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拓跋焘嗣位后,休养生息,国内安定无事。不料,柔然突然来袭。拓跋焘亲自率军攻打柔然,将其逐出漠北,并将其国号改为“蠕蠕”。
第二年,夏主赫连勃勃病逝,儿子赫连昌嗣位。拓跋焘趁机讨伐大夏,命奚斤袭击蒲坂,周几袭击陕城,自己亲率大军偷袭夏都统万城。夏主赫连昌听说魏兵杀到,急忙召集将士出城迎战。然而,仓促应战,怎能获胜呢?一经交锋,夏军立即溃败,赫连昌慌忙逃回城,固守城池。拓跋焘久攻不下,随即收军回国。周几攻破弘农,不久因病去世。奚斤统率各军继续进攻蒲坂,之后占据关中。
北凉王沮渠蒙逊、氐王杨玄听说北魏捷报连连,纷纷求和朝贡。拓跋焘非常高兴,再次偷袭统万城,大败夏兵。赫连昌逃往上邽,拓跋焘乘胜攻城,拿下统万城。进城后,拓跋焘巡阅夏都,见宫城极其宏伟,宫殿非常奢华,就连台榭都经过雕镂刻画,不禁感叹:“这么小的国家,竟然如此劳民费财,怎能不灭亡?”随即将宫中财物分给将士,令常山王拓跋素镇守统万城,自己带着俘虏回到平城。
回朝后,拓跋焘重用夏臣张渊、徐辩以及晋将毛修之,将赫连昌的皇后、妃嫔全部收入后宫,并将赫连勃勃的大女儿封为皇后,其他两个女儿封为贵人。
随后,奚斤继续进军安定,与娥清、邱堆会师,并打算进取上邽。不料,遭遇恶劣天气,马匹大多病死,粮食也开始匮乏。于是,奚斤一面加固壁垒,一面等待救援。监军安颉认为应该积极备战,便与将军尉眷挑选精骑,静待时机。等赫连昌前来攻城时,一举将他擒住,押送到平城。随后,拓跋焘封赫连昌为会稽公,越来越欣赏他,将妹妹始平公主嫁给他为妻。
奚斤因为属下立功得赏,又气又恼。听说夏主的弟弟赫连定在平凉称帝,便带兵前去攻打,结果与娥清、刘拔等人全部被擒。邱堆得到消息,吓得丢下辎重,奔回长安,又逃往蒲坂,导致安定、长安都落入赫连定手中。
拓跋焘一怒之下,让安颉斩杀邱堆,并率领部众抵御夏兵,打算亲自讨伐赫连定。谁知,柔然又趁机来袭。拓跋焘奔赴栗水,大败柔然。可汗大檀仓皇逃往西部,一蹶不振,郁愤而死。接着,大檀的儿子吴提嗣位,自称敕连可汗,并向北魏称臣。
宋元嘉七年(430)春,宋主刘义隆命到彦之、王仲德、竺灵秀率大军渡河,又令段宏率八千名骑兵直指虎牢,长陵王刘义欣率三万士兵驻守彭城,督军讨伐北魏。原来,拓跋焘征讨柔然前,宋主表示黄河南岸是刘宋属地,如果北魏不返还,就派兵攻打。等到一切布置妥当后,他又派田奇去北魏传话。
拓跋焘勃然大怒,对田奇说:“黄河南岸是我北魏属地,你们怎能随意侵犯?如果宋主一定要这么做,那就悉听尊便!”之后,下令修造三千艘战舰,将幽州以南的守兵全部调集河上,并封司马楚之为琅玡王,驻守颍川。
再说到彦之,自淮河入泗水,正好赶上淮水暴涨,整整走了三个月才到达须昌,却见从碻磝到滑台,再到洛阳、虎牢,都是城门大开,只剩下空城。到彦之大喜,分别派将领驻守各城。王仲德担心这是敌人的诡计,劝他积极防备,否则必将大败。可惜,到彦之等人不信他。一个月后,天气转寒,拓跋焘大举南侵,派安颉率领各军攻打各城,很快攻取金墉、洛阳。
到彦之担忧不已,一边退守东平,一边向宋廷求援。眼见洛阳沦陷,北魏大军就要杀来,他匆忙督率舰队,赶往济南。刚到历城,就传来魏兵追来的消息,到彦之慌忙焚舟弃甲,一溜烟逃到彭城。竺灵秀也丢弃须昌,逃到湖陆去了。只有刘义欣死守城池,部将纷纷劝他退到都城。刘义欣毅然拒绝:“天子让我镇守彭城,我就应该与城共存亡,怎能弃城而去?”如此,城内才安定下来。
宋主勃然大怒,斩杀竺灵秀,并将到彦之、王仲德打入大牢,随后任垣护之为北高平太守,催促檀道济迅速援救滑台。只可惜滑台陷落了,守将朱修之被擒,檀道济只好还军。拓跋焘已经攻陷河南,如愿以偿,于是让安颉班师,还封赏了固守城池的降将朱修之和司马楚之。
这时,赫连定占据关中,声势浩大,派人联合刘宋,约宋主一起攻打北魏,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北魏。拓跋焘听说后,愤怒不已,立即率兵出击,直逼平凉。赫连定立即回兵救援,大败,逃往上邽。几个月后,平凉官兵投降,北魏再次占据长安一带。拓跋焘让延普镇守安定,王斤镇守长安,自己率军回到平城。
当时,陇西还有个西秦。乞伏炽磐的儿子乞伏暮末即位后,国势衰弱,投降北魏。不料,赫连定突然偷袭,乞伏氏宗族五百多人全部被杀。之后,赫连定驱赶十多万秦民渡河,企图夺占北凉疆土,却遭到吐谷浑王慕
的袭击。
吐谷浑也是鲜卑族的一支,远祖是吐谷浑,与晋初鲜卑都督慕容庾是兄弟,后迁到阴山。到叶延时,该部族用“吐谷浑”做姓氏,建国号为吐谷浑。又传了三世,阿豺成为首领,占据并、氐、羌等地,自称骁骑将军、沙州刺史。
宋景平初年,阿豺向刘宋朝贡。阿豺去世后,弟弟慕
嗣位,继续向刘宋称臣,被封为陇西公。同时,他又向北魏上贡,被封为大将军。这次,慕
听说夏主赫连定前来,立即让慕利延率精兵截击,擒获了赫连定。随后,赫连定被杀,慕
被加封为西秦王。
不久,赫连昌因为叛逃北魏被杀,他的儿子和兄弟无一幸免。自此,胡夏政权灭亡,赫连勃勃的子孙死亡殆尽。
蔡公曰
宋主欲规复河南,何不先用檀道济,而乃命怯懦无能之庸帅,侥幸一试,痴望成功?魏兵之不战而退,明明是欲取姑与之谋,譬如鸷鸟搏食,必先敛翼,然后一往无前。王仲德虽尚能料事,顾亦徒托空言,未尝预备。至于魏兵再下,宋师屡败,始用檀道济以援应之,晚矣!
赫连兄弟,先后就擒,男作俘囚,女作妾媵,未始非勃勃残恶之报。赫连定已经授首,赫连昌尚属幸存,受魏封爵,娶魏公主,假令安分守己,不生异图,则赫连氏何至无后?乃复叛魏西走,卒至全族诛夷,凶人之后,其果无噍类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