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存勖登基为帝

杨隆演当了吴王后,处处被徐温父子胁迫、钳制,内心抑郁,不思茶饭,疾病缠身,不能上朝。吴越王钱镠派儿子钱传瓘攻打吴国,杨隆演不能理政,只能让大丞相调兵遣将。

徐温调舒州刺史彭彦章带领裨将陈汾抗击吴越军。双方在水上交战,吴越军舰中抛出石灰、豆子和沙子。吴军士兵被石灰迷了眼,脚下又因有豆子和沙子站立不稳,被吴越军杀得大败。彭彦章自杀殉国,陈汾仓皇逃跑,吴军四百艘战舰被大火焚烧,化为灰烬。

徐温得到消息后,诛杀陈汾,将其家产分给彭彦章的妻儿。徐温率军前去抵挡吴越军,不料因天气炎热中暑,不能治军。幸好判官陈彦谦找了一个外形酷似徐温的人,才稳住阵脚。徐温身体好转后,又亲自出战。

此时已经入秋,河中芦苇干枯。徐温见风势有利,便命人放火。火势凶猛,烧得吴越军四处奔逃。吴军趁势追击,杀死吴越军一万多人,可惜让钱传瓘跑了。徐知诰和其他将领请求派遣两千兵卒假扮吴越军,前往苏州。徐温此时已无斗志,一边说不宜结怨,一边说百姓困苦,命令士兵回到军阵。钱镠与徐温达成共识,双方罢战讲和,从此二十年不起烽烟。

第二年,杨隆演病危,徐温召杨隆演的弟弟丹阳公杨溥监国。杨隆演病故后,杨溥即位,国内数年和平无事。

蜀主王建杀死太子后,立王宗衍为太子。之所以立王宗衍,是因为他的母亲徐氏姿容艳丽。不仅徐氏是王建的宠妃,徐氏的同胞妹妹也是。

太子死后,王建本打算在与他性格相似的王宗辂与才华横溢的王宗杰中选出继承人。但徐氏姐妹的父亲徐耕听说以后,就贿赂宰相张格,号召百官册立王宗衍为太子。当时王宗衍还很年幼,王建犹豫不定。徐氏姐妹从旁进言,最终改变了王建的想法。

王宗衍从小就很聪明,能写文章。但是,他贪图享乐,沉湎酒色,即便写诗词文章,也是些淫词浪调。他和一群狐朋狗友终日饮酒作乐,斗鸡打球。王建非常担忧,自己创立的基业,难道要留给这样一个混账?于是,他开始暗恨张格,并有了废太子的打算。徐氏姐妹不断吹枕头风,才拖延了王建的行动。

受王建宠爱的王宗杰不知道为什么中毒而死,让王建备受打击。从那以后,王建便将北面行营招讨使王宗弼召回成都,要他与宰相张格一起辅佐太子。如果太子不成器,将他迁到其他地方就好,选其他人即位,不要害了太子的性命。至于徐氏姐妹的兄弟,可以给官、给钱,但绝不能给兵权。

徐氏姐妹知道以后,就勾结掌管禁军的唐文扆守住宫门,不许大臣拜见病重的王建。王宗弼得知消息后,就带领壮士闯入宫门,向王建禀告唐文扆等人的罪状。唐文扆被外放到眉州做刺史,其他党羽被流放、下狱。管理军队的职务,落在宋光嗣身上。宋光嗣是个太监,靠溜须拍马才被王建看中。

王建病故后,太子即位,名字去掉“宗”字,改为王衍。王建的儿子、义子都已封王。彭王王宗鼎以主少臣强乃是祸根为由,主动辞去节度使职务,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王宗弼则不一样,其他人放掉的权力被他揽下。不管是军事还是国事,都由他一人掌控。王衍年少无知,终日饮酒作乐。

第二年,王衍大兴土木,出京北巡,还派遣麾下节度使攻打岐国,靡费无数。沿途见到美貌民女,他便派人掳回,百姓敢怒不敢言。在陪母亲徐太后回乡省亲的时候,王衍见到了表妹。见表妹样貌不凡,他便将其带回皇宫。一段时间以后,王衍废掉登基时娶的高皇后,将表妹改姓韦,打算立韦氏为皇后。后宫还有一位金贵妃,她的母亲是梦见赤龙绕庭后才生下了她。因为有此吉兆,王衍只好放弃原来的想法,改立金贵妃为皇后。

梁国与晋国交锋不止。李存勖兵囤魏州时,一位僧人献上了唐朝丧乱时获得的传国玉玺。于是,与李存勖交好的诸王、麾下的大臣,纷纷劝李存勖称帝。李克用临终前曾告诉李存勖,要恢复唐室。因此,李存勖不愿称帝。

