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范晔之死

自从梁州兵败,杨难当每年都要向宋、魏两国朝贡。随后,杨难当自称大秦王,大赦改元,但很快因北魏大兵压境,不得不把上邽送给北魏,同时让儿子杨顺率部众返回仇池。魏主让拓跋丕进驻上邽城,然后全军还朝。

当时,北魏和刘宋南北对峙。北魏国力强盛,龟兹、乌孙等西域九大部落先后朝贡,就连破落那、者舌、波斯、高丽也纷纷臣服。只有柔然不服,后被魏主击败,迁出漠北,逐渐离散。

魏主积极改革,重用崔浩、高允修订国史,制定律历,同时考察百官,严定赏罚制度,让魏国越来越强盛。然而,魏主也有失误,宠信道士寇谦之,不仅改元太平真君,尊寇谦之为天师,还大兴土木,又是立道场,又是筑道坛,导致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宋主刘义隆身体本就羸弱,迷上潘淑妃后身体更加虚弱,精神时常恍惚,军国大事都交给刘义康处理。刘义康尽心侍奉宋主,就连宋主吃药都亲自尝过后再献上。宋主也非常信任他,凡是他经手的奏章,无不允准。然而,随着刘义康的权势越来越盛,尤其是刘湛越来越放肆,丝毫没有人臣的样子,宋主越来越猜疑刘义康,便采纳殷景仁的提议,裁抑和防备刘义康。

当时,刘斌、王履等人见宋主多病,曾暗中挑拨刘义康篡夺帝位。没多久,袁皇后病逝,宋主悲伤不已,病情加重,召刘义康入宫商议后事,让他辅佐幼主。刘义康回府后,将遗诏意思转告给刘湛。刘湛愤愤地说:“现在国势艰难,幼主怎能稳定大局?”随后便背着刘义康与孔胤秀等人串通,想要拥立刘义康。

没想到,宋主的病情渐渐好转,并获悉了刘湛等人的阴谋,以为刘义康也参与其中,将刘义康贬为江州刺史,镇守豫章,斩杀了刘湛和他的儿子及其党羽,又封江夏王刘义恭为司徒,兼录尚书事。

徐湛之是刘湛的党羽,因母亲是会稽长公主,才免除死罪。之后,宋主任命殷景仁为扬州刺史,徐湛之为中护军,兼丹阳尹。会稽长公主立即入宫谢恩,并为刘义康求情。宋主念及兄弟情义,表示不会治罪于他。不久,殷景仁突然精神错乱、呓语不休,没过几天竟顿然离世。宋主任命始兴王刘浚为扬州刺史。

这时,刘劭已被立为太子,宋主让范晔、沈璞辅佐幼主。范晔才华出众,著有《后汉书》,几乎与司马迁、班固齐名,只是举止轻佻,恃才傲物,满腹牢骚。不过,宋主爱才,不仅多次提拔他,还让他与沈演之一同掌管禁军,参与机密。即便何尚之说他有异心,宋主也不忍心将他调离。

刘义康在镇守江州的第二年,便上奏辞官。宋主不同意,让他督管江、处、广三州军事,但是始终防备着他。在会稽公主的建议下,宋主开始重用刘义宣和刘义季。之前广州刺史孔默之因受贿被治罪,多亏刘义康帮忙求情,才免于刑罚。他的儿子孔熙先精通天文、历法、占卜,观测天象时,算出宋主皇位将不保,江州将出一名天子,于是想趁江州起事之际,拥立刘义康。可惜等了两三年,刘义康也没有起事。他便决意联合几个重臣,干一番大事。左思右想之后,孔熙先选中范晔,通过范晔外甥谢综的引荐,与他成为好友。

在孔熙先的怂恿下,范晔当即联合谢综、徐湛之等人,密谋废立事宜。众人决定嫁祸赵伯符,诬陷他意图行刺宋主,然后托词入京平乱,迎立彭城王刘义康。起事前,孔熙先还以刘义康的名义写信给徐湛之,让他做内应。

正好这时,刘义季出任徐州刺史,宋主的三子刘骏出任雍州刺史,四子刘铄出任南豫州刺史,宋主在武帐冈为三人送行。其间,范晔和许曜站在宋主两旁持刀护驾,许曜多次暗示范晔动手。然而,范晔毕竟是文人,胆小如鼠,始终不敢动手。

事后,徐湛之怕引火烧身,主动向宋主告密。宋主一怒之下,将范晔等人全部捉拿起来,并派人审讯。范晔一开始不承认谋反,直到证据确凿,他才低头认罪。范晔等人全部被斩,刘义康被贬为平民,迁居安成郡。

刘义季得知消息后,心灰意冷,整天喝酒麻痹自己,而后病逝,年仅二十三岁。

蔡公曰

夫刘湛、范晔,无功业之足称,而一则为领军将军,一则兼太子詹事,入参机密,位非不隆,曩令废立事成,逆谋得遂,度亦不过拜相封侯已耳。况古来之佐命立功者,未必能长享富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范固自称智士,胡为辨不蚤辨,自取诛夷耶?子舆氏有言: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则足以杀其躯而已。刘湛、范晔,正此类也。彼刘斌、孔熙先辈,鄙诈小人,更不足道,而义康为所播弄,始被黜,继遭废,死期已不远矣。 IkvPwyK0C4gmVUul3g4VUcwTJeE/2zNSu/+BWRbLyaq/rsAK3DPrsZ/U2InYC2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