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之所以强大起来,功劳大多在于崔浩。那么,一向宠信崔浩的魏主为什么会杀害功臣呢?
原来,崔浩和崔允等人负责编修国史,按照魏主指示据实叙写,毫不避讳。不料,遭人陷害,说他将北魏主祖宗的事迹,不论善恶都刻了下来。魏主恼怒不已,将崔浩及其族人全部赐死。事后,魏主非常后悔,但为时晚矣。不久,魏主让李孝伯代任崔浩的职务,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找他商议。
当时,太子拓跋晃与中常侍宗爱不和,宗爱便时常在魏主面前诋毁太子,还指责给事中仇尼道盛误导太子。魏主一怒之下,处斩了仇尼道盛和东宫十几名官吏。太子惊吓过度,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后来,拓跋晃沉冤得雪,魏主封他的儿子拓跋浚为高阳王。后因拓跋浚是皇长孙,不能做藩王,又收回成命。拓跋浚年十二岁,非常聪慧,深受魏主宠爱。这样一来,宗爱开始担忧,担心魏主找自己算账,于是心一横,竟然谋划弑主。
魏正平二年(452)春,魏主喝了很多酒,一个人睡在永安宫。宗爱伺机进去,谋杀了魏主,之后偷偷出宫,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与兰延、和疋、薛提等人商议后事。然而,在挑选嗣君的问题上,几人产生争议。薛提想拥立皇长孙拓跋浚,和疋想拥立东平王拓跋翰,宗爱则秘密将南安王拓跋余迎入宫,让他在灵柩前嗣了位。宗爱又假传赫连皇后谕旨,把兰延、和疋、薛提三人召进宫杀掉,又派人杀害了拓跋翰。随即,宗爱拥立拓跋余即位,召群臣入宫谒见。朝中大臣个个贪生怕死,哪敢有什么异议?
拓跋余登基后,大赦天下,改元永平,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督管全国军事,封他为冯翊王。为了收买人心,他大肆拨发库中财帛赏赐群臣,不到一个月,就把府库的钱财都用光了。
之后,拓跋余开始沉湎酒色和游猎,但也开始防备宗爱,时不时就压制他。宗爱愤恨不已,竟又弑杀了拓跋余。当时,群臣都不知道事变,只有羽林郎刘尼知道,于是他找到宗爱,恳请拥立拓跋浚为嗣主。宗爱不肯,刘尼便与源贺、陆丽等人联合,将拓跋浚迎入皇宫,并率兵抓住宗爱。随即,拓跋浚即皇帝位,改元兴安,诛杀宗爱并灭他三族,封赏了功臣陆丽、刘尼等人。
北魏转危为安,逐渐安定下来,刘宋天子却死于非命。原来,袁皇后病逝后,潘淑妃掌管内政。太子刘劭虽痛恨潘淑妃和刘浚,但在刘浚的极力讨好之下,兄弟关系还算不错。因为二人不会为人处世,时常被宋主责骂。一个偶然机会,二人结识女巫严道育,便请她做法,祈求日后不被父亲知晓过错。谁知,严道育做完法后,竟使用巫盅之术,在玉石上雕刻宋主模样,还派人把它埋在含章殿前。宋主知道后,非常生气,但不忍心杀死儿子。
元嘉三十年(453),刘浚上奏请求移镇荆州。宋主允准,召他入京,却又发现刘劭、刘浚窝藏严道育之事。宋主大怒,召王僧绰商议,说:“我想废黜太子刘劭,赐刘浚自尽,你去找些汉魏时期废储立储的典故,然后送交江湛、徐湛之裁决吧!”
江湛把妹妹嫁给了南平王刘铄,徐湛之把女儿嫁给了随王刘诞,二人各怀私心,纷纷入宫进谏,一个请示立刘铄,一个请示立刘诞,但宋主更偏爱建平王刘弘。三人讨论许久,也未达成一致。
王僧绰知道后,立即进谏劝宋主迅速决断,否则会引发内乱。宋主仍犹豫不决,每晚都召徐湛之入宫,与他秉烛商议。潘淑妃想办法从宋主口中套出话来,然后通知了儿子刘浚。太子刘劭知晓后,立即与陈叔儿等人密谋,决意杀掉宋主。
一天晚上,刘劭一面让人假造诏书,谎称鲁秀谋反,让宋主招东宫人马进宫;一面召见萧斌等人,图谋起兵。第二天清早,宫门还没有开,刘劭与萧斌就带领东宫人马进入禁城,拿出伪造的诏书说:“奉陛下密令,入宫征讨逆贼!”
门卫不知道是诈,将东宫人马全部放了进去。接着,张超之领着数十名卫士杀入含章殿,杀死了宋主。徐湛之和江湛住在宫中,也被乱兵砍死。
蔡公曰
北朝弑主,南朝亦弑主,仅隔一年,祸变相若,以天地间不应有之事,而乃数见不鲜,可慨孰甚!尤可骇者,魏阉宗爱,一载中敢弑二主,当时忠如崔允,直如古弼,俱尚在朝,不闻仗义讨贼,乃竟假手于刘尼、陆丽诸人,向未著名,反能诛逆,彼崔允、古弼辈,得毋虚声纯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