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羊祜与陆抗

襄阳是一个与吴国接壤的重镇,羊祜一直镇守在这里,开垦田地,兵强粮足。

此时,吴国左丞相陆凯病逝了,羊祜认为这是攻打吴国的最好时机,便请奏发兵。偏偏当时益州发生兵变,伐吴之事被耽搁下来。在平乱过程中,王浚立下大功,武帝打算任命他为大司农,羊祜却上表把他留了下来,一起征讨东吴。

当时吴国有一首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王浚的小名就叫阿童,正应了这首童谣。于是,武帝加封王浚为龙骧将军,负责梁、益二州的军事。

羊祜让王浚秘密建造战船。顺江漂下的大量竹木被吴国太守吾彦发现,于是他上报吴主孙皓。孙皓正在兴建昭明宫,一心贪图享乐,哪有心思防御外敌?吾彦没有办法,只好命人冶炼铁索截断水路,以巩固江防。

晋军与吴军交战几次,都没有讨到好处,于是羊祜开始采取怀柔之术。有时,行军到吴境,如果割了吴地的稻谷,必定送去布匹作为赔偿;遇到从吴境跑来的受伤猎物,他也会送还;吴人来晋地抢夺财物,被晋军杀死,他会把尸首送回去;如果晋军俘虏了吴兵,吴兵想要投降的,羊祜就接收,想要回家的则会放他们回去,从来不杀一个俘虏。所以,羊祜与吴军保持着友好关系,吴人很是信服他。

羊祜还时常派使者与陆抗互赠礼物,时间长了,两人结下了君子之交。陆抗给羊祜送酒,羊祜一点儿都不怀疑,很痛快地就喝掉了。陆抗生病了,羊祜送来药,陆抗也毫不犹豫地服下。部下曾劝阻陆抗,陆抗说:“羊祜怎么可能害我?!我们现在是各守边境,不求蝇头小利。”就这样,两地百姓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正因为陆抗与羊祜交好,孙皓起了疑心,责骂他私交羊祜,就连他提出的保国策略都不理会。孙皓越来越昏庸,听信术士刁元谗言,带着数千宫人西行,导致劳民伤财、怨声载道。陆抗见吴主如此昏聩,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竟然抑郁成疾,很快便去世了。之后,孙皓让三个儿子统领军队,但是三人都不懂军事。

陆抗去世后,吴国情况越来越糟糕。孙皓迷信术士之言,术士尚广说洛阳有大难,他就高兴得不得了;又听说历阳山出现吉兆,便派人前去祭祀,封山神为王,改元天纪。

羊祜这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羊祜积极修缮装备、训练士兵,请奏攻打吴国。然而,贾充、荀勖、冯沈等人却以秦、凉两地还未被平定为由反对。羊祜再次上疏说:“攻下吴国,胡寇自然就平定了。现在,我们应该举兵东伐,建立大业。”武帝依旧不同意。

过了两年,羊祜染上重病,请求入朝。到了洛阳,羊祜仍不忘伐吴大业,向武帝陈述伐吴主张:“我就要死了,特意来觐见陛下,就是希望能实现大志。”武帝感念羊祜的忠心,答应了他。于是,羊祜在洛阳住了下来。武帝不忍他劳累,时常让中书令张华前去探望。羊祜向张华陈述自己的伐吴主张,说现在是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如果吴人立了新君,那就后患无穷了,并对张华说:“我恐怕等不到灭吴了,将来只有你能实现我的理想了!”

张华把羊祜的话转告给武帝,武帝很是动容,终于决定让羊祜出兵。羊祜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于是推荐了杜预。经羊祜推荐,杜预被封为镇南大将军,负责荆州军事。

可惜的是,杜预还没有离开洛阳,羊祜便病逝了,享年五十八岁。武帝非常悲痛,素服服丧,痛苦不已,眼泪沾在胡须鬓发上,转眼间就冻结成冰。武帝厚葬了羊祜,特赐权贵专用的棺材朝服等,追封他为太傅。襄阳百姓得知羊祜去世,也是万分悲痛,在砚山脚下建立祠堂和石碑以示纪念。后来,人们每每经过石碑,想起羊祜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

这石碑便是人们口中的“堕泪碑”。

蔡公曰

“将军欲以巧胜人,盘马弯弓故不发。”羊叔子庶几近之,或谓其刈谷偿绢,送还猎兽,第愚弄吴人之狡术,殊不足道,不知外交以才不以德,必拘拘然绳以仁义,几何而不蹈宋襄之覆辙也。况岘首筑祠,堕泪名碑,三代以下,亦不数觏。 oQVZUOG48gwdOcIEetztr4tIbdX86IPS8P46vyPGTdNNdm/JiioYUzXcEWNH/S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