梁国节度使朱友谦为儿子讨要符节和斧钺,被朱友贞拒绝。朱友谦竟一怒之下带着整个河中投靠晋国。朱友贞启用刘鄩为招讨使,攻打河东。刘鄩与朱友谦是亲家,于是写信劝说朱友谦。朱友谦听说刘要来攻打自己,赶紧向李存勖求援。于是,李存勖派了李存审前去支援。

刘鄩还在等朱友谦的回信,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李存审。刘鄩毫无准备,就被击败了。因为他之前按兵不动,所以被小人诬陷,说他顾念私情,不肯动兵,朱友贞不辨黑白,命西都留守张宗弼毒死了刘鄩。此时,贺瑰也病故了。梁国一下没了两员大将,居然没有一个得力的统兵之人,前线战事节节败退。晋军高唱凯歌,士气高昂。此时,晋国群臣再次劝进,李存勖也动摇起来。

就在此时,张承业前往魏州劝说李存勖不要称帝,李存勖依旧犹豫不决。张承业见劝说无果,居然一病不起。李存勖听说以后,就打消了称帝的念头。正巧此时,成德军发生叛乱。王镕的养子王德明杀死王镕,灭王氏全族。李存勖赶紧出兵,前往镇州。

王镕也算是一代英杰,在成德军与晋国结盟后,他觉得自己有了靠山,不需要再努力了。从那之后,王镕终日沉迷于营造宫殿,炼制丹药,奢侈享乐,追求长生。他常常离开宫殿,命妇女用绳子牵着他的车驾,前往西山。政务,他都交给了亲近的两个宦官处理。

宦官李弘规劝王镕,说晋国已是当世最强的国家,李存勖却还奋斗不休,常常风餐露宿,冲锋在前,而他却搜刮民脂民膏,离开都城几个月都不回去,要是有人产生反念,关闭城门,王镕要怎么办呢?王镕大惊失色,赶紧下令回都城。另一位宦官石希蒙从旁阻拦,李弘规居然派人杀死石希蒙。此时,长子王昭祚带着梁国公主回来,王镕便打算跟王昭祚联合起来,杀掉这个说话做事不合时宜的李弘规。

王昭祚派王德明抓住李弘规和他的党羽,全部斩杀。执行李弘规命令杀死石希蒙的是亲军将领苏汉衡。在这次风波中,许多亲军将领被连累,亲军人人自危。王德明便谎称王镕下令要把亲军全部活埋,但自己善良,打算给亲军一条生路。亲军很感激他,表示愿意听他的命令。

王德明见亲军落入自己之手,便带着亲军杀死王镕,毁掉宫室,最后竟灭掉王氏全族。只有一个名叫王昭诲的十岁孩童被救出,后来出家为僧了。

王德明,本名张文礼,因为是王镕的养子,这才改名。杀死王镕后,他又改了回来。他心知王镕与李存勖交好,便赶紧上书李存勖告罪,希望能保住性命。李存勖本想要讨伐张文礼,在群臣的劝说下,才免去张文礼的罪过。告罪只是张文礼的缓兵之计。他暗中上报朱友贞,说公主安然无恙,王氏乃是乱军所杀,希望梁国派遣一万精兵,自己再找契丹求援,众人合力,一举消灭晋国。

赵国指挥使符习曾跟随李存勖作战,张文礼怀疑他,便召他回去。符习拜见李存勖,哭求要留下。李存勖也想要为王镕复仇,便告诉符习,愿意借兵给他,讨伐张文礼。符习与部将三十余人跪地痛哭,说不敢麻烦,带领本部兵马就可斩杀叛贼。于是,李存勖任命符习为镇州兵马留后,派遣大将阎宝和史建瑭为符习的后援。

赵州刺史直接投降,张文礼当时重病缠身,听说赵州失守,当场吓死了。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瑾秘不发丧,率领将士抵抗晋军。史建瑭在镇州被乱箭射死,李存勖便亲自率兵前去支援。路上,他居然抓到梁国侦察兵,得知了梁国打算趁虚而入、攻打德胜城的消息。于是,李存审前往德胜城驻守,李嗣源则在城下埋伏。梁兵抵达后,被李嗣源打个措手不及。李存审和李存勖又先后杀出,斩杀梁兵两万多人。

梁军将领戴思远仓皇逃窜,李存勖正要前往镇州,却接到定州的来信。定州王处直认为,定州与镇州唇齿相依,因此,希望李存勖能宽恕张文礼。李存勖拒绝了,这让王处直惊恐万分。

