令侍妾祝氏前去乞讨。农家主人见她衣着不像乞丐,就追问她的身份。祝氏居然和盘托出,农家主人一边假意派人去接刘守光,一边派人向晋军报信。结果,刘守光和妻妾、儿子都被抓获。
李存勖将刘仁恭父子带回晋阳太庙,打算将他们处死。刘守光谎称是李小喜不许他投降的。李小喜呵斥刘守光说:“囚父杀兄难道也是我教你的?”李存勖认为,李小喜毕竟当过燕臣,怎可对旧主如此无礼,便杀死李小喜,随后又斩杀了刘守光。刘仁恭被押到代州处死,以祭祀李克用。
杨隆演即位后,徐温逐渐把持吴国大权。很多杨行密的老臣不服徐温,特别是宣州观察使李遇。徐温派兵讨伐李遇,李遇投降,徐温不仅杀死了他,连他的家人也没有放过。从那以后,人人都害怕徐温。
徐温得势后,开始派兵攻打楚国和吴越。楚国和吴越向梁帝朱友贞求援,朱友贞派去的援军也被徐温联合朱瑾击败。徐温让儿子徐知训做淮南行军副使,负责处理内政,小事由徐知训管,大事由徐温负责。整个吴地已尽入徐氏父子囊中,没人知道杨隆演了。
荆南节度使高季昌颇有野心,朱友贞就封他为渤海王。高季昌得了王位,打算开疆拓土,攻打蜀地。蜀地此时正在内乱,王建称帝后,与岐王失和。双方激战一年,这才罢兵。之后,王建的养子又与太子不和。太子王宗懿诬陷养子王宗佶,王宗佶被杀。王宗懿又因羞辱王建的宠臣唐道袭被诬陷谋反,贬为庶民,王建次子王宗衍成了太子。
高季昌起兵攻打夔州,乘风纵火,烧掉蜀国浮桥。他正打算趁机进攻时,突然风势倒转,荆南士兵被烧死、淹死无数,高季昌落荒而逃。
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晚年拥兵自重,不听朱友贞调遣。杨师厚病逝后,朱友贞害怕天雄军太过强大,打算将天雄军拆分成两镇。天雄军管辖魏、博、贝、相、澶、卫六州,魏、博、贝三州由天雄军节度使贺德伦管辖,相、澶、卫三州由昭德军节度使张筠管辖。
贺德伦抵达魏州后,奉命将魏州将士分出一半前往相州。但魏兵都是亲属,不愿意分开。贺德伦害怕兵变,就让开封尹刘鄩率领士兵镇压。魏兵宁死也不愿分开,于是围困刘鄩派来的王彦章。王彦章逃跑,乱军领袖张彦就抓住贺德伦,请求他上书朝廷,收回成命。
朱友贞不许,张彦于是带着贺德伦向晋国投降。李存勖马上派李存审驻守临清,自己率军与他会合。他中途收到贺德伦的信件,说刘即将率军赶到,希望他赶紧来救援。
李存勖心存忧虑,不敢进军,贺德伦又派心腹前去说明情况,表示应该除掉祸乱的根源张彦。李存勖在永济扎营,召张彦前来议事。张彦抵达后,李存勖就将张彦和另外七名头目擒获。张彦大呼冤枉,李存勖却早已调查清楚,张彦发动叛乱时,在城中烧杀抢掠。他告诉张彦:“你虽对我有功,却对魏州百姓有罪。”张彦无言以对。八人被杀死,其余人被赦免。
得到魏州后,李存勖又先后攻下德、澶二州。王彦章家属就在澶州,李存勖优待王彦章家属,王彦章却杀死这晋军使者。李存勖为使者报仇,杀死王彦章全家。王彦章悲痛万分,便与刘鄩一同进攻魏州。
李存勖自恃武勇,喜欢冒险。身为晋王,他居然只带领一百余名骑兵去劫刘鄩军营。刘鄩得知消息后,设下埋伏,将李存勖的兵马团团围住。幸好将领夏鲁奇率军断后,与追兵死战,才让李存勖逃脱。夏鲁奇命在旦夕之时,李存审率军赶到,击退梁军。此时,李存勖清点兵马,发现只阵亡了七人,大部分只是受伤。夏鲁奇因为立下大功,被赐名李绍奇。
刘鄩击退李存勖,进了魏州城,数日没有任何消息。李存勖派人探听,得知城中并无士兵,就知道刘鄩是绕路攻打晋阳了。李存勖毫不惊慌,刘鄩虽然聪明,但他的军队行进却不快,自己只要派出骑兵,就能轻松抓住刘鄩。
果然,刘鄩的军队在翻越山岭偷袭晋阳的时候,遭遇了暴雨天气。许多士兵失足摔死,不能急行。晋阳接到消息已有防备,后方又有追兵前来,刘鄩的军队进退两难,只好下山,准备攻下临清,断绝晋国粮道。周德威听说后,带领一千骑兵追赶刘鄩。
