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贞观之治

魏征一直劝说李世民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下属进行安抚。李世民从善如流,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将。几天后,李渊禅位给李世民,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登上皇位后,大赦天下,史称唐太宗。长孙无垢被册封为皇后。她十分贤德,太宗对她非常尊重。杨氏(李元吉的妃子)被纳为皇妃,深受宠爱。

太宗始终觉得改元是件大事,为此做了很多准备。他废除旧制,创立新礼法,立李承乾为太子,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到了腊月,便定下明年改元为贞观。

元旦当天,太宗率领文武百官拜见太上皇李渊,第二天大宴群臣,演奏他参与谱写的《秦王破阵乐》。

太宗经常询问魏征国家大事,并要求他有话直说。魏征被这份信任感动,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日,太宗和群臣闲谈,说有西域商人,害怕珍贵珠宝被盗,居然剖腹藏宝,结果一命呜呼。太宗说,人人都笑那商人愚蠢,却不知那些贪官污吏、贪财的昏君,因为钱财丧身亡国,和这商人没什么区别。

太宗曾问魏征,君主如何做才能明辨是非,而不昏庸愚昧呢?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并举了尧舜广纳良言、天下归心,以及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身死国灭的例子。

魏征胆识过人,有时不管太宗的面子,也要进谏。太宗很喜欢一只鸟,经常和鸟玩耍。魏征怕太宗玩物丧志,就经常劝谏。一次,太宗正和鸟玩耍,见魏征来了,赶紧把鸟藏进怀里。魏征老远就看见了,故意慢吞吞地和太宗说废话,好久才说完。魏征走后,鸟早就被闷死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被封为仆射,魏征坐镇秘书监。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处事果断,二人并称房谋杜断。除了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太宗还任用戴胄、孙伏伽、李乾祐、祖孝孙等有识之士,使得贞观元年到四年(627—630)出现了太平盛世:牢狱不兴,人人丰衣足食,社会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时期,只有北方梁师都还占据一点领土,太宗便派遣柴绍和薛万均兄弟前去讨伐。梁师都已经很衰弱了,夏州长史刘旻和司马刘兰成经常出兵袭击,梁师都苦不堪言,只好向突厥求救。颉利可汗不顾盟约,打算派兵支援。

颉利可汗兵至半路,遇到了柴绍和薛家兄弟,被打得大败。随后,唐军把梁师都围困在城中。不久,城内粮食吃光,梁师都的弟弟梁洛仁刺杀了梁师都,投降大唐。

此时突厥逐渐衰弱,不仅分成东、西二部,回纥、薛延陀等部落也背叛了。大臣们纷纷劝说太宗出击突厥,太宗却认为,自己刚和突厥定了盟约,哪能撕毁呢?不如等师出有名,再一举成功。

颉利可汗果然是个自取灭亡的“天才”。薛延陀和回纥背叛后,他就派突利可汗去攻击,结果被打得全军覆没。颉利可汗大怒,用鞭子狠狠抽了突利可汗一顿。突利可汗生出谋反之心。颉利可汗再让他出兵,他便不听命令,还派人去大唐请降。

太宗觉得很为难。他与突利有盟约,和颉利也有盟约,进退两难。杜如晦说,突厥人两面三刀,和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如今有了机会,就应该出击颉利可汗。杜如晦说得没错,太宗还没有调派好物资,颉利可汗已经兵至大唐。

太宗马上派使臣前往薛延陀,册封真珠可汗,让他从南边与大唐一起夹击颉利。真珠可汗很高兴,马上召集各部人马。颉利吓坏了,又派遣使臣前来求和。不过这一次,太宗受够了他的反复,告诉使臣,颉利想要活着,就把自己绑上,来长安投降。

贞观三年(629)十一月,李靖、张公瑾、李世 、薛万彻等人率军十几万讨伐突厥。突利可汗第一个投降,其他部落也纷纷投降,只有颉利可汗仓皇逃窜。他麾下的将领康苏密带着隋朝皇后萧氏和杨政道投降了大唐。

蔡公曰

唐太宗为一代贤君,当即位初年,犹觉励精图治,如恐不逮。太宗既勤内治,复善外攘,国未靖则姑与突厥言和,敛锋以避之,国已靖则始与突厥言战,声罪以讨之,且册夷男,纳突利,以夷攻夷,卒雪前耻而告成功,驭外之道,莫善于此,太宗其可与言文治,抑可与言武略者乎? coXZTjLWFUSRdBB8vhbk2x7yW/akwYM2SVJ+J1+5Ld3s0CKZAbKnjz1o21euDL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