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流民叛乱,荆州大乱

司马冏被灭后,惠帝大赦天下,改元太安。李含不但没有遂愿,还被司马乂夺去朝廷大权。于是,李含想方设法挑衅,劝司马颙除掉司马乂。

这时,李特正在成都作乱,司马颙无心对付司马乂,只把精力放在平叛上。李特三兄弟进入巴蜀后,得到益州刺史赵 重用,开始仗势欺人。内史耿滕上奏朝廷,说李特胡作非为,赵 放纵包庇。于是,朝廷召回赵 ,任命耿滕为益州刺史。

是贾皇后的亲戚,他不仅不回京,还公然抗旨,大发仓粮,赈济流民,厚待李特三兄弟。耿滕刚到益州,就被杀死了。赵 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太守,设置僚属,还把兵权分给李特三兄弟,让他们镇守各处要地。

不过,双方很快就闹翻了。赵 杀死了李庠,李特为给弟弟报仇,杀死了赵 心腹。赵 成为孤家寡人,匆忙带着妻儿逃走,却被随从杀死,将首级送给李特。李特很快进入成都,大肆掠夺,还把赵 首级悬挂在城门上。

罗尚被任为益州刺史,李特立即用价值连城的宝贝贿赂他。罗尚见钱眼开,不仅厚待他们,还推荐李特为宣威将军,李流为奋武将军。这时,朝廷开始让流民返乡,还让御史冯该监督。可是,蜀地富饶,流民怎么愿意离开呢?恰好,李特的哥哥李辅也来到蜀地,极力劝说他不要离开。于是,李特再次贿赂罗尚和冯该,请求延缓归期。他们都是贪财的人,得了贿赂,自然欣然同意。

转眼到了秋天,流民还是不愿返乡。李特想要笼络民心,建了很多大营来安置流民,还求辛冉法外施恩。辛冉勃然大怒,立即悬赏缉拿李特兄弟。李特让人揭下榜单,并在上面加了一行字:如果斩送流民首级,赏赐每个人头一百匹布。这下,流民群情激昂,纷纷投奔李特,短短时间就聚集两万多人。

李特占领广汉,又让李超攻打成都,罗尚节节败退,只好向外求援。司马颙立即派兵增援。同时,朝廷命张微为广汉太守,两人与罗尚一起夹击李特。李特次子李荡非常勇猛,轻松打败朝廷军队。之后,李特自封大将军、益州太守,改年建初,然后率领大军攻打张微。张微并不主动应战,故意与其僵持,等到李特松懈下来再突袭。但是,他仍敌不过勇猛的李荡,很快被斩杀,儿子张存也被活捉。

随后,李特联合李流、李骧直逼成都。成都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叫作太城,外城叫作少城。太守徐俭见李特兵临城下,竟然不战而降,罗尚也只好求和。李特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带兵进入少城,安抚百姓,还下令不准士兵侵扰百姓。后因城内粮草不足,他只好把部众派往别的郡县。这也给了朝廷可乘之机。

不久,朝廷派宗岱和孙阜前来支援,任睿向罗尚献计趁援军快到时联合附近郡县百姓,内外夹击,一举击败李特。百姓得知朝廷援军已到,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于是,任睿假意投降李特,然后按照约定日子两面夹击,将李特、李辅一举歼灭,斩下二人首级。随后,李流、李骧和李特的小儿子李雄三人逃到赤祖,李流被推选为大将军,厉兵秣马,准备再战。

之后,李荡战死,李流只好向孙阜投降。虽然李骧、李雄劝阻李流不要这样做,但是李流不听。梓潼太守李离听说后,立即劝李雄突袭孙阜,以求一线生机。孙阜毫不戒备,被李雄杀得落花流水,只带着几个人仓皇逃走。李流既高兴又惭愧,便将军事全权交给李雄。李雄乘胜追击,很快便攻下郜城。

这边蜀乱久久未平定,那边荆州又发生叛乱。当时,荆州东南方的蛮民一直不肯臣服,司马歆镇守荆州,处事不当,惹起众怒,张昌趁机造反。张昌占领江夏,造谣说当今应有圣人成为万民之主,还让小吏邱沈改名刘尼,假称是汉朝的后代,然后拥他为天子,自封宰相,号为神凤元年。张昌还造谣说江南已经造反,朝廷派大军前来镇压,因为有真主保护,众人才能逃过灾难。一时间,百姓纷纷前来投奔,短短几天,聚集三万之众。

司马歆派人前去平叛,结果大败而归,只能向朝廷求援。惠帝立即命刘乔、刘弘、司马颙兵分三路,前去讨伐张昌。司马颙却抗旨不从,导致北路军起不到任何作用。不久,司马歆被杀,惠帝立即命刘弘接替司马歆,统领荆州军事。刘弘颇有才略,御敌有方,一进入荆州就废除苛政,重用陶侃为大都护、皮初为都战帅,让二人扼守襄阳要害。

陶侃与张昌交战数十次,每战必胜,斩杀数万敌兵,促使张昌弃城而逃。陶侃下令赦免投降的叛军,于是叛军纷纷弃戈抛甲投降。刘乔也派人攻下江夏,杀死刘尼。自此,荆州大乱彻底被平定。

很快,刘弘进入荆州城,安抚百姓,命陶侃等人围剿张昌。陶侃勇猛无比,很快剿灭叛军,斩杀张昌。刘弘非常器重陶侃,请求惠帝封赏他为东乡侯兼江夏太守,还举荐皮初为襄阳太守。刘弘认为为政应该公正无私,不能徇私,还劝百姓务农务桑,减轻税负,百姓无不拥戴。

叛党石冰与封云相互勾结,攻下临淮,声势非常浩大。周处的儿子周圯在江东起兵,联合其他州郡讨伐乱党。周圯作战有勇有谋,后与陈敏联合击败石冰与封云,平定扬州、徐州。

叛乱平定后,周圯立即遣散部众,辞官还乡。陈敏却恃勇生骄,渐渐生出异心。

蔡公曰

彼李特兄弟与流民同入成都,得良吏以驾驭之,未始不可收为爪牙,乃前有赵 ,后有罗尚,贪欲无艺,反使李特等乘怨行私,挟众为乱,至特诛而乱似可止矣,然罗尚犹存,民怨未已,蜀岂能有宁日乎?此贪夫之所以终为国祸也。 qmC6EVpErfpAYYjStz7MAEHHMJ9ttpgS0QB+BKWJuNBW6w3+3Ay/EYrbLTqMygS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