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北匈奴来求和

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岭南之后,因匈奴、乌桓多次骚扰北方,主动请命戍边。于是,刘秀令他屯兵襄国,令百官为他饯行,黄门郎梁松、窦固也在其中。马援劝二人居安思危,二人嘴上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因为梁松是陵乡侯梁统的长子,娶舞阴公主为妻,窦固是窦融弟弟的儿子,娶涅阳公主为妻,二人认为自己是皇亲贵戚,不会有什么变故。

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秋天,鲜卑见乌桓骚扰边塞,劫掠了很多东西,再加上匈奴的引诱,也派骑兵侵略辽东。太守祭肜是征虏将军祭遵的堂弟,有勇有谋,斩杀数千敌兵,使得鲜卑再也不敢入关侵犯。匈奴连年旱荒,人畜死了很多,无力南下侵略,边关才稍稍安定下来。

之前西域各国臣服汉朝,王莽篡位时,西域又投降匈奴。匈奴贪得无厌,众国不堪忍受,光武中兴后,纷纷派人到洛阳称臣。刘秀因天下初定,无暇顾及,便谢绝番使。莎车王贤不肯臣服匈奴,与鄯善王安贡献方物,再次恳求归附汉朝。窦融等人都上言劝谏,刘秀才封莎车王贤为西域都护。

敦煌太守裴遵认为夷狄言而无信,不应给他们大权。刘秀也很后悔,随即收回西域都护的官印,另封贤为汉大将军。贤怀恨在心,虽将官印缴还,但仍谎称自己是大都护,蒙骗各国。各国不知真假,只得听命。贤越来越骄横,想吞并西域,稍不如意,便发兵相逼。各国无力抵抗,便主动把儿子或孙子送到洛阳,希望另派都护。刘秀不愿留下人质,也不愿讨伐莎车。这样一来,贤更加肆无忌惮,攻入鄯善,吞并龟兹的国土,气焰越来越嚣张。鄯善与车师等国见汉朝不愿出兵,只能归附匈奴。

呼都尸道皋单于舆的弟弟是伊屠知牙师,本应被提升为左贤王。舆一心想传位给儿子,竟杀了伊屠知牙师。这惹恼了乌珠留单于的长子日逐王比,他气愤地说:“舆滥杀伊屠知牙师,为所欲为!如果他能立自己的儿子,那么我也有权即位!”从此,二人心中有了猜忌和仇恨。不久,舆立儿子乌达鞮侯为左贤王,舆去世后,乌达鞮侯即位。不到一年,乌达鞮侯也病死了,他的弟弟蒲奴即位。

恰逢匈奴遇到旱灾,人马死亡大半,蒲奴担心汉朝乘机攻击,便派人到渔阳求和。日逐王比心怀怨恨,也暗中派人去求和。蒲奴知晓后,想要诛杀比。比的弟弟渐将王在蒲奴帐下,立即报告兄长。比又惧又愤,当即召集八部将士,说蒲奴兄弟不应当做单于,并提议为伊屠知牙师申冤。八部酋长共同抵抗蒲奴,并推比为单于,仍称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从此,匈奴分为南北两支。

南匈奴称臣,汉朝上下正在庆贺,忽然南方传来急报,武威将军刘尚战死了。武陵,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汉朝一直让他们自生自养,只有在其出来骚扰汉境时,才用兵围剿。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单程等人又出来掠夺郡县,刘尚奉诏讨伐,孤军深入,再加上当地瘴气,军士不堪疲乏,全军无一生还。

接着,武陵众部继续攻打临沅。刘秀派李嵩、马成前去支援,虽然保住了临沅城,却不敢轻易追击。过了几个月,也没有捷报。这时,马援已经回到朝中,听到消息,又请命出征。刘秀见他年纪老迈,不想答应。马援不等刘秀说完,走到殿外,穿上铠甲,骑上战马。刘秀于是派马援率同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人前去平乱。