周德威抓住几个脱离队伍的敌兵,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到了临清,然后又将他们放走了。这些士兵回到军营后,将此事告诉了刘鄩。刘果然上当,直到他接到军报,说周德威的军队第二天清晨才进入临清时,后悔莫及。于是,他引兵前往贝州。
李存勖接到军报后,与周德威两面夹击。刘鄩指挥得当,丝毫不露破绽。连日交战,他们居然不分胜负。刘鄩守住莘县,击退了晋军。刘鄩如此能征善战,朱友贞却不知好歹,怪罪他劳师费粮,让他速战速决。刘鄩则上书朱友贞,说晋国强大,必须慢慢图之。朱友贞不听,依旧逼迫刘鄩速战速决。
刘鄩没了办法,只好率领部分精锐攻打镇州、定州。晋国马上派兵支援,刘鄩麾下损失千名士兵,只好撤退坚守。
朱友贞优柔寡断,再加上宠妃张氏病逝,他越发不安。张氏病逝不久,康王朱友孜又派刺客刺杀朱友贞。诸多不幸都被认为是朱友贞登基后没有改元祭天才发生的,于是朱友贞改乾化五年(915)为贞明元年,封郭氏掌管六宫,大赦天下。
康王刺杀事件后,朱友贞不再相信其他宗室,只与赵岩和张氏兄弟商议国家大事。赵岩等人祸乱朝纲,卖官鬻爵,排挤老臣。梁国偌大的疆土不断被蚕食,朱友贞却毫无作为。
贞明二年(916),刘鄩率领大军进攻魏州。朱友贞将全国的兵士派给了刘鄩,希望刘鄩能够成功。刘鄩之所以大动干戈,是听说李存勖前往贝州督军。没想到,这是李存勖的诱敌之计。在刘鄩摆开阵势与魏州守将李嗣源作战的时候,李存勖、李存审分别从两旁杀出。
刘鄩军队四面受敌,抵挡不住,只能逃跑。刘鄩带着数十名骑兵突围而出,七万多梁军被杀死大半。剩余士兵在逃跑渡河的时候,又被晋军追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最后,只有数千人跟着刘回到滑州。
匡国军节度使王檀上书朱友贞,要率关西军偷袭晋阳。朱友贞准许后,王檀就率领三万人偷袭晋阳城。晋阳毫无防备,张承业召集军民登城防守,才勉强抵挡住了。老将安金全回到晋阳主动请缨,说要为国拒敌。张承业便打开兵库,为他提供铠甲兵器。
安金全召集子弟和老将数百人,趁夜出北门偷袭梁军。梁军居然被数百人击退,安金全大获全胜。第二天,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麾下将领石君立就带着五百骑兵来到晋阳。他先是打破梁军包围,随后大喊:“昭义全军都来了!”张承业开门迎接,当晚石君立就与安金全再次偷袭梁营,梁军死伤众多。
王檀心知援军会陆续赶来,攻破晋阳无望,便打算撤军。贺德伦还在晋阳,麾下许多梁军趁机和王檀逃走。张承业害怕贺德伦是内应,便斩杀了他。李存勖没有怪罪他,但守城诸将的功劳也没有了。
朱友贞见刘鄩战败,王檀也没有成功,自觉大势已去。他召刘还朝,刘鄩害怕因战败被诛杀,便以晋军未退为由,不肯还朝。朱友贞任命刘鄩为宣义节度使,驻守黎阳。
李存勖派李存审攻打贝州,贝州刺史张源德坚守,李存审久攻不下。李存勖亲自攻打卫州和磁州,两州一鼓而下,接着又去攻打洺、相、邢三州,三州未能守住,落入李存勖手中。
贝州被困许久,城中粮草断绝,梁军开始以人为食。军士无法忍耐,于是杀死张源德,向李存审投降。李存审假装同意,在梁军卸下武装后,发出号令,将三千降军全部杀死。从那以后,整个河北都落入李存勖之手。
刘守光父子,有必亡之道,亦有应诛之罪。晋王存勖,出兵灭燕,絷归守光父子,声其罪而诛之,宜也,但必骈戮家属,毋乃过甚。李遇自恃旧勋,蔑视徐温,不过骄矜之失,无甚大恶,且既夸命出降,黜其官而赦之,可也,即不赦之,而家族何辜,宁必诛夷而后快!周文王治岐,罪人不孥,方卜世至八百年,盖不嗜杀人,方垂久远。李存勖已为过暴,而徐温尤甚。是欲垂裕后昆,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