王处直有个儿子叫王郁,当年因不得父亲疼爱,逃到了晋阳。李克用将女儿嫁给他,还任命他做新州防御使。王处直偷偷找到王郁,要王郁勾结契丹人南下,牵制晋军。王郁没有回绝,跟王处直谈起条件,要王处直传位给他。王处直万不得已,只能答应。但是,新州兵将不愿和契丹兵为伍。王处直的养子王都本来要成为继承人的,听说王郁夺了他的位置,打算先下手为强。

王都闯入府邸,痛斥王处直误信孽子,私召外寇,昏庸无道。他要求王处直迁居西宅,安享天年。王处直还没来得及申辩,就被军士驱赶到西府。王氏子孙与王处直的心腹,都被杀死。

李存勖接到王都的书信,便让王都掌控兵权。王都拿着书信去见王处直,居然被愤怒的王处直咬上面门。幸好王都躲闪得快,才安然无恙。王处直忧愤而死,王都彻底成了李存勖的帮手。

李存勖正要继续攻打镇州,突然接到军报,说契丹南下,涿州被攻陷,幽州被包围,定州也有契丹兵。李存勖兵力不足,不能兼顾,选择救援定州。晋国士兵听说契丹人来势凶猛,非常害怕,有些甚至偷偷逃走。将领们也心存忧虑,有人不停地打退堂鼓,只有中门副使郭崇韬表示,契丹人南下不过是为了掠夺,不会死战。晋军挟大胜之威,只要能挫败契丹前锋,契丹人自然会撤军。

李存勖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亲率前锋五千骑,与契丹人交锋。李存勖从新城北边的桑林中突然杀出,烟尘滚滚。契丹军不知晋军有多少人,转头逃跑,但在沙河处被晋军追上,溺死无数,耶律阿保机的儿子也被晋军抓住。

进入定州城后,王都将女儿许配给李存勖的第五子李继岌。李存勖答应婚事后,第二天就前往望都,途中遭遇奚部落首领的阻击,幸好有李嗣昭率领骑兵救援,才击退奚兵。阿保机率军北逃,李存勖转战幽州。围攻幽州的契丹兵见大势已去,只好逃走。此时,天降大雪,许多契丹兵被冻死了。阿保机偷鸡不成蚀把米,非常后悔这次南下。

阿保机此次南下,就是因为王郁的贿赂。王郁还说,镇州美女如云,金银如山,只要攻下镇州,阿保机就能将这些收入囊中。战败后,阿保机将王郁关进监牢。

契丹人刚走,梁兵又来进攻。李存勖赶紧南下,梁将戴思远闻风而逃。接着,他又派人继续攻打镇州。阎宝攻打镇州的时候,因为轻敌被击败。李嗣昭继任,但在一次偷袭镇州运粮队伍的战役中被暗箭射中头部,失血过多而死。李存勖按照李嗣昭的遗言,派任圜继续攻打镇州。李存勖任命李存进为招讨使,驻守东垣渡。李存进还没有扎好军营,就被成德军节度使张文礼之子张处球偷袭。虽然晋军大获全胜,李存进却在乱军中被杀。

镇州被围困许久,粮草早已用完。张处球的哥哥张处瑾打算向李存勖投降,正巧此时李存审前来攻城。双方又是一阵交战,直到天黑。镇州守将李再丰率先投降了李存勖。他趁夜放下绳子,接晋兵进城。晋军进城后,抓住了张文礼的妻儿和余党。赵军剩余的将领要将他们处死,为王镕报仇,李存勖答应了。于是,张文礼的妻儿被剁成肉泥。

此时,魏州被梁军攻陷,澶州以西、相州以南地区也被梁国收入囊中。李嗣昭的次子李继韬囚禁了继承泽潞节度使位置的兄长,投靠梁国。随后,梁国又派人攻打泽州。泽州守将裴约数次向李存勖求援,但都没有回应。原来,李存勖正忙着称帝。

经过两年的战争,张承业病重去世,李存勖称帝的最后一块绊脚石也不见了。于是,他在四月称帝,改国号为唐。

蔡公曰

蜀主王建,明知幼子之不能守成,乃为徐贤妃所迫,唐文扆、张格等所怂恿,卒立为太子。举两川数十载之经营,不惜为孤注之一掷,何其误甚?父作而子述,其祸必有甚于乃父者,故祖父贻谋,断不可不慎耳!宦官中亦非无贤者,如张承业之乃心唐室,始终不渝,洵足为庸中佼佼,铁中铮铮之特色。观其谏阻晋王,沥肝披胆,无非为复唐起见。及力谏不从,恸哭而返,遂至悒悒不起,彼其悔所辅之非人乎?笃于效忠,而短于料事,承业亦不得为智。但略迹原心,固足告无愧于天下! do7uMfCl5TE9WbgxQhFCpnPzFXeK+R81mc5QUxL0NqValXF3pM8wNSsj90wdVH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