马援之前曾规劝过梁松、窦固,二人暗自怀恨。除此之外,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喜欢非议大臣,马援每次出兵,都劝他们要学习龙伯高,不要学习杜季良。后来,有人弹劾杜季良妖言惑众,并连累到梁松、窦固,还拿出马援劝诫侄子的书信作为证据。刘秀责备梁松、窦固,又将杜季良罢免,升龙伯高为零陵太守。这件事之后,梁松、窦固非常痛恨马援,梁松更甚。马援知晓此事,但出征在即,也无暇顾及。

很快,马援行军到临乡,杀退叛众,并在壶头山扎下营寨。等他抬头望去,才发现叛众已列阵在高冈上,并堵住隘口,纵有千军万马,一时也杀不上去。于是,他只好耐心守着,伺机行动。数日后,天气忽冷忽热,很多士兵染病身亡,马援也染病,喘气都困难。耿舒因为建议未被采纳,写信向哥哥耿弇抱怨。耿弇立即奏请发兵支援,刘秀于是封梁松为虎贲中郎将,让他带着诏书指责马援,并担任监军。梁松抵达壶头时,马援已经病死,他竟然借机报复,不但弹劾马援贻误军机,还诬告他在交趾时贪下无数珠宝。马武等人也上书诋毁马援,刘秀信以为真,立即派人收回新息侯印,还想追究他的罪责。

马援的灵柩运回洛阳后,妻子不敢报丧,只在城西买了几亩田地,将他草草下葬。然后与马严进宫请罪,知道被梁松诬告后,连忙上书喊冤,一连上了六次,才得到从宽发落。原来,马援从交趾运回的,只是几斛当地特有的粮食而已。

后来,前云阳令朱勃上书为马援诉冤,而且武陵众部乞降,马援的事才不再被追问了。说起来,武陵之所以乞降,要归功于马援。马援在壶头死守几个月,将士困顿不堪,对方登高拒守,不能下山,也饥困得很。营中监军宋均一面假传诏令劝他们投降,一面又假装进攻,让单程惶惧不已,才愿意投降。

因为假传诏书,宋均在班师途中派人向皇帝请罪。刘秀不仅没追究,还赐给他很多财物。只可惜马援的四个儿子没有得到封赏,马援也没有追加谥号。

当时,杜林、蔡茂、玉况等人接连去世,刘秀想起朱祐曾说的“圣贤都不敢称大,应令三公都去掉大字”,就下令二司不能称大,并改大司马为太尉。还将行大司马之事的刘隆免去,另封赵熹为太尉、冯勤为司徒。

刘秀特派中郎将段彬、副校尉王郁,赐予匈奴日逐比南单于玺绶,并准许他在云中居住。并封段郴为中郎将,王郁为副将,防守西河,拥护南单于。南单于也设置诸侯王,帮助汉朝防卫边关。刘秀还让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的边关百姓,迁回原地。

北匈奴单于蒲奴心中惶恐,不仅将之前掠夺的汉民陆续放回,还贡献钱财,请求和亲。刘秀不愿和亲,只是接受司徒掾班彪的建议,暂时与北匈奴修和。

蔡公曰

光武帝优待功臣,独于伏波将军马援,轻信梁松之谗,立收印绶,不使归葬,后人多讥光武之寡恩,为盛德累,固矣!夫马援之进军壶头,尝上书奏闻,明邀俞允,即使失策,光武亦不能辞责,况不过兵士劳顿,并无败军覆师之罪,光武何嫌?乃以梁松一言,暴怒至此。意者其由松为帝婿,有舞阴公主之媒孽其间,乃激成此举欤?援既知蜚言之可惧,而不先引身乞退,自蹈祸机,殆亦明于料人,昧于责己耳!

南单于款塞通诚,不妨受降,惟不宜徙入内地,华夷之界,不可不严,一或溃防,后患匪浅。汉虽未遭其害,而典午适当其祸,推原祸始,不能不为光武咎。光武对内则失之伏波,对外则失之南单于,为政固非易事哉。 hlge9tuP20QPcKJmcPSx0fVRGUOKsMPqFdh4L2uuGDjc/qss0wpdK/+SPJhtE7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