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吴主投降,东吴灭亡

武帝正准备举兵伐吴,凉州那边就传来晋军兵败、刺史杨欣战死的消息。有人推荐匈奴左部将领刘渊出战,但是武帝没有同意,他担心这会加重西北的边患。

当初南匈奴和汉结亲,自称汉朝的外甥,冒称姓刘,后来曹操将匈奴分为五部,其中左部帅刘豹最强大。刘渊是刘豹的儿子,文武兼备,多次被安东将军王浑父子推荐统领西军,都被人阻止。后来,司马攸上奏请求杀掉刘渊,因为王浑在旁边说好话,武帝才没有同意。不久,刘豹去世,刘渊便离开洛阳。

不久,凉州被秃发树机能所破,武帝担忧不已。这时马隆站了出来,说一定能平定胡虏。武帝大喜,立即封马隆为讨虏将军兼武威太守。马隆只是一员小将,但是善于用兵。他挑选了一些能战骁勇的壮士,一路势如破竹,不仅斩杀了秃发树机能,还平定了秦、凉等地全部贼寇。武帝非常高兴,下令犒赏所有将士。

此时,武帝忙着平定西北,孙皓便以为天下太平了,天天纵情酒色,宴请群臣,还专门找了十个黄门侍郎监视群臣。如果哪个大臣失态就严加惩罚,有的被剥面,有的被挖眼,搞得人人自危。

王濬得知情况后,立即请求东征伐吴。虽然其间贾充等人极力阻挠,但武帝还是下定决心,大举讨伐吴国。随即,任命贾充为大都督,杨济为副都督,司马伷、王浑、王濬、王戎等率领二十万大军,分几路挥军东下。

咸宁六年(280)仲春,王濬和唐彬直达西陵,打得西陵守兵措手不及。虽然西陵是吴国要塞,但是将士们懒惰成性,见晋兵突然登城,吓得四处逃窜,守将留宪、成璞等人束手就擒。王濬乘胜追击,攻克荆门、夷道、乐乡,俘获陆抗之子陆晏、陆景。一时间,江东大震,东吴将领望风投降。

晋军节节胜利,陆续攻克寻阳、江安、江陵,收服沅、湘以南的各州郡。杜预安抚投降的吴国将领,让他们官复原职,远近的人无不信服。随后,晋军乘胜攻城,很快破夏口、攻武昌,所向无敌。

正值春雨绵绵之时,江河水涨,贾充等人便建议罢兵。听闻消息,杜预上表力争,并与各军商议攻取吴都之策。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杜预气愤地说:“如今军威大振,势如破竹,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大业。现在罢兵,岂不是半途而废?”随后,令将领们直接进入秣陵。

面对来势汹汹的晋军,孙皓派出丞相张悌、沈莹、诸葛靓等人渡江抗敌。张悌等人刚到板桥就与晋军相遇。一番对战,吴军溃不成军,张悌和沈莹战死沙场,只有诸葛靓侥幸逃走。

得知板桥大获全胜,王濬立即从武昌顺流而下,直指吴都建业,兵临城下。这时,孙皓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根本无心防守和抗敌。等到司马伷率领大军逼近时,孙皓直接起草投降书,派人送给王濬和王浑,并将玉玺交给司马伷。之后,王濬进入建业,向朝廷报捷。

捷报传到洛阳,朝廷上下共同庆祝。此时,武帝想起羊祜,流着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接着,武帝论功行赏,认为王濬功劳最大。可是,这中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王浑弹劾王濬不听从自己派遣,群臣请求给王濬降罪,武帝没有听从,只是下旨斥责了王濬。王濬知道王浑是为了争功,便听从手下何攀建议,把孙皓送给王浑。

王浑仍有不满,上疏弹劾王濬。于是,武帝召回所有军队,亲自评功论赏。因为王浑朝中党羽众多,儿子又是驸马,武帝虽对他不满,仍封他为公爵,其他将领也被一一封赏。王濬一开始有些愤愤不平,但经过外甥范通的劝解不再争功,后连连受封,得以善终。

孙皓到洛阳后,被封为归命侯,东吴的名门望族也被量才而用。之后,武帝再次大赦天下,改元泰康。

自此,东吴灭亡,西晋统一中原,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

蔡公曰

武帝非不明察,卒因朝臣右袒王浑,独封浑为公,而濬以下不过封侯,无怪濬之愤悒不平也。然功成者退,知足不辱,濬乃为小丈夫之悻悻,始终未释,其后来之得全首领者,尚其幸耳。韩彭菹醢,晁错受戮,非炎盛开国时耶?史家谓浑既害善,濬亦矜功,诚足为一时定评云。 NkTbzG8OAcJMqN1QzLjM/4OXVaEmvCn+vg/Bp9LkwhO4S8dGGVyALiMPX7JnrS7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